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紀實劇食品工廠破產劉至翰爸爸攝護腺癌忘年戀四海幫蔡英文陳水扁寶林茶室中毒案狄鶯11點熱吵店
  • 搜尋:

    餐具 結果共717筆

  • 法國高檔餐廳解封復活! 衛生標準更上層樓

    歐美進入後疫情時代,餐飲業也出現變化。像是法國的米其林餐廳重新營業,餐具用過一次就得清洗,提升衛生標準。至於速食業者肯德基,也在莫斯科開設第一家實驗性質的機器人餐廳,除了製作餐點,都由機器人搞定,要減少人與人的接觸。
    2020/06/22 20:50
  • 疫情趨緩北市府鼓勵自備餐具 寧夏夜市先推優惠

    受武漢肺炎影響,餐飲業者多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台北市環保局統計指出,今年1月至4月的紙容器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1.25%,隨著疫情趨緩,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
    2020/06/01 12:14
  • 免洗湯匙的「凸點」藏秘密記號?網揭密2真實用途

    現代人環保意識抬頭,不少民眾都有隨身攜帶環保餐具的習慣,但許多小吃店及餐廳為了方便顧客用餐,仍會繼續使用免洗筷子及湯匙。近日有網友在外出吃飯時,發現店裡提供的免洗湯匙上有「3個奇怪凸點」,讓他不禁好奇問「有人知道免洗湯匙上的凸點是作什麼的嗎?」引起討論。
    2020/05/24 12:39
  • 免洗餐具用量暴增5成 指揮中心籲回歸環保餐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說,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免洗餐具使用估計多5成。近期國內疫情趨緩,呼籲民眾回歸正常生活,外食放心使用重複清洗餐具,不會有染疫疑慮。
    2020/05/21 16:26
  • 調查:僅3成8青少年自備環保餐具 年紀大越少帶

    金車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節能減碳調查,發現僅3成8青少年會自備環保餐具,會隨時自備吸管的只剩2成,且隨年紀增長,環保行動力越低落。
    2020/05/12 13:20
  • 美國31州5/1逐步解封 商家容客率上限25%

    美國防疫禁令在4月30號到期,從5月1號開始,全美31個州逐步解封,不過也都做出了各種規範,包括商家的容客率不得超過25%。美國CDC(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也公布了解封防疫準則,像是餐廳不可以提供沙拉吧和自助餐,而且必須使用免洗餐餐具。另外,美國也公布了最新的就業報告,上個星期又有384萬人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累計過去6個星期以來,全美新增失業人數超過3千萬人,等於平均每5人當中就有1人失業。美國股市也受到到這個消息衝擊,道瓊工業指數一度大跌300多點,收盤跌幅為1.7%。
    2020/05/01 19:51
  • 在家花錢!「破壞袋」銷量漲4倍 免洗用具「復活」

    台灣民眾網購,一年用掉至少8000萬個包裝袋或包裝箱,這回碰上疫情,包裝業盤商說,網購用的「]破壞袋」,銷售成長至少4倍。另外截至4/15為止,也有至少377家業者,申請恢復使用免洗餐具,減少外食族傳染風險。
    2020/04/24 23:00
  • 台北市7月5日起 78處委外場館外帶餐具將收費

    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今天說,7月5日起推動委外場館附設餐廳外帶餐具計價收費,也就是消費者要付費買紙便當盒及免洗筷等用具,一個紙便當盒收新台幣2元等,共78處場館適用。
    2020/04/24 16:04
  • 自助用餐座位擠! 拿餐具、食物「未加蓋」防疫鬆

    自助型的用餐環境因為不收服務費,很多要民眾自取,恐怕會有防疫漏洞!連鎖家居賣場雖然有公告大家要採梅花座,但直擊現場,大桌子依舊很擁擠,另外知名輕食咖啡廳餐點做好時擺在等待區,食物並無加蓋,客人離開跟入座前,不見得每次業者都會擦桌子消毒,餐廳雖然尚未回應,但店員說可以跟他們拿一次性餐具,用餐環境也有定時消毒。
    2020/04/21 20:30
  • 防護商品夯!汽車隔離膜 分隔前後座空間

    這兩天軍艦確診24例,又讓民眾警覺心提升,各種防護商品成為賣場新寵兒!紫外線消毒袋,可以消毒口罩或手機,還有紫外線淨化儀,能消毒環保餐具,另外就連汽車前後座隔離膜,都有不少運匠,用來保護自己跟乘客。
    2020/04/20 21:23
  • 防疫!免洗餐具暫恢復使用 全台達377場所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環保署統計,申請恢復使用免洗餐具的場所,自3月15日至4月15日間已達377家,其中以花蓮轄內全部單位開放逾300家最多;以場所區分則是公家機關194家最多。
    2020/04/19 11:53
  • 北市量販店5/1起禁用免洗餐具 可因疫情申請暫用

    台北市環保局今天表示,5月1日起,全市量販店內用禁止提供各類材質免洗餐具,否則可罰1200元至6000元。但因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業者可申請暫時提供免洗餐具,一次3個月為限。
    2020/04/16 11:42
  • 扯!「戴過口罩」掛餐具盒 民眾目睹嚇傻眼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民眾紛紛戴上口罩自保,但有網友拍下,有人在用餐時,把戴過的口罩,直接放在餐具盒上方,還有人把口罩晾在筷子上,讓人看傻眼,而實際走訪便當店,大部分民眾吃飯前,口罩不是放口袋,就是丟包包,難免還是有汙染風險。
    2020/04/09 19:28
  • 餐廳隔壁桌「用過口罩」放餐具盒 網崩潰:太噁心

    現在搭捷運或計程車都必須配戴口罩,許多人只有在吃飯時才會拿下口罩,不過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發文,在外面吃飯時,竟然看見隔壁桌把口罩直接罩在餐具盒上,內面碰到乾淨湯匙,讓原PO覺得相當噁心。
    2020/04/09 15:53
  • 同意免洗餐具暫解禁 環保署:疫情穩定後會恢復

    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表示,同意一次性免洗餐具暫時解禁,是為了保護國民健康、生命,不是放棄政策;疫情穩定就會恢復,目前以防疫優先保障國民健康。
    2020/04/08 12:52
  • 同班機爆10人確診 醫:「餐具、廁所」易感染

    3月30日從美國回台的CI011,同機多達10人確診,他們主要集中坐在40到60排的區域,但醫師認為搭飛機不會因為坐前後區域空氣品質有差別,增加傳染風險。而整架班機特別的是案364,她回台前有症狀,入境時主動申報,採檢卻是陰性,返家居家檢疫期間又有症狀,再經過兩次採檢才確診。
    2020/04/07 15:57
  • 生鴨肉跟用過碗筷放一起? 業者:一時疏忽

    台中一間知名鴨肉店被民眾爆料,控訴業者把生鴨肉,跟客人用過的餐具放在一起,讓人感覺不衛生,業者解釋說,當天因為生意好太忙,長輩幫忙一時不注意才混在一起,被汙染的鴨肉一律丟棄處理,沒端上桌給客人吃。
    2020/03/15 21:47
  • 防疫死角!美賣場撤內用桌 民眾站醬料區立食

    美式賣場3月初,將內用的桌椅撤掉,不過最近有民眾直擊,民眾買完熱食後站在醬料區吃東西,用剩的餐具杯子不丟就算了,大家憂心的是,吃東西時拿下口罩,又在醬料區,非常不衛生,賣場回應,上周已經將開放式的酸菜移走,看到民眾內用也會上前勸導。
    2020/03/14 13:51
  • 到連鎖牛排館用餐 她一擦杯子超黑嚇壞:到底多髒

    許多人在外吃飯會自己帶筷子,既環保又衛生。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她到連鎖台式牛排館用餐,隨手拿了衛生紙擦擦杯子,沒想到一擦超髒,讓她大呼「有沒有這種杯子有多髒的八卦」。
    2020/02/29 15:38
  • 媽祖文化節開鑼起跑 無人機展演吸睛

    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21日在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和副董帶領下,一同敲響銅鑼宣布正式開跑,現場還有150台無人機排出Q版媽祖,主辦單位還準備宣傳短片,剪輯過去到現在珍貴的媽祖遶境的照片,相當具有歷史性;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廟方也呼籲信徒自備鋼杯、餐具,環保兼顧衛生。
    2020/02/21 23:31
  • 防疫改用「免洗」 台南餐館多收5%清潔費

    現在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台南有餐館改用免洗餐具,用完一次就丟棄,避免餐盤洗不乾淨,增加傳染機會,不過要額外多收5%清潔費,業者表示因為成本增加,才會「暫時性」多收5%費用,另外,連鎖鍋貼業者八方雲集,儘管響應限塑政策,近期也向環保署申請暫時提供免洗餐具。
    2020/02/19 15:32
  • 餐廳防疫優先! 鍋貼業者改採「免洗餐具」

    限塑政策上路後,不少餐飲業者改使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但有民眾發現,最近有連鎖餐廳業者,把內用碗盤全換成「一次性免洗餐具」,對此業者表示,是因應防疫需求,減少傳染源,等到疫情趨緩就會換回來。
    2020/02/18 23:31
  • 網傳口罩排擠免洗餐具產能 經濟部:原料不同

    繼衛生紙後,又有網路謠言指出,生產口罩將會影響紙類免洗餐具的產能,經濟部稍早強調,兩者原料不同並不影響生產,盼民眾不要轉傳錯誤訊息。
    2020/02/11 17:05
  • 疑染武漢肺炎 大陸夫妻當街遭「裝箱」送走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大陸有餐廳業者擔心口沫傳染,直接在桌上用紙板隔開,被網友KUSO說,像是在跟拉麵店致敬,另外還有業者擔心被感染,直接躲在簾幕後面,用勾子把商品拿給客人。
    2020/02/09 14:00
  • 「鑽石公主號」遊客疑赴鼎泰豐 員工:碗筷皆消毒

    「鑽石公主號」郵輪團員曾走訪台北多處地點,還有媒體報導,團員們還疑似到東門站的鼎泰豐用餐,但業者沒有證實,只說早在1月28日開始,每天結束營業都會進行全店大消毒,其中「餐具」更是會放入烘碗機高溫烘乾。但醫師提醒不需過度擔心,也說冠狀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在高溫下很難存活。
    2020/02/08 18:3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