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辱罵哨兵事件火勢越燒越旺,役政署長林國演終於請辭。不管是請辭還是被請辭,處理此事的過程和效率都有失民進黨正常水準,而且從最近的一例一休修法、勞團上街頭抗爭、王炳忠案、總統臉書「蔡想想」賣萌與夢想勞工起薪3萬元,乃至外交部發行新護照誤植照片,這些或大或小的風暴與話題,卻像倒下的大樹、灌木、稻草接連不斷堆疊在蔡政府相當虛弱的身軀上,每一次要不是傷害了民進黨標榜的價值,要不然就是在蔡政府急欲搶救的傷口上撒鹽。
民進黨與蔡政府當然有治國的理念,當家也不會故意自惹麻煩,而且府院黨團隊不乏政治高手、謀略專家,對社會風向也有超乎常人的敏銳知覺,過去戰功彪炳,如今資源、權力在握,就算做不到能把任何事情都防患於未然,應該也有能力發現危機已起,盡快處理。
最近的情況卻並非如此。每一次事件,幾乎都看到關鍵人物,包括總統、閣揆、部長、發言人等等,用官話、幹話和錯話、謊話,在火苗上澆下一桶汽油,為事件添加一個落人話柄且充滿諷刺的註腳,使這個政府猶如罩上了哈哈鏡,形象異常而且鮮明,跌入惡性循環難以脫身。
在陳水扁執政後期,馬英九執政的中期以後,也出現過類似情況,而結果就是政府進入怎麼做怎麼錯,凡事都挨罵的局面,民眾把政府當笑話,把政治當鬧劇。決策者起初的說法都是堅持改革,得罪既得利益者,但願意承擔責任,一旦改革落實,人民自有公道評價。
但看著民意數字一路下跌,走到哪裡都有不同背景的抗議群眾如影隨形,以及各式選舉帶來的壓力,決策者開始慌亂,敵視所有意見稍有不同者,隱身在同溫層中,決策圈縮小,幕僚只能在噤聲或當個喊打喊殺的紅衛兵之間二選一。
而當政府失去民眾信任,改革就失去動能和正當性,縱然擁有國會優勢席次,也會逐漸流失戰力,政府運作空轉,社會信心崩盤,國家發展停滯甚至倒退,只有領導者還期待歷史終將還他公道,多數人卻已難耐歹戲不散,期待下課鐘聲趕快響起。
現在的局面是在哪個階段?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決策者在找出解決方法之前,必須願意先有勇氣承認的確出了問題,而且和自己有關。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其他就都是廢話、空話了。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