下屆雲林縣長選舉,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雲林縣長李進勇爭取連任,他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提出要翻轉雲林貧窮的刻板印象,持續強化鋪陳雲林的幸福建設,打造綠能農業首都。
李進勇在2014年底當選縣長,隔年1月爆發大規模禽流感,同年9月發生垃圾大戰,初上任就面臨兩波大考驗,2016年3月隨即籌辦2017台灣燈會,這次燈會受到中央到地方、政府與民間的一致肯定,雲林人倍感榮耀,而為了解決垃圾問題,更獨步全台參訪歐洲借鏡機械生物處理系統(MBT)。
李進勇主政以來,還推動虎尾與北港朝天宮周邊街道以及一般道路提升品質的基礎建設;文化方面,有台鐵斗南車站周邊舊建築群整建再生、虎尾建國眷村活化等;推動長照據點的友善福利空間;啟動雲林溪水與綠計畫、興建北港滯洪池與提升水系治理效能的水利建設、「雲遊三林」的促進觀光產業等。
不過,外界對其政績卻有不同觀點,甚至認為雲林有幸福指數、幸福感低迷的爭議,李進勇認為,這是「刻板印象」,因為一直以來,雲林被認為是農業縣、基礎建設不足、比較貧窮、落後之地,讓人覺得好像住在雲林不會很舒適,連帶幸福感民調偏低。
李進勇說,綠色執政雲林,從前縣長蘇治芬9年到他現任3年多,生活環境有很多改善,包括社會福利、基礎建設、醫療服務等,比過去進步很多,相信打破刻板印象不會很困難,未來會在實際生活必需方面,尤其是生活環境品質提升繼續加強。
要讓鄉親有期望,產業發展也很重要,李進勇指出,產業發展形成聚落,提供就業人口,領先全台積極推動綠能產業,加上重大基礎建設陸續推動,將讓民眾對雲林的生活環境、條件、品質等有不一樣看法與感受。
李進勇舉出具體實例說明,串連台三線古坑、斗六、林內的「雲遊三林」觀光產業效益,有目共睹,歷史建築活化,提供民眾假日休閒好去處,尤其文藝活動熱絡,相較於六都也毫不遜色。
雲林還有社區營造與農村再生,社區活力促進在地產業發展,李進勇說,這就是幸福生活的印證,若無生活期望、不快樂,社區營造無法帶動,社造活絡代表居民對地方有信心和感情,「怎會說沒有幸福感」;綠色執政10多年來的改變,應該可以扭轉印象。
李進勇還舉2017台灣燈會在雲林,帶動整個雲林縣民參與,事後民調結果,縣民對於身為雲林人的光榮感,遠超過以前的任何時代,有超過75%以上的縣民有此認同。
面臨連任的挑戰,如何提出施政藍圖繼續帶領雲林突破,李進勇表示,施政藍圖不會因為第一任結束,第二任就大扭轉,整個施政績效要累積並延續。
他舉例,加強鼓勵青農投入,配合國家政策的糧食自給自足,相信中央對農業部門的投資會愈來愈多,這有利於吸引青農加入;再者,推動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的綠能建設,不只發電產值貢獻國家,更重要的是帶動周邊產業在雲林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將年輕人留在故鄉,這才是對雲林最有利的。
另一個對雲林有利的施政,他認為,爭取中央支持新闢工業區,不是要重污染、重耗能的工業,而是引進低污染、低耗能產業進駐,現在因為台糖公司用地政策調整,將配合地方政府需求,雲林計畫新闢100公頃以上新工業區,招商絕對沒問題,很有信心。
但是國土計畫法中有關農業發展區劃設面積的問題迫在眼前,李進勇說,雲林農地面積13萬公頃,可能有一半以上劃為第一類農業發展區,對雲林產業結構調整絕對不利,正積極向中央反映,建請保留給地方政府調整運用的空間。他有信心地表示,雲林縣政府與中央溝通管道暢通,在農業用地貢獻之餘,也希望開闢新工業區用地,會向中央據理力爭。
面對爭取連任之路的挑戰,出身律師的李進勇形容自己「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公正不阿」,這是他身為政治人物很珍惜的特質,從政20年來因為此特質受到許多助力,他認為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過去的歷史可以接受檢驗,將來不論對手是誰,也勢必要面對選民同樣的檢驗。
他進一步提到,民主時代的社會需要政黨政治的正常運作,以助於整體公共事務推動,雲林至今缺乏政黨政治,「因為雲林還有全台僅存最大的政治派系」,他形容地方派系凌駕政黨之上是一種怪現象,時代潮流已形成,政黨政治的運作才是常態。
李進勇表示,雲林仍可看到地方派系運作的明顯痕跡,這不利於地方公共事務推動,希望民眾能看清楚,「要勇敢向地方派系說再見」。(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