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動力火車顧婕直腸癌鳳梨歐菈離婚金智媛統一獅丁寧直腸癌四期唐治平媽媽龍天翔推警
  • 搜尋:

    篩檢 結果共4,034筆

  • 急診驗PCR增4倍 醫籲:耗量能、先去社區篩檢站

    近期本土確診爆增,不少人感覺身體不適就會到急診要求篩檢,但急診醫學會說這不只排擠到急重症病救治,也會暴露群聚風險,給出指引建議出現輕微症狀到社區篩檢站,至於快篩陽性也先到社區採檢站做PCR,有中重症症狀的人才到醫院就醫。
    2022/04/25 18:54
  • 有症狀無接觸史要PCR嗎? 急診醫學會曝「篩檢指引」

    新冠疫情疫情暴增,確診人數每日皆破新高,不少民眾因害怕染疫急往醫院篩檢,導致篩檢量大增。到底哪些人、哪些症狀才需要進行PCR篩檢?哪種狀況又需要緊急到急診就醫?健康2.0「1922熱問」單元為你解答。
    2022/04/25 17:57
  • 新竹縣+65「今起不公布足跡」 居隔2317、居家照護49人

    中央今(25日)公布新竹縣新增65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其中12例為居隔期滿或匡列採檢確診,53例為因症狀就醫或篩檢站採檢確診。65例皆為輕症或無症狀,相關疫調和消毒持續進行。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政策,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激增,足跡已到處都是,公布已不再具有意義,今起新竹縣停止公布確診足跡。
    2022/04/25 14:24
  • 以篩代隔行得通?他轟爆:兩年來14天隔離「騙局一場」

    國內疫情炸裂,本土單日確診病例至昨(24)日已飆破5千例,各界預估很快就會破萬。因應居家隔離人數越來越多,指揮中心日前推動「以篩代隔」(以篩檢代替隔離),目前醫護已先實施,北市醫護及防疫必要人員自昨起也率先施行。但資深媒體人羅友志相當不以為然,直言「以篩代隔」倘行得通,豈不意味著過去2年14天隔離是騙局一場?
    2022/04/25 11:16
  • 別全衝醫院!1張圖看懂「篩檢指引」 3類人才做PCR

    昨(24)日國內新增5092例本土確診個案,疫情升溫加上快篩試劑一劑難求,許多採檢站擠滿等待做PCR的民眾。為了避免排擠急重症病人的救治,或是增加暴露於群聚感染的風險,台灣急診醫學會在臉書粉專公布四大篩檢指引,呼籲大家先行檢視染病風險與症狀嚴重度,來決定最佳的篩檢與就醫策略:
    2022/04/25 08:22
  • 今本土破5千「別因疫情關到瘋」 醫列正常生活3指引

    國內疫情嚴峻,今(24)日本土新增5092例確診,突破5千大關,讓許多民眾相當緊張,甚至開始討論囤貨在家的議題。對此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認為「不用把自己關著發瘋」,但減少頻繁去複雜場所會更好,並列出3項現階段必知的防疫指引,呼籲不要囤物資。
    2022/04/24 18:22
  • 北市醫護、防疫人員以篩代隔上路 每日篩或隔日篩明天定案

    中央日前拍板,醫護部分及關鍵基礎設施人員將先開放以篩代隔。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4)日上午表示最快今天就會開始,最慢是明天。北市府表示,稍早柯文哲已拍板,自即日起,北市醫護人員及防疫必要人員,將採取「以篩檢代替隔離」,確保第一線醫護與防疫量能。
    2022/04/24 17:00
  • 疫情邁高峰學生上課難題怎解 醫:參考國外留校檢測

    隨著疫情升溫,不少學校傳出學生確診,台北市政府日前開出全國第一槍,宣布明(25)起啟動線上遠距教學,國高中生一週不用到校上課。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表示,隨著台灣持續點狀擴散,邁向高峰,校園的傳播影響學生上課,會是很嚴峻的課題,也舉例美國校園篩檢隔離(Test to Stay留校檢測)的調整策略,相較於沒有實施留校檢測的學校,染疫人數雖然略微增加,但是平均預估每個學生隔離時間不到一天,這樣一來面對面學習天數損失更是縮小很多。
    2022/04/24 10:04
  • 演藝圈確診連環爆 陳美鳳快篩「捅太深」見血:老天鵝

    演藝圈疫情連環爆,不少藝人中鏢,徐乃麟夫婦、王少偉、徐凱希、李妍瑾、李燕、余秉諺、楊明威等人確診,多檔節目跟戲劇暫時喊卡,演唱會宣布延期。為了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65歲資深女星陳美鳳在上工前決定先自行篩檢,確定是陰性再進棚拍攝,即使過程不舒服也忍痛完成,曬出快篩結果讓大家安心。
    2022/04/24 07:38
  • 確診者登錄「社交距離App」失敗 等3天查無原因

    確診者多,零星狀況也多!有民眾上班到一半接獲自己篩檢結果「陽性確診」,主動打給防疫車隊要回家,結果對方說因為她還沒被匡列所以不能搭,還要她去路邊攔一般計程車,或有民眾確診後要趕快上「社交距離app通報讓大家知道」,結果失敗3天查不到原因。
    2022/04/23 21:41
  • 刑事局3確診! 健保署長和染疫警官「共搭電梯」高風險

    本土疫情持續擴大,燒進刑事局!一名外勤隊員,22日中午身體不舒服、快篩陽性、PCR採檢確診,擴大篩檢56名高接觸的同事,其中2人也染疫,但讓人擔心的是,當天上午才剛舉辦破案記者會,染疫員警、正副局長都在現場,另外健保署長李伯璋也出席,甚至和確診警官一起搭乘電梯!
    2022/04/23 20:52
  • 以篩檢降低居隔強度 侯友宜:請讓新北先試行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3)日上午緊急召集6個高風險縣市首長舉行防疫視訊會議,會中達成要簡化疫調的初步共識,並研擬以篩檢降低居隔強度。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會中拋出,建議北北基桃先試辦居家快篩搭配自主健康管理,「若各縣市狀況不一樣的話,是不是能夠准許新北市來先試行」。
    2022/04/23 18:15
  • 趕辦居隔書遭回「有那麼急嗎」 台南衛生局表致歉稱誤解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台南市卻發生衛生所人員對趕辦居家隔離通知書的家長說「有那麼急嗎」;衛生局今天上午致歉表示,言語上可能有誤解。
    2022/04/23 14:42
  • 以篩代隔?不會像上海封城 蘇揆:快篩劑進來為開放準備

    為讓社會維持正常運作,傳出要推動「篩檢代替隔離」,專家也表示,「以篩代隔」必須做,但快篩試劑有不足疑慮。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3日)表示,這次的病毒,絕大部分都是輕症、無症狀,我們不會像上海封城,但也不會要立刻脫掉口罩。蘇說明,接著有大量的快篩劑、藥品、疫苗都會進來,為下一階段的開放做準備。
    2022/04/23 10:50
  • 徐凱希確診!2天前錄「女人我最大」 緊急篩檢停棚

    疫情延燒不斷,現在連演藝圈都傳出確診,女人我最大的助理主持人「徐凱希」確診,節目立刻停棚,主持人藍心湄說,沒有收到匡列通知,但要在家自主管理十天,所有棚內工作人員也啟動擴大篩檢。另外,先前傳出女主角確診的同劇組演員「余秉諺」,也出現發燒症狀,快篩陽性。藝人徐若瑄則是宣布,五月份小巨蛋演唱取消。
    2022/04/22 22:56
  • 北農確診暴增「已40人染疫」 打3劑才能進批發市場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統計包含員工等有40人確診,已要求進批發市場須接種第3劑COVID-19疫苗,若因身體等因素未施打疫苗,須提出核酸檢測(PCR)陰性證明,並以人工辨識、註記。
    2022/04/22 21:53
  • 上海清零9大行動 狂篩檢.封控區天天核酸

    上海單日新增感染數持續下降,21號降至1萬7629例,另有11例死亡,官方要趁勝追擊,宣布展開社會面清零9大行動,除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外,其中要求頻繁檢測,像是居住封控區每天都得一輪核酸檢測,即便是居住在防疫最寬鬆的防範區,也要4天做快篩、1天做核酸檢測;而負責物資保供最重要的外送員,不僅要集中住宿,每天還要做1次核酸加2次快篩,確認陰性無感染才能上工。
    2022/04/22 19:52
  • 侯批3階隔離緩不濟急 陳時中:喊話沒幫助

    指揮中心研擬「篩檢替代隔離」,並採取三階段開放,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稱中央做法緩不濟急,按照中央步調,「新北醫療量能恐怕早已拖垮。」已多次建議中央居隔要快速轉型,陳時中回應,過多的喊話會讓政策混亂,篩檢代替隔離政策早在兩周前就宣示過了。
    2022/04/22 18:35
  • 一圖秒懂!台北市曝最新防疫4戰略 居家照護7症狀快就醫

    本土疫情持續擴大,國內今(22)日新增3766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台北市新增739例,為全台第二高,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北市最新防疫戰略分為四大原則,將以防疫專責旅館當作居家照護、醫院之間的緩衝,若確診者住院後症狀減輕,將下轉到防疫專責旅館,保存醫院戰力。
    2022/04/22 18:23
  • 銘傳生怨「和確診者同堂課」 師仍要求到校應試

    銘傳大學台北校區有同學在Dcard上爆料,校內有人確診,有收到「自我健康監測」的訊息,但都還來不及自我篩檢,選修課的老師就要求一定要到校考期中考,否則就是0分,更有同學指出,校方都沒有防疫作為,對此,銘傳大學表示,都有遵照教育部的防疫指引,跟確診者的相關接觸者,也都有暫停實體課1到3天,等待疫調通知。
    2022/04/22 18:17
  • 地方首長首例 林世賢確診彰化市公所封館

    彰化市長林世賢,今天起床後覺得喉嚨癢咳嗽,自行就醫篩檢確診了,也成為地方首長確診首例。彰化市公所也因此,緊急封館採檢清消。緊接著疫調大工程,因為市長行程多,三天前他還和彰化縣長王惠美,同時出席中友要在彰化蓋百貨公司的簽約儀式。現場快篩陰性,目前自主健康管理。
    2022/04/22 18:12
  • 中央提三階段「以篩代隔」 侯友宜:緩不濟急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今日本土確診案例再創新高3766例,其中新北市更飆升至1325例,記者會時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坦言還不到巔峰時間,話鋒一轉,針對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三階「以篩檢代替隔離」策略,侯友宜更直言是緩不濟急,呼籲中央要趕緊轉型。
    2022/04/22 16:24
  • 基隆首創「居家照護自我申請快速通道」 填表審核減少2工作天

    基隆市今(22)日新增275名確診個案,其中35到44歲就有51人,占比最高18%,6歲以下則是有20人。而現在篩檢量大,民眾一旦確診後,想申請居家照護卻得等待衛生局審核,時間又拖的更長,對此基隆市長林右昌今(22)日記者會宣布,將首創「居家醫療照護服務自我申請」的快速通道,確診者只要掃描QR CODE就能申請填表。
    2022/04/22 15:55
  • 都地方先提?柯P拋「以篩代隔」 陳時中:喊話不會有幫助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拋出「以快篩代替隔離」,並認為中央防疫策略沒有主軸的方向,都是由地方先提出,中央再調整。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回應,喊話不會對疫情有幫助,台北市跟指揮中心很近,電話也可以聯繫,早在之前就有宣示過「篩檢代替隔離」的政策。
    2022/04/22 14:44
  • 「篩檢代替隔離」資格放寬!這些職業先適用 返回崗位2天篩1次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研擬擴大篩檢取代隔離政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表示,除了醫療人員外,只要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為是要維持社會機能正常運作的機關和事業單位,需事先訂定持續營運和人力備援計劃,且設有防疫長制度,這樣就可和醫療人員一樣,依規定提前返回工作崗位。 ​​​​​
    2022/04/22 14:3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