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歐系」瓜分突圍 麵包市場大洗牌

記者 蔡沛玲 / 攝影 焦漢文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0/01/07 19:2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台灣異國風味的麵包店越開越多,更特別的是,原本哈日效應,讓日式麵包當道,現在卻是歐系麵包異軍突起。以五星飯店的麵包專櫃為例,原本兩者業績各佔一半,現在卻是歐系麵包業績多了1成。看好台灣人對生活的品味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台北市也出現一家專賣純手工義大利精品麵包,強調每天限量2百個,因為5小時只能出20個麵包,連下訂單,都還要3個星期才拿得到。

消費者:「綠橄欖已經沒有了?」店員:「綠橄欖…今天的客人,一早買好多,都賣完了。」

什麼樣的麵包讓吃過的人難忘?原來是這家主打純手工製作的義大利麵包店,用「精品」當噱頭,5個小時只做20個,少糖、無奶油,只添加少量橄欖油,用老麵發酵,吸引不少注重養生的饕客上門。

消費者:「用橄欖油啊,主要是對健康比較有幫助的油料,避免去吃到『逆式脂肪』,主要是這樣子,為家人的健康著想。」

才開店3個月,老闆說現在光是下訂單,要3個星期之後才拿得到。一個麵包30元起跳,宣稱要比起五星飯店推出的貴婦麵包50元起還要低。飯店業者賴櫻暖:「我們總經理是德國人,他非常喜歡吃這個(德國結),當早餐、當中餐,甚至晚餐都還是吃這個,他覺得這個就是他家鄉的味道。」

不管是法式、德式還是義大利麵包,頂級麵包市場,已經不再是日式麵包的天下,從五星飯店的貴婦麵包專櫃就看得出消長。

2009上半年,日式和歐系麵包的業績各佔一半,不過到了下半年,歐系麵包異軍突起,兩者相較,成了六四比。消費者:「吃歐系的可以搭配其他的,比如說蛋啊,炒蛋啊、番茄什麼的,就可以自己隨意搭配。」

隨著國人旅遊經驗豐富,以及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台灣工作,主打異國風味的麵包店,也越開越多,業者砸下上千萬,要搶攻龐大美食市場 ,不僅要強調口味道地,更要用親民價來引起共鳴。

#麵包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32

0.0433

0.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