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仇恨值員工鳳梨歐菈旅遊王仁甫旅遊警示SWAG溫暖的,甜蜜的劉寶傑季芹
  • 搜尋:

    政府作為 結果共20筆

  • 貧富差距天平漸拉開 學者:中產階級恐消失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嗎,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以家庭淨值來看,最高的區間家庭淨值是5133萬,跟最低的家庭淨值77萬,相差了66.9倍。而專家更進一步點出,倒數第二區間的家庭淨值,也來到了四百多萬,門檻逐漸拉高的情況,未來中產階級這名詞,恐怕會逐漸消失。
    2024/06/03 22:26
  • 520就職/賴清德提2050淨零轉型 盼帶動台灣二次經濟奇蹟 

    賴清德提出五大策略實現台灣淨零轉型:加速再生能源開發與碳減排、推動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形塑永續綠生活、政府作為強力後盾,並確保公正轉型不遺落任何人。這些措施涵蓋能源、產業、生活和政府支持等層面,促進台灣經濟可持續發展。
    2024/05/20 12:51
  • 海委會攜手台美智庫 助友邦貝里斯對抗氣候變遷

    海委會攜手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等單位共組國際研究團隊,將透過1年期的研究,產出風險評估指標及報告,提供貝里斯政府作為施政參據,並向國際金融機構爭取氣候基金,以強化基礎建設。
    2023/10/07 17:00
  • 陸官媒微博「評論區可說話」又反悔關留言 網嘲:玩不起

    中國官媒「中國網」日前在微博直播平台上發文,更新防疫相關記者會消息,然而官方強硬、嚴格的防控措施早已讓不少中國民眾心生不滿,有網友在微博評論區批評政府作為,官媒還表示「評論區可以說話」。諷刺的是,該條貼文的評論區隨後就被關閉,事隔不久後雖然再次重啟,但顯示出來的都是經過精選後的評論,讓網友看了直呼「玩不起」、「最完美的行為藝術完成了」。
    2022/11/30 13:10
  • 美中對立無處不在 冬奧外籍兵團受矚 仇視亞裔情結越演越深

    北京冬奧熱烈進行中,但不管賽前、賽中都紛爭不斷,今年大陸代表隊中「外籍兵團」人數更是不少,特別有好幾位華裔選手「棄美投中」引發熱議,8日在北京冬奧奪下女子自由式滑雪跳台金牌的「谷愛凌」更是身處暴風圈中,在美國出生、長大,卻代表大陸出賽,因而被冠上「忘恩負義」的標籤。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11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谷愛凌並不是第一個美國出生、長大,卻代表其他國家參賽的運動員,只是說現在中美關係特別不好,大眾才會質疑谷愛凌的忠誠度,並認為她可能被大陸政府作為宣傳工具,但其實谷愛凌常常在IG上發表政治議題,如種族平等、女性主義等,也曾說過滑雪是用來促進運動精神、文化交流的,並非用來被政治化的。」余文琦還說「在美國主流媒體上,民眾對谷愛凌會有質疑,但沒有針對性的負面報導,因為還有其他代表美國出賽的亞裔選手奪得金牌,不過因為谷愛凌決定要代表大陸出賽時才15歲,很多人認為在背後幫她決定的是來自北京的媽媽,這也加深了美國民眾對亞裔自私自利的刻板印象,導致很多亞裔族群現在對谷愛凌非常反感,尤其是美國現今對亞裔族群還不是特別友善的情況下。」
    2022/02/11 16:31
  • 綠營備戰公投挨批黨國不分 蘇貞昌:為政策辯護理所當然

    面對1218四大公投案,各黨積極備戰,民進黨將啟動至少300場公投說明會 。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今(29日)在立院質詢時,質疑民進黨「黨國不分」。蘇貞昌答詢時則強調,政府作為法定的公投「反方」,為政策辯護是理所當然。
    2021/10/29 16:28
  • 「3理由」籲加購BNT 他批民進黨:別用買不到當藉口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透露今年會有800-900萬劑BNT疫苗來台,日前探詢明(2022)年能否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額度同樣獲得不錯的回應,對此,國民黨新北市立委洪孟楷也列出應加碼採購1500萬劑BNT「3理由」,直言該是政府作為的時候了。
    2021/08/30 08:15
  • 藍提每人紓困1萬 柯酸「有這種在野、難怪執政黨囂張」

    行政院日前公布「紓困4.0」方案,希望協助受疫情衝擊的民眾,可以度過這段時期,申請時間也在今(7)日開跑,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因應記者會上被問及,國民黨提出中央政府應該要「不排除,每人發一萬元現金」,或者是將沒有受到疫情影響者,將1萬塊錢回捐給地方政府作為防疫基金。對此,柯文哲表示:「不太想批評國民黨,但有這種在野黨,難怪執政黨這麼囂張。」
    2021/06/07 16:27
  • 確診爆增又停電!李明依批政府不透明籲普篩 網掀大論戰

    藝人李明依2020年初被診斷出罹患甲狀腺癌一期,經手術及化療後,目前身體狀況穩定,仍需定期回診追蹤。由於近來疫情升溫,台灣一週內大規模停電2次,李明依昨(17)日晚間忍不住在臉書發聲,痛批政府作為,掀起正反兩方討論。
    2021/05/18 10:36
  • 美媒:HFX論壇欲頒獎蔡英文 加國憂激怒陸揚言撤贊助

    美國媒體報導,享有聲譽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有意頒獎給總統蔡英文,但加拿大政府作為論壇主要贊助方,擔心激怒中國,揚言不再贊助。頒獎計畫似乎暫無進展。
    2021/04/12 14:49
  • 藍營喊「倒閣」 蘇貞昌:到國會卻無法上台很不講理

    藍營日前醞釀提倒閣不信任案。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若邀他到立法院,卻又不讓他上台,這很不講理,也不應該妨礙民眾知道政府作為的權利。
    2020/10/19 13:38
  • 中國不斷施壓企業 美議員認政府作為是首要關鍵

    中國施壓企業事件層出不窮,但受譴責對象多是不堪壓力而「被道歉」的企業。美國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墨菲今天表示,除非美國政府將類似事件視為當務之急,否則難要求企業如何回應中國。
    2019/10/22 09:56
  • 打壓基層員警薪水?羅友志:政府何苦趕盡殺絕

    軍公教人員今年調薪3%,但近日有媒體報導,有考試委員表示,現行俸給制度需要改進,並列舉警察局科員,因為工作性質不同,加上加給及津貼的話,薪水恐比一般機關的科長薪俸高,引發熱議。這也讓常幫警察發聲的資深媒體人羅友志,在臉書直呼,政府作為模稜兩可,在社會上挺勞工,卻又打壓的基層員警。
    2018/01/06 14:06
  • 訊息差4小時 官方處置遭指慢半拍

    復興航空昨天上午無預警停飛,但是民航局跟外交部卻是到下午3點才確定消息,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讓外界質疑政府作為慢半拍,對此民航局下午強調第一時間就有向興航求證,卻沒有得到誠實的答案,而善後處置也沒有延誤,但還是有立委指責,如此紀錄不良的公司民航局早該介入督導。
    2016/11/22 18:08
  • 「投資振興台經濟!」 林全:一週內提措施

    總統蔡英文昨日(7/28)和工商團體會面,被問到如何帶台灣走出經濟困境,只提到資方該幫勞方加薪,至於政府作為少有著墨,不過今天(7/29)行政院長林全出面補充,他表示未來振興經濟還是要從投資著手,並分為3部曲,逐步替公部門,公營事業以及民間企業增加投資,但屬於短期計畫還是長期計畫,預算規模又是多大,林全說還要再開會決定。
    2016/07/29 17:52
  • ISIS轟炸葉門旅館 總理官員逃難無礙

    ISIS公布最新宣傳影片,影片中恐怖分子開著豐田汽車車隊,數量之多,美國已經展開調查車子是從何而來;而ISIS也在葉門發動4波炸彈攻擊,其中一起在第二大城亞丁,是流亡政府作為根據地的旅館,事發當時,葉門總理和多名官員都在旅館內,幸好及時逃出沒有大礙。
    2015/10/07 16:48
  • 公益盈餘「及時雨」 年挹注北市13億

    「公益」彩券,顧名思義營收會用做公益,但其實根據規定,60%是獎金支出,只有26.75%是「公益盈餘」,而在這當中的50%,才分配給各縣市政府作為社會福利金,以台北市社會局為例,每年可以拿到11至13億公益彩券盈餘,社會局坦言幫助真的很大,也說這幾年買氣旺,分配到的公益盈餘用不完,下個年度繼續使用。
    2014/02/05 12:50
  • 馬盯氣象局增預報! 0530定停班課

    豪雨釀災,雙北、高雄市都被批評停班停課宣布時機出問題,地方政府歸咎氣象局提供資訊太慢,馬總統和行政院長陳冲,今天臨時增加行程,到氣象局聽取簡報,總統要求氣象局未來遇到豪大雨標準,要在凌晨4點增加一報,讓地方政府作為參考標準,趕在5點半前宣布停班停課狀況;總統還力挺雙北市長,表示是否停班停課,很不容易做決定,需要智慧和運氣。
    2012/06/13 19:07
  • 「回復原價不算漲」 官民感受落差大

    民眾對物價飆漲「非常有感」,但對政府聲稱努力制衡「漲價歪風」,卻「很無感」,像是部分賣場包裝米一口漲3成,負責操盤穩定物價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今天表示,「這是促銷調回原價」,不算漲價;但相較於5月4日政院大張旗鼓,召集7大量販業者,召開聯合抗漲記者會,18天過去,依舊民怨四起,政府作為似乎無法讓民眾深刻感受。
    2012/05/22 18:21
  • 奇美電進入鴻海時代 許文龍不回應

    奇美實業負責人許文龍,花了20億打造奇美博物館新館,要捐給台南市政府作為觀光之用,今天他出席捐贈儀式;但是外界更關心的是,奇美實業這個月15日宣布退出奇美電的董事會,形同完全交出奇美電的經營權,讓第二大股東鴻海可以進一步的掌控,奇美電的營運方向,雖然市場普遍看多,但是許文龍卻一個字也不願回應。
    2012/05/17 19: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