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李妍瑾婚姻連環泡亞洲市場苗栗唐治平名單孫安佐劉若英母親
  • 搜尋:

    慢性病 結果共1,117筆

  • 病歿+37例、101中重症 1歲男童昏迷送醫確診亡

    國內今 (12)日新增52338例本土確診、37人死亡及101例中重症。為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名為一歲大男童,本身無接種過疫苗、慢性病史,因10/4出現呼吸喘就醫、隔日家中昏迷送醫,經急救後仍無效,PCR結果為陽性反應,Ct值偏高,不過司法相驗後判定為「新冠肺炎合併呼吸感染」死亡。
    2022/10/12 14:18
  • 比利時佔25%、德法佔10% 美專家:BF.7恐成主流

    本土疫情維持高原期,禮拜天(9日)又比上周同一天多了2.8%,新增44457例,死亡62人,其中一位30歲女子,沒有慢性病史,居家照護時昏迷,送醫搶救不治,毒物專家招名威認為,國慶連假後本土數會再上升,將超過六萬例,另外美國監測到一款BA.5分支,也就是「BF.7」,傳播力更強,不排除超過BA.5成為全球主流。
    2022/10/09 17:40
  • 又破5萬! 本土+50710高推估6.4萬例仍不排除

    今(7)天新增本土50710例,指揮中心認為高推估的單日6.4萬例仍不排除會發生,而10/13邊境解封移工也比照0+7規範,但若是照顧重症高風險的移工,0+7則不能工作以及住在雇主家。今(7)天也新增一例40多歲沒有慢性病史的死亡個案、以及一位11歲確診後125天才診斷MIS-C的男童。另外針對高端報廢率預估將超過3成,指揮中心回應這是必然現象。
    2022/10/07 17:25
  • 52死!40歲男無慢性病「突全身抽搐、運動不協調」 腦炎亡

    國內新增50710例本土個案,5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最年輕個案是40多歲,其中一名特殊個案為40多歲男性,打滿3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9月下旬突咳嗽有痰,9月24日突然意識改變、運動不協調送急診確診,又出現全身抽搐症狀,疑似腦炎,10月3日不幸過世。
    2022/10/07 14:06
  • 本土+46423! 1歲男童「腦炎」發病至死亡僅6天

    本土疫情還沒達到高峰,比上週再多3.9%,今天新增了46423例,死亡有57人,其中一位一歲男童,確診後診斷腦炎,以及一位20多歲男子,本身也無慢性病,但自發性腦出血,治療後不幸過世,指揮中心評估,這波有八成以上,都是BA.5感染所引起的。
    2022/10/06 17:24
  • 死亡增57「1歲童腦炎亡」 20歲男頭痛1個月突昏迷猝逝

    國內今(6)日新增46423例本土個案,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新增57例死亡個案,最小個案年僅1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沒接接種疫苗,確診後出現發燒、咳嗽、疑似腦炎,因休克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發病6天後就病逝;另一例為20多歲男性,沒有慢性病史,打過3劑疫苗,頭痛1個月多後突然失去意識,到院確診,4天後猝逝。
    2022/10/06 14:04
  • 本土+46423「新北9281例最多」 爆1歲幼童染疫6天亡

    疫情連11天上升!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新增46423例本土個案,較上週同期增加3.9%、61例境外移入,另新增57例死亡個案、211例中重症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死亡個案新增1名1歲男童,沒有慢性病,確診後發燒、咳嗽、全身抽蓄,疑似腦炎,因休克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不幸病逝,發病到死亡僅6天。
    2022/10/06 14:03
  • 新北市多元接種方式,呼籲民眾盡速前往接種,提升保護力!

    為預防季節性流感,今(111)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除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時間在第2階段,其餘對象均於第1階段。衛生局提醒民眾,今年秋冬流感流行有上升趨勢,務必做好勤洗手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不要小覷感染流感的症狀。
    2022/09/30 12:00
  • 最愛吃到飽、外送!14歲少女體重破百「驚罹恐怖病症」

    很多家長因為太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都捨不得拒絕,即使孩子變成小胖子,也會自我安慰「小時候胖不是胖」,總認為長大「抽高」就會瘦下來。14歲的王小妹長大真的抽高了,長到170公分,但體重高達105公斤,甚至出現糖尿病常見的「黑色棘皮症」。醫師提醒,小時候胖是真胖,長大不但會很胖,而且慢性病一堆跟著來!
    2022/09/29 15:44
  • 流感高峰將至!恐出現更大疫情 公費疫苗10/1開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表示,今(2022)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指揮中心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民眾開打後儘速預約接種,且亦可與COVID-19疫苗同時接種。
    2022/09/28 14:21
  • 時代力量創黨元老過世!林世煜爬山後亡 提拔「戰神」黃國昌

    時代力量的創黨元老的林世煜,與林濁水及林正杰合稱「黨外三林」,怎料今(27)日驚爆過世。對此,此消息也遭證實了。
    2022/09/28 12:50
  • 病翁不忍拖累家人…躲橋下1個月 女兒淚:以為再也見不到

    台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五分局北屯派出所員警於22日執行守望勤務時,得知所內於8月30日受理一件緊急協尋失蹤人口,失蹤人是75歲的王姓老翁,住家在北屯區南京東路,家屬報案時告知王男患有糖尿病史且年紀大了,某天卻突然不告而別,離家出走一個多月都沒回家,藥也沒有帶,擔心老翁如果沒有按時吃藥恐怕有生命危險。
    2022/09/27 18:14
  • 只看BMI不準!研究曝「這指標」更精確 還能測出早死風險

    很多人會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判定胖瘦的標準,不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腰臀比(WHR)比BMI更能精準評估健康風險,研究指出,腰臀比越高,罹患慢性病的機率比較高;反之腰臀比越低,早年死亡風險也會跟著降低。
    2022/09/24 23:21
  • 中重症185、死亡41 20多歲男打三劑無慢性病家中死亡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39769例本土,另外新增41例死亡個案以及185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中症135例、重症50例。死亡個案當中最年輕的年僅20多歲。
    2022/09/23 14:14
  • 美最新研究!男性新冠患者「睾酮」越低 重症風險大增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迄今兩年有餘,其變種病毒更是加速發病至死亡時間,社區感染疫情持續蔓延,重症比例變高。衛福部除了鼓勵民眾儘快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更強調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好防疫措施,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應按時服藥,避免染疫變重症。美國就有一項研究表明,睾酮水平偏低的男性,在確診新冠肺炎後更可能演變爲重症。
    2022/09/22 14:05
  • 大腸癌檢查容易被忽略? 醫點名「5類人」及早照胃鏡

    身體檢查,大家都知道很重要,然而有一項非常關鍵的檢查,長期為人所忽略、普及率過低——它就是大腸鏡檢查。近日,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在臉書上分享了大腸鏡檢查的重要性,由於近年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攀升,國民健康局建議腸胃相關科別的醫師多多提醒病人進行大腸鏡檢查。
    2022/09/17 23:55
  • 本土+39394「死+40」 再增8歲童休克MIS-C

    台灣確診數沒再破4萬,但預期的高峰還沒到在這之前都不能大意。17日死亡數增40例、中重症新增175例,當中重症個案,又多1起8歲女童MIS-C,沒打過疫苗、無慢性病史,發病後一度休克,好在用藥治療後病況好轉已經出院。另外,繼莫德納BA.1次世代雙價疫苗,首批80萬劑到貨,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第2批預計在18日晚間11時30分左右抵台,數量同樣約80萬劑。
    2022/09/17 21:42
  • 死亡40、中重症175 50多歲男無慢性病確診隔日亡

    指揮中心公布今(17)日本土新增39394例,以及40例死亡個案,另外新增175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中症136例、重症39例,另外新增一例兒童MIS-C重症個案。
    2022/09/17 14:13
  • 記憶力銳減、倚靠安眠藥!長者陷憂鬱風暴 自殺率創高

    多多關心家中長輩!68歲的許太太長期獨居,10年前老伴因病離世,有天許太太出門買菜竟忘了回家的路,女兒一問才發現媽媽記憶力大減,每天都靠安眠藥入眠,加上慢性病纏身,更讓她企圖輕生,就醫後診斷許太太是罹患老人鬱症。多多關心家中長輩!68歲的許太太長期獨居,10年前老伴因病離世,有天許太太出門買菜竟忘了回家的路,女兒一問才發現媽媽記憶力大減,每天都靠安眠藥入眠,加上慢性病纏身,更讓她企圖輕生,就醫後診斷許太太是罹患老人鬱症。
    2022/09/14 11:51
  • 本土+34020「新北破7千」 9歲女童「腦炎」逝

    台灣疫情維持3萬多例,依舊新北市是最多確診數的縣市。另外新增的55例死亡個案中,有1位是沒有慢性病的9歲女童,5/17確診後康復不到一個月又住進加護病房,醫院搶救了2個月後,仍不幸過世。
    2022/09/09 19:29
  • 用錯油恐患慢性病!營養師推這「3種油」 保養心血管

    遠離慢性病,對抗身體發炎,選對烹調用油絕對是關鍵!營養師許育禎表示,民眾經常外食可能會吃進過多的Omega-6脂肪酸引發身體慢性發炎,進而產生許多慢性病,建議選對用油,遠離疾病威脅!
    2022/09/09 15:11
  • 疫情恐飆升?確診別吃柚子 「這成分」與西藥相剋

    中秋佳節將近,又逢文旦、柚子產季,剝文旦、吃月餅是節慶應景美食,但醫藥專家也再三提醒柚子與各種慢性病藥物的交互作用。而隨著開學後新冠疫情升溫,確診者又有增多情形,領用抗病毒藥物的人也隨之增加,藥師提醒,抗病毒藥物也會與柚子和葡萄柚中的「呋喃香豆素」成分,甚至某些中藥成分發生交互作用。
    2022/09/06 23:16
  • 妻打疫苗變植物人 家屬申請救濟遭駁

    台北市一名婦人去年接種疫苗後五天突然昏倒,變成植物人,家屬通報疫苗不良反應,相關單位卻認為婦人沒有出現血栓,認定和疫苗無關,無法賠償。她的先生難以接受,認為妻子沒有慢性病史,打完疫苗後出狀況,想申請救濟卻遭駁回,接下來將提起訴願。
    2022/09/02 14:37
  • 快找健檢報告!未來10年罹慢性病風險 「這裡」一鍵查

    國人十大死因當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有關,為了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發展出一套適用國人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民眾只需輸入健康檢查報告上的數據,就能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像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2022/08/31 10:55
  • BA.5首死!30多歲女插管2天後亡 本土暴增94例

    今(29)天本土新增20160例,本土更驗出有94例感染BA.5,指揮中心宣布BA.5疫情已經開始,其中一位30多歲女性沒有慢性病史,送醫插管後2天死亡,也是首例本土BA.5重症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預估這波疫情高峰,單日高推估將會新增6萬人,就怕中秋節聚會疫情擴散,也建議沒有打疫苗的老人和小孩不要參加聚會活動。
    2022/08/29 17:2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