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馬「暫行架構」 源自美學者「中程協議」


發佈時間:2006/03/24 22:4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馬英九美國行提出了「兩岸暫行架構」,成功創造議題,但是其實這並不是他獨創的全新理論,早在90年代末期,就有美國學者提出,他是李侃如,知名的兩岸問題專家,現在還在密西根大學任教,教授政治學及工商管理學,也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擔任研究學者。當年常常在美中台三地奔走,他所提出的中程協議,Interim Agreement ,就是馬英九所主張的「兩岸暫行架構」的來源。

暫行架構其實不是馬英九的新玩意。楊永明:「『暫行架構』進行到很細部的討論時,會有很多的問題,台灣內部的問題,對岸缺乏信心,不願意用這種方式處理的問題,以及美國也不願意做,『保證者』這樣的角色。」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第一次提出來是在90年代末期,美國學者(李侃如)所提出來的中程協議。」

李侃如是密西根大學教授,1998年2000年期間,擔任柯林頓總統的亞洲事務特別助理,是美方倚重的兩岸專家,當時他提出中程協議的內容,台灣不獨,中國不武,50年維持現狀,台灣問題留待下一代自己去解決,馬英九轉化成了的暫行架構,怎麼避免淪為空泛的口號,有檢視的指標。

台聯立委黃適卓:「馬主席的見解跟做法,只是在麻痺台灣人主權獨立的意識。」民進黨立委陳景峻:「他只是說一中各表,92共識,只是舊瓶裝新酒。」

暫行架構成功創造議題,怎麼落實,就看馬英九是否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馬英九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67

0.0516

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