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全球產業分工出現重大變化,除了因為新冠疫情一度導致供應鏈中斷外,包括中美角力升溫、俄烏戰爭以及第四次台海危機爆發,都讓歐美意識到地緣政治,可能危及產業生存。因此歐盟努力推動所謂的「技術主權」,要確保原料和關鍵產品能夠穩定取得,尤其台海危機突顯出西方對台灣過度依賴,因此歐美不但要「去中國化」,供應鏈還要「減少對台依賴」,恐怕將對台灣的電子代工業造成打擊。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雙方可以討論怎麼樣來共同抗拒,這個來自於第三國的經濟脅迫,世界上現在,在實施經濟脅迫的國家就是中國。」
中美大國吵架,對岸動不動就發起經濟制裁,台灣無法左右逢源,勢必得分散進出口依賴。接下來台美雙方,會針對貿易便捷化、反貪腐、扶助中小企業與農業,發展數位貿易等11大項目協商,外界解讀,這是加速兩岸經濟脫鉤。
中國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中方一貫反對任何國家,同中國台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不顧中國大陸反對,該做的還是要做,台美之間若能消除不確定性、降低貿易成本,甚至統一遊戲規則,專家看好,對台灣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大有助益。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如果這次可以談完,一個最好的效果就是,我們可以直接證明給CPTPP國家看,美國已經認證台灣準備好了,這次台美架構裡面的內容,幾乎也跟美國在推的印太經濟架構是重疊的,所以台灣現在沒有受邀參加印太經濟架構,但是印太經濟架構,未來有很多制度面的建立,未必是一定是你參與印太談判,你才有辦法接軌。」
中共軍演暫告一段落,但解放軍船艦、軍機,仍持續跨越海峽中線示威,當台灣與不安全、不穩定劃上等號,專家警告,恐怕嚇跑外資,不利長期經濟發展。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國外智庫已經用了一個字叫做Quarantine,就是我們一般說檢疫隔離嘛,它是用Quarantine來形容,中國這種圍台軍演的做法,它好像要把台灣跟世界供應鏈隔離開來,這個才是台灣最大的一個風險。」
台灣另一大隱憂,還有歐美追求供應鏈自主,由於美國鐵了心,要強化在地製造,並減少關鍵產品對大陸的依賴,在全球市占9成、多數產線又集中對岸的台灣電子代工組裝業,首當其衝。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這些(歐美)供應鏈很可能,都不是台商為基底的,他都是在當地找當地的廠商,結果就發現他們的配合度,跟他們的想像差很多,因為台商他會知道,我們其實在很短的時間把工廠建立起來,就可以立刻生產,但是在歐美他們很重視勞工的權益,所以當初建廠的計劃跟這個建立供應鏈,其實比他想像的就是時間拖得很久,然後配合度也沒有那麼的好。」
機器人:「最新成果應用落地最新進展。」
愛因斯坦機器人,臉部肌肉表情維妙維肖,中國大陸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會,還有能輔助身障行走,或執行精密手術的機器人,大陸向全球展示,自己具備高科技研發能力。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短期內因為這些限制,有可能讓他的一些出口,的確是受到了影響,但是事實上中國也很聰明,因為他有14億人口的內需市場,所以針對大部分的產業,如果他的內需的經濟成長,還可以維持到一個成長的狀態,我覺得未來,他們其實會著眼於國內的市場。」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