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金曲獎涼感頸圈張書豪手搖飲住不起的世代吳子嘉劉寶傑鬧翻登山碳水化合物張元植柯素雲
  • 搜尋:

    綠色 結果共3,339筆

  • 青峰台上高喊「我們是蘇打綠」哭成一團 吐心聲:遇很多騙人的事

    魚丁糸「池堂影夜」今(18)日在小巨蛋登場,唱到尾聲兩首歌〈小情歌〉、〈當我們一起走過〉後,青峰感嘆表示,唱者兩首歌感觸很大,他回憶起三年前休團後,好不容易站在台上合體,卻發生「蘇打綠」商標權的事件,「當時在合體唱這首歌,還不知道會引來很大的劫難」,他表示現在講起來可以嘻嘻笑笑,所以遇到很多事情,他都會想著「終究會變成一個笑話,當講起來時又感慨又懷念」,而三年後「蘇打綠」商標終於拿回來,他也跟著團員一起大喊「大家好我們是蘇打綠」,溫馨又感人的場面,惹哭台下許多粉絲。
    2023/02/18 22:42
  • 全國唯一金標籤賽事 萬金石馬拉松特展開箱

    2023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也是全國唯一獲金標籤認證的馬拉松賽事,新北市府在市府一樓大廳,打造「綠色與時尚」特展,今年首度參賽的「長跑女神」雷理莎也現身,希望透過金標賽事,爭取奧運積分。
    2023/02/14 22:53
  • 新加坡13日起放寬防疫措施 室內外都不用戴口罩

    新加坡13日起擴大放寬防疫措施,包括進一步鬆綁室內口罩令,搭乘地鐵、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都不用再強制戴口罩,不過,新措施上路後的首日,新加坡多數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仍選擇繼續戴口罩。TVBS軍事暨外交記者劉亭廷今(1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近日,新加坡將相關防疫系統的級別從原本的黃色調降為綠色,這也意味著民眾在戶外以及市內搭乘交通運輸工具時,不再需要佩戴口罩。新加坡在過去的兩年中表現出非常優異的防疫成果,不管是在防疫資優生還是在拼疫苗接種和拼病毒共存方面,都名列前茅。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新加坡運用了科學性的方式處理疫情,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城市國家在防疫方面的優異表現。」
    2023/02/14 16:14
  • 夏威夷夜空突降詭異綠色光束 專家:疑來自中國大陸衛星

    近日隨著中國高空偵察氣球與其他不明物體飛入美國領空,讓美中兩國間的緊張關係升溫;在美國夏威夷設有觀測站的日本國立天文台(NAOJ)判定,1月在夜空中出現、當時流傳是外星人掃描地球的多條綠色雷射光束,應是來自中國的環境監測衛星「大氣一號」(Daqi 1)。
    2023/02/12 13:24
  • 近7千業者落實綠色辦公減碳有成 環署盼規模倍增

    環保署今天表示,為落實2050淨零排放倡議「淨零綠生活」,獲6821家業者響應執行綠色辦公,統計去年節水、電及汽油,共減排30萬公噸二氧化碳,期望更多企業響應,讓效益倍增。
    2023/02/10 16:53
  • 搭車也能賞花燈 豐原轉運中心馬卡龍彩色兔吸睛

    元宵節燈會現正進行中,台中市交通局在豐原轉運中心設置馬卡龍色系的兔型變色燈,市政公園地下停車場綠色植栽跳出粉紅耳朵的可愛兔子,搭車也能賞花燈。
    2023/02/08 16:41
  • 氣候變遷加劇 農委會推「農業永續ESG專案」鎖定3領域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綠色金融與綠色投資漸成主流,未來企業ESG揭露需求也將愈趨急迫,農委會今(7)日宣布,農業部門在企業ESG揭露需求上可提供服務將分成「淨零永續、生態保育、暖心農村」3大領域,共計9項專案類別,並結合對應永續指標(SDGs),期盼透過公私協力,創造合作可能性,共創雙贏互利。
    2023/02/07 11:51
  • 信用卡「綠色帳單」安全性惹議 北富銀3點說明

    台北富邦銀行2月起上線的「信用卡綠色帳單」引起用戶抱怨,並關切安全性的問題;北富銀今天提出3點說明,指出卡友權益並無影響,新版帳單也無法事後竄改,並提醒卡友妥善保管連結以確保安全性。
    2023/02/05 22:20
  • 草皮?池塘?小女孩逛燈會!不小心踏入GG了 全濕

    高雄蓮池潭燈會有一處蓮藕池,水面全佈滿綠色雜草,看起來就好像草皮一樣,有小朋友一不小心踏進去,結果鞋襪全濕,另外,住在蓮池潭周遭的住戶抱怨,燈會周遭湧現大量車潮,原本回家只要兩分鐘的路程,足足塞了快半小時!
    2023/02/04 19:52
  • 吃麵巧遇「野生賴清德」!外套髮型超對味 網笑:明明王必勝

    有1名網友近日發文透露,自己先前去某間麵店吃麵的時候,竟然遇上了1名身穿綠色外套,且留著中分頭的中年男子,正站在角落拿著菜單。對此,原PO驚訝表示,自己是不是遇到了副總統賴清德?不過,就有網友進行分析後笑說:「這是王必勝吧!」
    2023/02/04 11:05
  • ESG浪潮 工廠現「綠色轉型」 南二都占全台近半

    淨零轉型是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國發會也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的總目標,許多企業都已著手制定永續經營策略。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在這波ESG浪潮推動下,工業地產市場將注入新氣象,企業積極建置新式智慧化廠房、廠辦,或將既有廠房進行更新升級,綠色經濟成工業地產推動引擎,持續活絡市場發展。
    2023/02/02 12:19
  • 錯過再等5萬年 超亮「綠色彗星」飛越天際

    錯過就要再等五萬年!天文奇景「綠色彗星」,今天(1日)晚間最靠近地球,引起全球天文迷關注,綠色亮光拖著明顯彗尾,只要用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見,這顆綠色彗星有多罕見,每五萬年才會飛越地球天際一次。
    2023/02/01 23:32
  • 2023年最亮「綠色彗星」來了! 錯過恐再等5萬年

    全球天文迷引頸期盼的C/2022 E3(ZTF)彗星將於今(1)日抵達近地點,在此前後幾天亮度也達到最高,不僅是雙筒望遠鏡即可觀賞的美麗星體,也可望成為今(2023)年最亮的彗星。
    2023/02/01 19:24
  • 夏威夷天空現神秘藍光! 時隔五萬年綠彗星接近地球

    夏威夷上空,在夜晚出現神秘的藍色漩渦,而且還會緩慢移動,引發網友議論紛紛。另外一顆綠色彗星,時隔五萬年,將再度接近地球,這顆彗星上次靠近地球,已經在舊石器時代。
    2023/01/31 18:45
  • 夢幻SPA變「臭便池」!他訂Airbnb批:超級失望

    能在戶外邊享受美景,邊泡上SPA是一大享受。國外一名網友先前就在旅宿訂房網站Airbnb預訂了配有「戶外熱水浴缸」的農場巴士,沒想到,當天到場後發現,滿心期待的夢幻浴池竟像「惡臭便池」,不僅池中水已呈現深綠色,還散發出濃濃異味,讓他直呼「超級失望」。
    2023/01/31 16:49
  • 「透明隱身」玻璃蛙秘密曝 研究:紅血球集中肝臟

    為捕食與保命,許多動物都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隱身術」;棲息於中南美洲雨林的玻璃蛙(Glass Frog),平時身體呈綠色,但在休息時為躲避捕食者,會將皮膚與肌肉組織變透明,如同玻璃而得名。科學家透過光聲成像技術研究找出其「透明」秘密,發現牠們能夠將全身約89%的紅血球集中轉移至肝臟,從而使身體透明2~3倍。
    2023/01/29 13:00
  • 「1植物」易招財快放玄關! 廚房放這滿滿正能量

    新春到來,大家都會在家裡擺放綠色植物看起來更生氣勃勃,該選什麼植物呢?根據風水學來說,水代表流動、動作、力量和活力,因為水是讓經濟豐足存在的要素之一,取「遇水則發」的象徵意義。今年建議在房子的北方放一杯水可以招財,若是改放一盆水生植物,有水、有綠色植物,漂亮、可改運,又利於聚財!
    2023/01/28 12:04
  • 永續綠色商機! 手搖杯、電動機車殼也能成為文創商品

    環保永續循環概念興起,我們每天喝牛奶罐、手搖杯,產生大量的塑膠廢棄物,不過現在這些都可以回收再製成文具用品、包包、或是文創商品,而這家環保回收業者,成立綠色研發中心將近22年,不僅將塑膠容器再製,如今還與電動機車業者合作,將機車殼回收再做成文具,未來更計畫將回收的塑膠車殼應用在車體上使用,讓資源永續循環。
    2023/01/26 22:58
  • 意想不到!水資源回收處理 藏身「文青水園」

    位在桃園龜山的「文青水園」,有大面積綠色草皮,還有極簡風的建築,吸引不少民眾前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裡也是處理汙水的「水資源回收中心」;另外的桃園虎頭山環保公園,因為視野遼闊,晚上能賞星星,有「星星公園」的美稱,多年前曾是垃圾掩埋場,整建後也變身。
    2023/01/26 13:31
  • 都用錯了!菜瓜布正確用法曝光 「這面」污垢難去除

    不少人會用菜瓜布清洗碗盤、餐具,而市面上常見的菜瓜布是以綠色不織布搭配黃色海綿,然而不少人怕刮壞餐具,會用黃色海棉來洗碗,但其實黃色海綿原本的設計並不是用來洗碗。
    2023/01/24 20:34
  • 旅遊也吹綠色永續風潮! 全台首座地熱溫泉在這裡

    台東紅葉不僅是少棒的發源地,過去更是著名的溫泉區,不過受到八八風災的侵襲,整個紅葉溫泉被摧毀,不過如今業者重建後,讓紅葉溫泉再度重生,最特別的是,加入綠色永續概念,在溫泉區旁探勘鑽井要發展地熱能源,完工後,不僅溫泉園區電力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將餘熱用於經濟作物的乾燥流程,這樣的永續旅遊風潮,已經開始在台灣各大旅遊景點慢慢發酵。
    2023/01/22 21:38
  • 冬天用吃保養!不只維他命、健康油脂 中醫師授補氣血秘方

    過年接近節氣中的「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就是說若在這期間沒有適當的調養身體,儲備身體的能量,在來年就容易受外邪干擾,所以這時候除了「注意保暖」、「調整作息」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平常的生活飲食,多攝取一些可提升免疫力的食物,高雄陽明馬光中醫診所侯佩汝中醫師分享一些常見的食材分類: 蔬菜類:深綠色蔬菜、花椰菜、紅蘿蔔、南瓜、甜椒等 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B、C、E及礦物質,而紅橘黃類的蔬菜則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可轉變成維生素A,提供身體免疫系統運作所需的營養。
    2023/01/22 11:22
  • 掌握「天機」拍鹿谷大崙山雲海 東北季風第二天最佳

    南投鹿谷大崙山是攝影熱點,除了銀杏茶園,黃綠色的變化之外,秋冬雲海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當地的攝影達人觀察,東北季風之後第二天,是拍雲海最佳時機。
    2023/01/22 10:27
  • 減碳!環保署推政策拚換電動車 學者:充電、碳權恐成問題

    為了減少碳排,環保署最近新推出了汰舊換新車的方案,只要是四大車種,機車、汽車、大客車、大貨車都能申請,而且老車標準縮減至十年內。學者表示,有政策鼓勵很好,但充電問題會影響民眾換車意願,而且這項政策,購車後的碳權,會回歸到企業折抵上,對於長期減碳的方向來說,恐怕提升效益並不大。
    2023/01/19 22:52
  • TVBS《FOCUS世界新聞》x《遠見雜誌》台灣經濟有3大風向

    遠見雜誌特別調查400家國內上市上櫃的代表企業,發現有將近六成看衰台灣2023年的景氣,也認為台灣經濟將進入長新冠修復期。今(18)日《FOCUS世界新聞》邀請到連線遠見雜誌副主編廖君雅,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說明,「台灣產業的趨勢改變有三個大風向,第一個、去年11月有Open 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五天就吸引100萬人申請,最近也傳出微軟要再加碼投資100億美元,期待今年AI會有更多的亮點,第二個、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下,有更多能源轉型跟綠色議題會在產業跟個人的行為發酵。」
    2023/01/18 15:2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