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蘇晏霈戀愛孫鵬秀蘭瑪雅蘇晏霈貓奴長髮哥分手李妍瑾唐治平 端午節網購
  • 搜尋:

    犯罪行為 結果共156筆

  • 亞裔企業家成立基金會 推動反歧視工作

    今年美國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行為,比去年同期上升1.6倍,美國多名亞裔企業家,因此共同成立「美國亞裔基金會」,推動反仇視亞裔。
    2021/05/05 15:04
  • 女大生投訴洗澡被偷窺 房東嗆要有同理心:又不會少塊肉

    面對犯罪行為是否須有同理心?一名女學生在學校附近租雅房,沒想到在浴室洗澡時遭到同樓層的男同學偷窺,事後立刻告知房東,對方卻要求她要有同理心,不要咄咄逼人「看一下又不會少一塊肉」,女學生隨即要求房東請對方搬走,房東卻因此勃然大怒,認為女學生無理取鬧「毀了人家求學之路」。
    2021/03/04 15:30
  • 大陸、南非查獲大量假疫苗 恐僅為冰山一角

    中國和南非警方查獲數千劑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今天警告,這僅是疫苗相關犯罪行為的「冰山一角」。
    2021/03/04 11:09
  • 咖啡包毒染校園/給孩子多點機會 少年法庭的為與不為

    根據衛福部調查,全台有近萬名未成年吸毒者,平均染毒年齡不到15歲,多數因為好奇、無聊或趕流行而接觸毒品。針對少年染毒的法律責任,桃園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王以凡表示,台灣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後刪除了「少年虞犯」,以「曝險少年」取而代之,逃學、逃家不再是犯罪行為,初衷就是為了保護青少年,根據犯罪學的標籤理論,兒童或少年愈早進入刑事司法程序,未來停留在司法體系的時間會愈長,現行制度以輔導代替司法處遇,行政資源優先挹注修補破碎家庭,如果孩子願意改變,就不用走上司法這條路。
    2021/02/08 19:34
  • 快訊/美CDC下令 全美大眾運輸系統強制戴口罩

    美國CDC下令,全美大眾運輸系統,都必須戴上口罩;不論在火車、公車、計程車或共乘車輛,飛機、地鐵、渡輪船隻上等,甚至連在車站或機場這樣的等候區域,民眾都必須戴符合規定的口罩,只用圍巾和面罩遮住口鼻,就不符合規定,新的命令從美東時間2月1號晚間11點59分開始生效。拜登一上台就簽署行政命令,現在CDC頒布了多達11頁的執行法條,民眾如果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拒戴口罩,就等於違反聯邦法律,是犯罪行為。
    2021/01/31 07:56
  • 川普猛打對手醜聞 普欽:沒見拜登兒有犯罪之舉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的白熱化階段,現任總統川普緊咬對手拜登家族醜聞猛攻,俄羅斯總統普欽今天說,他沒發現拜登之子韓特過去與烏克蘭或俄羅斯的商業往來存在任何犯罪行為。
    2020/10/26 18:01
  • 軍情局退役將官涉共諜案 嚴德發:犯行若確定令人不齒

    軍情局少將岳志忠、上校張超然、上校周天慈退役後捲入共諜案。國防部長嚴德發今天表示,此案為軍情局自查,發覺異常後交由國安單位偵辦,「如果犯罪行為確定,這是不齒的行為」,但現役無人涉案。
    2020/10/22 10:27
  • 非裔女慢跑遇襲 白人女砸玻璃瓶還嗆滾回非洲

    美國種族歧視的攻擊依舊層出不窮,紐約市一名非裔女子在馬路慢跑時,被一名白人女子丟玻璃瓶,還朝她辱罵種族歧視的字眼,這荒唐的犯罪行為剛好都被路過的行人拍了下來。
    2020/09/23 11:31
  • 美國大選開跑!「郵寄選票」暴增 創歷年新高

    美國總統大選開跑,北卡州民眾率先展開郵寄投票,今年大選的郵寄選票量暴增,創下歷年新高,預估開票可能需要好幾天。現在有專家擔心,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因此質疑選舉結果,只是他前幾天號召支持者「投兩次票」,現在也被對手拜登陣營批評,這是犯罪行為。
    2020/09/05 22:27
  • 要求政風查彰縣 陳時中:非當犯罪而是釐清事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政風單位調查彰化縣為何採檢無症狀者,引發議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澄清,要求政風調查並非視為犯罪行為或處罰,而是透過公正單位釐清事實。
    2020/08/19 16:14
  • 「吳宗憲」曖昧私訊粉絲 手機號碼遭公開!本尊不忍了

    近來網路詐騙層出不窮,許多藝人也因此受害!「綜藝天王」吳宗憲今(30)日就在臉書透露,有不肖人士冒用他的照片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還公開他的電話與粉絲聯繫,讓他不堪其擾,決定硬起來報警,不再姑息養奸,「這基本上已經是犯罪行為,希望警方可以把他們捉出來!」
    2020/06/30 19:27
  • 暗喻恐怖情人犯罪 創作歌手MV遭檢舉下架

    創作歌手邵羽最近推出新歌《把你》,卻被網友發現歌詞很驚悚,甚至暗喻恐怖情人的犯罪行為,MV立刻被檢舉,目前已經有部分平台下架,邵羽也回應,表示對於未注意MV分級、忽略心智未成熟聽眾,致上十二萬分歉意。
    2020/06/19 14:15
  • 龐楊會一結束 北京公布「港版國安法」排入審議

    官方新華社報導,今天開始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將審議「港版國安法」草案,其中對防範、制止和懲治發生在香港的分裂國家等4類犯罪行為和相應刑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
    2020/06/18 15:22
  • 高鐵弄丟3百萬!陳明文財產曝光 「存款1年增3千萬」

    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去年9月搭乘高鐵時,誤遺失一只裝有300萬的行李箱,事件曝光後引發討論,嘉義地檢署偵查無犯罪行為不起訴。監察院指出,陳明文名下有土地54筆、建物15棟,雖債務相較一年前多出約1420萬元,但存款卻在一年內激增2881萬元,達4383萬元。
    2020/05/13 16:40
  • 陳明文高鐵300萬案 檢:查無不法不起訴

    民進黨嘉義縣立委陳明文,去年九月初,把一只裝有三百萬的行李箱丟在高鐵車廂,事件曝光後引發討論,雖然他一度出面說明,是為了給兒子到菲律賓開珍奶店,不過這些錢怎麼來的,還有真正用途為何都引發質疑,如今嘉義地檢署偵查終結,做出不起訴處分,理由是金錢從提領過程,到搬運過程,都沒有發現可疑的犯罪行為。
    2020/04/01 15:29
  • 習近平公開表態:香港局勢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底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針對香港問題公開表態。他說,香港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中國「堅定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
    2019/11/14 23:14
  • 快訊/港方間接拒台請求 「陳嫌獲釋無法逮捕」

    針對我方發函港府,要求派員將陳同佳押回台灣偵辦,香港律政司晚間(10/22)8點多重申,只有犯罪行為發生在香港,香港才有司法管轄權,目前港府沒有足夠證據,對陳同佳提出刑事告訴,港府在陳同佳獲釋後,依法無法任意逮捕拘留,等於是間接婉轉拒絕台灣提出押解嫌犯的請求。
    2019/10/22 20:49
  • 離譜!追查南方澳斷橋 黃國昌:得標到審查都自家人

    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昨(1日)發生崩塌意外,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踢爆,負責橋梁檢測標案的「健行科大陳明正團隊」根本是自己得標、自己監審、自己審查;黃進一步追查,發現不是個案,痛批「這不僅是人禍,更是罔顧公安、無良撈錢的犯罪行為!」
    2019/10/02 22:09
  • 快訊/華山性侵分屍案 被告一審判處死刑

    司法消息,發生在去年五月,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一起分屍案,殺人案被告陳柏謙,被指控性侵高姓女子,還將被害人分屍成13塊,由於犯罪行為慘絕人寰,台北地檢署起訴時,建請法院求處死刑,台北地院,一審宣判處死刑。
    2019/08/05 14:59
  • 蘇丹血腥鎮壓!軍政府實彈掃射.釀35死

    非洲面積第三大國蘇丹,今年4月才結束獨裁者巴希爾超過30年的統治,被人民和軍方聯手推翻下台,但軍方接手掌權之後,卻露出了貪婪的狐狸尾巴,趁蘇丹政府內部混亂無章時,讓軍方領袖能順理成章的擔任領導人;更在3日這天,對街頭和平靜坐抗議的群眾,展開血腥暴力鎮壓!民眾拍下軍方對群眾開火掃射的恐怖畫面,甚至在街頭直接對百姓施暴;軍方以民眾抗爭,涉嫌犯罪行為做藉口,推翻過去與民主派的所有協定,9個月內舉辦大選,等於篤定要掌握國家的統治大權!
    2019/06/04 20:01
  • 快訊/立院通過刑法修正 殺人犯追訴權變終身

    立院三讀通過刑法修正, 殺人犯追訴權從30年變終身,也就是說如果發生「死亡結果」者,追訴權時效將不受30年的限制,可無限期予以追訴。符合本項規定的犯罪行為,包括殺人罪、重傷致死罪及傷害致死罪等。
    2019/05/10 19:52
  • 【觀點】國軍「軍法」確實存在 卻像紙糊的

    「軍法」顧名思義就是維護軍紀的法律。不只有規範具體犯罪行為的「陸海空軍刑法」,還應該包括規範執行程序的「軍事審判法」,甚至涵蓋懲罰違失行為的「陸海空軍懲罰法」,三者合一,オ是完整的「軍法」。
    2019/04/22 10:00
  • 同志將亂石砸死!汶萊新刑法 國際譁然

    婆羅洲小國汶萊,因為人權問題引發國際矚目,4月3日即將實施新的嚴刑峻法,規定同志或通姦罪犯將會處以「亂石砸死」的極刑,竊盜罪將面臨手腳被斬斷的酷刑,而且行刑過程將開放穆斯林群眾觀看,消息引發國際人權組織反彈,認為汶萊迫害同志人權,應該要立刻停止推動這項新刑法。其實伊斯蘭律法中的「以眼還眼」,不是真的要人們用暴力抑制犯罪行為,像是IS等極端組織,才會用偏激的方式來實踐,汶萊儘管經濟成績傲人,靠著原油和天然氣輸出,人均GDP在全球名列前茅,如今大開人權倒車,惹來罵名。
    2019/03/29 20:05
  • 金門防幽靈選票辦反賄抽獎 籲勿以身試法

    為防範虛設戶籍人口危害選舉的公平與公正,金門地檢署在選前最後一週舉行反賄選抽獎活動,最大獎為ipad2;金門地檢署提醒民眾,為選舉虛設戶籍是犯罪行為,切勿以身試法。
    2018/11/15 17:19
  • 先過戶再劫車 無賴甥舅北台灣狂騙二手車

    劫車新手法!一對由甥舅組成的無賴2人組,連續以試車後交款名義,騙車主先到監理站辦理過戶,再將車強行開走。這組劫車歹徒自2016年9月起至今,已在全台各地劫走超過20台各式車輛,台北市、新北市板橋區、林口區、台中市、新竹市、基隆、宜蘭等地都有人受害,受害車主已組成「被害人聯盟」互通訊息並提告,引起警方重視,並對這種鑽法律漏洞的犯罪行為展開追查。
    2018/10/29 09: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