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Poodang抖陰離婚抖動旅遊警示北投紅茶赴陸旅遊演藝生涯覺宗宏中醫陳妍希夾子電動大樂隊
  • 搜尋:

    60多年 結果共356筆

  • 【一步一腳印】不求回饋的無私奉獻 開心不老白衣天使

    最近醫療奉獻獎正在受理報名,那麼就是在表揚,在台灣醫療領域當中,默默付出的人,而這當中,有許多當然是醫生,也有護理人員,不過我們要看的這一位,被認為是所有醫療奉獻獎得主當中,可能是學歷最低的,他是國小畢業,同時位階也最低,因為他的角色是病患服務員。 那麼40多年來,她很認真的在澎湖的惠明醫院,她從那時候還小,可能應該是個小女生的時候,開始一直做到現在,60多歲,被稱為是老大姐了,但她一直在照顧病人,作同樣的事情,而她也說她當初就是,被那些來到台灣的外國神父的精神所感動。
    2007/02/04 22:02
  • 粗茶淡飯憶當年 「抗戰餐」受歡迎

    懷舊風現在在大陸也很流行,北京近郊一個小村莊,打出「走紅軍路,吃抗戰餐」的口號,吸引想要體驗不同生活的觀光客,所謂的「抗戰餐」,吃的就是60多年前,村民拿出家中最好糧食招待經過的八路軍,其實十分簡陋的粗茶淡飯,現在到這裡點一桌「抗戰餐」,邊吃還可以回顧歷史,因此大受歡迎。
    2007/01/09 22:31
  • 母子相隔半世紀 9旬老婦尋子

    高雄縣有一名高齡91歲的獨居老婦人,想找她失聯50多年的兒子,老太太雖然在戶政事務所,找到60年前的戶籍資料,但員警一筆筆查,發現她的兒子已經被列為失蹤人口,其他線索也都斷了,找人像大海撈針,讓老太太非常失望。
    2006/12/20 13:43
  • 西北州遭逢暴風雨肆虐 4人喪生

    美國西北部3個州遭逢十多年來最強的暴風雨肆虐,至少造成4人死亡,150萬戶停電,西雅圖市區裡吹起60年來最大的11級強風,民眾被吹的人仰馬翻,機場一度斷電,航班也因此大亂。
    2006/12/16 21:49
  • 〈獨家〉老三台大樂隊 技術好還挑臉蛋!

    民國60多年,老三台開始盛行歌唱和綜藝節目,紛紛開始組成大樂隊,一團大約15人上下,各有指揮領軍!要進老三台的樂隊不容易,不只技術要夠,還要挑臉蛋,TVBS獨家取得當年畫面,讓我門來回顧這群幕後功臣的風采。
    2006/10/24 18:36
  • 鎘米又出現! 彰化銷毀2萬公斤

    彰化環保局檢測縣內76筆農地,其中12塊3.5公頃農地又發現鎘污染,2萬公斤稻米全部銷毀,農民相當無奈,環保局表示這些鎘都來自電鍍工廠,灌溉水源是媒介,民國60多年電鍍廠大量排放污染,遺害至今30年。
    2006/06/30 13:50
  • 〈獨家〉「楊過」孟飛60歲 又要當爸爸了

    睽違螢幕多年的演員孟飛,最近重出江湖,不但利用最新的光纖拉皮術,把60歲的皮膚變成只有20歲,儘管已經進入耳順之年,但他的第二任妻子,再過2個月,也將替他再添個寶寶。孟飛說,為了不讓自己看起來像老阿公,無論如何砸大錢,也要把自己變回當年風流倜儻的年輕「楊過」。
    2006/06/14 19:28
  • 60歲孟飛拉皮回春 找回20歲楊過

    睽違螢幕多年的演員孟飛,最近重出江湖,而復出的第一步,就是重新整理門面,利用最新的光纖拉皮術,把60歲的皮膚變成只有20歲,他說,為了重拾觀眾對他當年飾演「楊過」的印象,每個月拉皮一次,砸大錢也甘願。
    2006/06/14 12:52
  • 傳欠債千萬 張沖牛排館遭噴漆

    曾經在60年代竄紅的邵氏小生張沖,傳出大腸癌症復發,甚至欠債千萬!這位邵氏小生,曾和樂蒂合演電影「魚水重歡」,甚至也在成龍的電影「玻璃樽」客串,現在經營十多年的牛排館無預警關店,鐵門上還疑似被討債集團噴漆,消息一出,讓不少親友擔心。
    2006/05/31 12:44
  • 【一步一腳印】周杰倫最戀這個味 淡水溫州餛飩(上)

    淡水餛飩老闆葉鶴齡:「我也會希望說來我們家的人,吃這樣的商品,會覺得說以後提到淡水,會覺得我也想到當地吃溫州餛飩,我是覺得他是想跟當地居民生活做一個連結。」 淡水這家賣餛飩的,居然有個法文招牌,這已經夠特殊了,而走進店裡,如果不是老客人,恐怕會面臨辛苦的抉擇,到底要吃什麼? 這裡除了餛飩,牆上貼的還有雞腿飯、排骨飯、炸醬麵、乾拌麵,門口還看得到蘿蔔絲餅、蔥油餅和饅頭等北方口味,以及各式各樣的小菜,這樣還不夠,旁邊又貼著張手寫海報,他們也賣全素湯麵和全素便當,總覺得到處有紙條,冒出來要告訴你,他們賣的東西真不少。 不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果覺得太複雜,老闆已經替你整理好,周杰倫套餐,也就是周杰倫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從幼稚園開始最愛在這裡吃的餛飩湯加烤雞腿。 葉鶴齡:「我本身是學化學的,我們對品質的要求,確定之後就永遠保持不變,所以說我這個餛飩,跟30年前的餛飩都是一樣的。」 老闆葉鶴齡的媽媽是溫州人,教給他的手藝,讓他在淡水開店一開30年,溫州餛飩的確是他們的招牌,儘管店裡空間實在不寬敞,甚至要爬上2樓的狹窄樓梯時,旁邊還特地寫著:小心腳步,樓梯很陡,顯然並不是個特別舒適的用餐環境。 但即使如此,明明不是吃飯時間,這裡的客人卻沒有停過,甚至到了假日,光是餛飩湯,一天可以賣出5、6百碗。 畢竟是一家老店,民國60幾年,當初淡大畢業的葉鶴齡本來在教書,試著陪媽媽賣家鄉口味,沒想到賣出心得,開始雇用人手幫忙,完全停不了手。 不過至今81歲的葉老太太,還是堅持許多事得自己來,比如一大早的準備工作。絞肉沒有其他人工加料,剁細的黑豬絞肉餡料,只簡單加了點鹽,每天早上葉老太太負責抹在特別訂製的大張餛飩皮上,由60歲的兒子負責手工包餛飩。 葉鶴齡:「包這個不能包實心,要包空心,像金字塔一樣空心。」 他說這就是好吃的秘訣,也是為什麼沒辦法以機器取代的原因。這麼多年來,幾乎每天早上,母子就在餛飩店對面的廚房裡,包出一顆顆供應當天份量的餛飩,至於煮出一碗湯,老媽媽的要求,除了雞高湯之外,一定要放入蛋皮、榨菜、紫菜和青菜。 葉鶴齡母親:「這樣比較美啦!黑的綠的,這樣漂亮。」 來自溫州但早已學會台灣話,她也把記憶中溫州的口味,轉化為台灣人的在地回憶,全麥麵包一大堆。 葉鶴齡:「好吃,我就實驗出來,就把它,我們吃了,客人吃了,試吃都覺得好就好,可以賣了。」 每天2點半起床,3點多來到店裡,堅持手工。
    2006/05/28 23:10
  • 突破60年傳統 白沙屯媽駐駕鎮瀾宮

    苗栗「白沙屯」媽祖遶境,有百餘年歷史,向來以聖母旨意決定路線。昨晚白沙屯媽祖遶境大甲,突然決定駐駕鎮瀾宮,雙方廟方人員都很意外,因為白沙屯媽祖至少有60多年不曾駐駕鎮瀾宮,還帶來風雨,信徒都很驚喜,直說這象徵媽祖保佑大家發財。
    2006/02/24 07:49
  • 〈獨家〉行政院賺到了! 低價租陳敏賢屋

    陳敏賢活躍在高雄政商兩界,藍綠通吃,他的家族早從60多年前開始,就由父親陳江章創立東南水泥,不斷紮根,再加上陳敏賢大開大合的個性,讓陳家的政商網絡綿密,集團投資更是多樣複雜。
    2005/09/05 18:51
  • 【一步一腳印】回收強化玻璃 創新冰裂文鎮

    在不太熱鬧的小街道上,有一間玻璃店,看似傳統,但路過的人總是會被屋子裡的繽紛色彩給吸引住,走進一看,更令人驚艷,有鑲嵌玻璃、彩雕玻璃、馬賽克玻璃,還有各種不同的環保玻璃,每ㄧ樣都極具巧思。 其實這是ㄧ間玻璃藝術工作室,主人黃坤榮以前開鞋模廠,就是被這樣的彩色玻璃深深吸引。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有一次我和太太去高雄找親戚,她姐夫在做彩繪玻璃,第一次看到很好奇,這個東西怎麼這麼漂亮。」 黃坤榮當下就決定收掉鞋模廠,開玻璃店,毫不猶豫的選在台南市,因為20年前這裡還沒有人做彩繪玻璃,才一個月的時間,店就開張了,朋友?他捏了一把冷汗。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我那時候對玻璃一片空白,只覺得畫圖很好玩,畫玻璃很好玩,就開(店)開店後就慢慢摸索,那時候還不會切玻璃,裝玻璃都不會。」 就憑著ㄧ股狂熱,ㄧ頭栽進玻璃世界,但很快的就令同業刮目相看。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我剛好在切玻璃,結果他說他做玻璃20多年,不知道玻璃可以這樣切,我說我也不知道啊。」 切割刀ㄧ般都是往下劃,不過黃坤榮卻是往上,他說轉個方向可以讓花紋更多變,這樣的思考來自鑲嵌玻璃,有一次他到台北,看到一片很漂亮的玻璃,不是他學的彩繪也不是彩雕,於是他決定要北上學鑲嵌玻璃,每天台南台北兩地通車。 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白天上課我們上中午和下午,上到下午6點下課,坐車回到台南開始工作,做店裡的工作,切割玻璃或是雕刻玻璃,做做做,做到天快亮了,洗澡打理一下門面,再坐車到台北,中午12點以前到台北,差不多將近一個月,幾乎都沒有在床鋪上睡,之後把鑲嵌玻璃學回來。」 經過2年的摸索,終於做出滿意的作品,台南市的教堂也看得到,儘管如此,學習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這回去學陶藝。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學陶藝當中就去買一個實驗爐,買一個60×60的實驗爐,在燒陶土陶板的過程,我在想把玻璃放下去燒燒看。」
    2005/07/09 18:59
  • 直昇機遊台北 10分鐘6千塊!

    旅遊行程百百種,為了突破現有客層,旅遊業者突發奇想,來個直昇機遊台北。10分鐘、60分鐘、80分鐘通通有,價錢也從6000到4萬8不等。雖然不便宜,不過許多年輕人躍躍欲試,第一梯全部額滿。
    2005/05/31 14:10
  • 跟定60年 大哥女人的歲月!

    台灣黑幫教父蚊哥許海清,和妻子結婚長達60多年,兩人感情很好、形影不離,妻子晚年身體不好,得固定洗腎,生活都是靠蚊哥細心照顧;蚊哥走了,妻子還安慰自己說,他只是去南部,離開一陣子而已,說著也不禁紅了眼眶。
    2005/05/29 11:46
  • 60年不見!表姊會連戰:你終於回來

    連戰今天完成多年來返回西安祭祖的心願,最特別的是,連戰見到了他小時候玩在一起的表姊,60年不見,連戰的表姊第一句話是:「你終於回來了」!
    2005/05/01 21:36
  • 〈獨家〉美婦人與垃圾為伍 屋內臭氣沖天

    美國明尼蘇達州有一名婦女,她整天與垃圾為伍好多年,還養了5、60隻貓狗,因為實在太髒了,臭氣沖天,鄰居受不了,決定報警處理,警方進入她屋子裡,發現簡直和垃圾山一樣。
    2005/04/29 12:33
  • 退休狂潮襲台 人才斷層現危機

    您是不是發現週遭越來越多年輕力壯的人,告訴你他已經退休?根據調查,台灣這十年來,退休年齡急遽下降,三分之二的人60歲前就退休,13%更是50歲前急流勇退,一股大退休潮已經悄悄降臨台灣。
    2005/04/14 18:50
  • 印巴60年首航公車 再遭叛軍破壞

    衝突不斷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終於針對雙方堅持不下的「喀什米爾」做出讓步,也就是將重啟60年來,從未開放的公車往來兩地,這也讓分離多年的親人分外期待,不過就在公車啟用當天,堅持「喀什米爾」必須獨立的分離武裝叛軍,又再度開火,和軍方發生嚴重槍戰,讓「喀什米爾」的和平再度蒙上陰影。
    2005/04/07 00:54
  • 【一步一腳印】舊書攤新啟發 從歷史中找樂趣 

    蔡老闆在光華商場地下室經營舊書攤已經有20多年了,為了這3坪大的店面,他得常常到資源回收站從廢紙堆中買出舊書仔細整理分類。茉莉二手書店老闆蔡謨利:「越上面的部分比較沒有時效性的。」記者 :「那些有的就是你從資源回收站找到,你覺得還有可以賣的價值?」茉莉二手書店老闆蔡謨利:「對,還可以在市場上流通,那是比較沒有時效性,那個就是有時候要等那個客人。」 放在上層的文史哲類書籍通常是較冷門,但蔡老闆認為還有希望的書就等待真正需要的人發現它們再利用的價值,光華商場的舊書攤接續60年代的台北市牯嶺街,具有悠久歷史狹窄的地下室場地堆放成捆舊書,人潮雖然不少,但其中很多是衝著附近電腦街來的老闆們,閒聊時常常感嘆舊書市場大不如前。光華商場王老闆:「以前一本教科書,哥哥可以用,弟弟可以用,妹妹還可以用。」記者:「所以就可能來這邊買?」光華商場王老闆:「對對,現在都會改變。」 以前的教科書好幾年不改,跑舊書攤的人多,這幾年光景不同了,不過蔡先生和太太不光守著光華商場這三坪大,他們對舊書市場有不一樣的想法。茉莉二手書店老闆蔡謨利:「我跟我太太一直有個夢想,期望哪天我們能把場地拓得更寬來適合…就是書店可以結合休閒,這是一種未來趨勢的走向。」 這時他們正坐在幾個月前剛開幕的80十坪師大分店,這已經是2年前他們把夢想付諸行動後所開的第二家二手書店分店了,書店的裝潢跟光華商場舊書攤可一點也不一樣,不過仔細看書架上整齊陳列的書跟一般新書店也完全不一樣,單本不成套的書籍需要客人耐心尋找,發現有的書一眼就知道有歷史,甚至翻開一看,不知道是哪一任的書本主人把標本都藏在裡頭,還畫了重點,有人家思索過的痕跡,而老闆夫妻還精心佈置了咖啡雅座,要讓逛二手書店成為舒適的尋寶之旅。
    2005/02/05 23:50
  • 〈獨家〉遭扣薪資1/3 才知身份被冒用

    台北市一位宋先生10多年前遺失身分證,不以為意,不料日前突然遭法院強制扣押薪水的三分之一,一問之下才知道被盜刷了日幣200多萬元,折合台幣60多萬,家屬追查才發現,居然遭人冒用身分辦了日本信用卡盜刷,發卡公司追討10多年不著,最後告進法院強制扣薪要錢。
    2004/12/08 18:11
  • 說故事月賺60萬 最熱門新興行業

    小行業也可以賺大錢!國內首創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新行業,營業半年,超過3萬名幼童花錢聽童話故事,每個月收入超過60萬,明年計畫擴大營業,成為最熱門的新興行業。另外,像攀岩打漆彈這類「體驗式教學」,成績亮眼,吸引許多年輕人投入創業,明年市場潛力估計有10億元。
    2004/12/08 17:36
  • 「日月將軍」背書 老翁想抱孫假證明被捕

    台北縣1名60多歲老先生,因為抱孫心切,就拿撿到的出生證明單,再蓋上家裡神壇日月大將軍的關防,到戶政事務所報戶口,希望幫結婚多年膝下無子的兒子改運,結果被戶政人員一眼識破,以偽造文書,移送法辦。
    2004/03/26 12:47
  • 布萊爾訪格達費 英利關係解凍

    英國首相布萊爾昨天晚間抵達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與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進行歷史性的會談,打破兩國多年來的外交僵局,布萊爾也成為60多年來第一位到訪利比亞的英國首相。
    2004/03/26 07:40
  • 夫戰死沙場 60年後手鐲物歸原主

    現在為您帶來的是一則相當感人的故事。60多年前,美國佛州一位女士,送先生遠赴歐洲戰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她送給丈夫一只手鐲,象徵她對丈夫的愛,不料丈夫最後戰死異鄉,手鐲也不知所終,沒想到60年後,一位男子意外挖到這只手鐲,並將遠渡重洋,將這只手鐲還給婦人。
    2004/01/12 15: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