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版薩德? 國造「強弓系統」助弓三飛彈進化 美軍火商關注發展

記者 葉郁甫 / 攝影 羅士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3 22:25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3 22:46

台灣面對的空防威脅,除了既有的各型中共軍機,高超音速飛彈、還有「無偵」系列的高高空無人機,都強勢挑戰著國軍的防空能量。因此,中科院以天弓三型飛彈,和自製的預警雷達為基礎,持續研發「長弓系統」,目標是有效攔截70公里高空的威脅。知情人士也透露,美國知名軍火商,正密切關注強弓的研發進度。

圖/TVBS

 
國境之內不容敵機凌空,弓三飛彈戰備啟動,鷹式飛彈除役後,國造天弓系統,扛下了台灣北部和東岸大半防空重責,也正為了天際上的其他威脅,與時俱進。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天弓系統為主的,反飛機的這個模式來講,它未來針對ATBM(反戰術彈道飛彈)的能力,會再增加,那相對的對於高高空的無人機,它也有能力去做這個攔截。」

共軍「無偵」系列,不只日本自衛隊仍不敢輕忽,升限更高航程更遠,也對我國防空武器射程形成新的挑戰,「強弓系統」在高高空無人機和高超音速飛彈的雙重壓力下,加大發展力道。

 
今年四月,九鵬基地的精準飛彈射擊,固定式長白相位陣列雷達意外入鏡,據傳中科院以此為基礎,研改出「長山」預警系統,和增加了新型追瞄雷達套件與推進器的增程型弓三飛彈相互搭配,目標是能攔截70公里高度的空中威脅。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像愛國者三型的射高,可以到15到20公里的高度,可是天弓三型,它希望可以超越愛國者三型的這個射高,所以它當初設定45公里,只有在最後那2030公里再攔截的話,對於我們來講風險太高,所以當初希望可以,參考像美國的薩德防空飛彈,可以在150公里左右就開始攔截。」

去年十二月,時任總統蔡英文頒發行政院國防科技貢獻獎,疑似官宣了強弓系統的研發進度,和頭號假想敵。

時任總統蔡英文(2023.12.15):「飛彈武器系統研發上,克服了許多關鍵技術,並且成功地通過初期作戰測評,可以有效反制變動軌道的飛彈。」

劍指可能來犯的共軍東風,按照軍方規劃,未來由愛國者三型既有的弓三和強弓飛彈,共構多層次防護,分別反制彈道飛彈常規均機、和新型高空無人機,首要保護對象是空軍花蓮佳山、和台東石子山作戰中心,近一步再擴大部署。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因為所謂的變軌執行的過程中,它必須要有不同的演算能力,甚至於說在一個變軌的過程中,它馬上要改變原來的計算方式,那產生一個實際的彈道的過程中,再命令飛彈去做攔截,次系統的進步,後續都能夠協助這個系統,達到比較優規的能力,甚至於未來,你是不是能夠針對像美國薩德、或者是像以色列Arrow這種箭式系統,能夠達到高高空的能力,我相信是值得期待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就有了強弓系統設計雛形,概念就是仿美製薩德系統,搭配指向性彈頭加強攔截成功率,當年國內技術力有未逮。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天弓系列用的陣列雷達,它是由在南部的某家晶片廠所生產的氮化鎵晶片,依照股市的公開資料,指出這家廠商,它訂單已經滿了到2025,甚至2026年,所以可以看得出的確,就是說它生產的這個主動的氮化鎵晶片,可能就是供應給中科院的新的強弓系列飛彈去使用。」

如今的發展,據傳讓雷神洛馬等知名軍火商對相關消息念茲在茲,也讓人聯想,是否可能開啟新的軍購機會?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就是如果你有基本的,這個同級品的量產能力,或至少研發能力的時候,其他國家出售給你同級品的時候,它政治壓力就更小了。」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薩德)它本身已經不只是一個防空飛彈,它已經變成是美國勢力擴張的一個象徵,那也同樣象徵部署的國家,就是美國的盟友,所以這想像空間當然就會非常的大。」

不過台灣關係法的框架,美方不可能輕易打破,實務面上知情人士曾經評估,兩套薩德系統就可以將台灣本島完全涵蓋,然而一個火力單元就要斥資五百億台幣。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我們在早期就做過評估,那薩德的能力的確是夠,但是有沒有必要去花這麼高昂的代價,再去採購這樣的系統,這是必須要做一個比較仔細的考量。」

守勢作戰,合乎需求重於軍備競賽,但國防自主的核心價值,仍在於充分運用有限的資源,找出更有效的防衛手段。

 
 
#國軍#中共軍機#高超音速飛彈#無人機#預警雷達#中科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3

0.0860

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