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水電 結果共1,528筆

  • 買預售屋「3悲劇案例」讓他卻步!內行人傳授怎麼挑

    買房是人生中的重大決定之一,但房價一年比一年高,就有小資族考慮購買預售屋,低自備款且頭期款可以分階段付款,較不會有壓力,而且房屋全新,也可以在興建時提出設計、建材、水電管線等配置修改意見,但也有人遇過不少預售屋的各種「災情」,對此內行網友也傳授挑屋秘訣。
    2022/02/18 04:55
  • 停電3天收到86兆天價賠償金 男笑歪:確定付得起?

    現代生活太便利,水電都是生活必需品,一但停水停電肯定相當崩潰。英國在去年11月遭遇低壓風暴亞文(Storm Arwen)襲擊,當時造成有13萬戶因此停電災情,最近當地電力公司「Northern Powergrid」陸續寄出賠償支票給受災戶,結果有民眾收到超過2.3兆英鎊(約86.8兆元新台幣)的賠償金,另有2位民眾收到1.5兆英鎊(約56.6兆元新台幣),事後甚至發文笑稱,「我現在根本比馬斯克(Elon Musk)還有錢」。
    2022/02/15 19:04
  • 香港確診又破千專家呼籲「封城」 網民:幫我付租金水電跟飯錢

    香港疫情越來越嚴峻,今天新增確診數達1325例,再創新高,有新港學者擔憂,疫情呈「幾何式增長」,到下個月很可能就會每天確診數破萬,建議港府應該要仿效大陸內地的作法,實施封城。
    2022/02/11 19:29
  • 抓嫌先當水電工!躲天井 警拆冷氣逮人

    為了抓嫌犯,還得先當水電工!桃園大溪員警,日前偵辦一起槍擊案件,嫌犯為了車上的現金不翼而飛,認為就是黃姓友人拿走,相約談判,只是過程中竟然朝對方腿部開槍,被害人就醫才被發現,經過連日追查,知道他窩藏在一處民宅,結果他一聽到警察上門了,竟躲進天井。
    2022/02/08 19:29
  • 僅次於三峽工程「白鶴灘」 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

    繼三峽大壩之後,大陸又完成一座全球單機容量百萬千瓦的巨型水力發電站。這個被稱為現今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白鶴灘」水電站,第一批機組已經進入發電行列,預計在2022年7月,完成所有機組發電,也是大陸「西電東送」的國家級工程。
    2022/02/04 22:31
  • 媽媽對不起!搬出婆家超後悔 媳收到婆婆過年大紅包痛哭

    女性走入婚姻嫁做人婦,如何維持「婆媳關係」是一道重要課題,不少夫妻擔心和婆婆同住會起摩擦,因而選擇搬出去住。但最近有一名人妻分享,原本她住在婆家,時常動不動就擺臉色給婆婆看,後來如願搬出去,現在搬出來住已經2年了,卻感到「非常後悔」。
    2022/02/02 05:08
  • 旅館轉社宅 有業者盼度小月、有人憂員工資遣

    內政部推旅館轉社宅政策,有業者擔心房內設備遭破壞、員工資遣、電費收取等問題裹足不前;不過,也有業者考量不知疫情何時結束,看不到虧損盡頭,轉型社宅可度小月。
    2022/01/30 10:14
  • 奇葩藝術!水電工裝水晶燈赫見「這傑作」 網笑:長腫瘤

    許多人會請設計師幫忙採購家具,之後再由水電工幫忙安裝。一名水電工日前幫客人裝設水晶燈,孰料對方請的設計師搞了個天大的烏龍,不小心將水晶燈上的燈買成「省電型燈泡」,對此,他也只好硬著頭皮把它們裝上,最後看到成品後整個慘不忍睹,越看越奇怪,設計師見狀也一發不語,隨後尷尬表示「應該是買錯了」。
    2022/01/28 18:08
  • 幹嘛一定要買房? 他大推「這樣住」優點超多

    前(2020)年起飯店業者受到疫情衝擊,紛紛針對有出差需求的消費者推出「包月優惠方案」,有些飯店的價格甚至比在台北市租屋便宜。有人在臉書社團「靠北住宿2.0」發文,大推住飯店的好處,引發上百名網友熱議。
    2022/01/20 14:00
  • 水電工浴廁裝針孔偷拍小姨子洗澡 竟連女兒也不放過

    台北市一名洪姓水電工,在家中浴室裝設針孔攝影機,趁機偷拍家人好幾個月。直到某日妻子在上廁所,抬頭意外發現有攝影器材,憤而報警處理。警方調查後檢視畫面,發現有7張記憶卡,不僅小姨子被偷拍,就連洪男的女兒和岳父也都入鏡,檢方依法起訴,日前士林地院依竊錄他人非公開活動及身體隱私部位罪,判處有期徒刑5月,易科罰金15萬,全案可上訴。
    2022/01/05 19:16
  • 陳柏惟回立院還薪!痛批顏家 國民黨反控:佔用辦公室一起付

    基進黨前立委陳柏惟30日回到立法院,要繳回溢領的3天薪水,還痛批國民黨破壞議場,批評顏家非法占有國土。國民黨團反控,陳柏惟罷免滿一個月後,還被直擊辦公室助理在裡頭開生日趴,那佔用的水電費,要不要一起付?
    2021/12/30 18:45
  • 台積電有望在台中擴廠2奈米廠 盧秀燕:案子進行中

    對於台積電2奈米廠可能選在台中擴廠,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表示,會請台積電提出水電計畫,地方與中央都非常重視,目前案子正進行當中。
    2021/12/27 12:19
  • 移動豪宅7坪免50萬!嘸土地「水電配置」難度高

    這年頭要買房真的不容易,尤其現在建材都在漲,也讓不少建商取消「預售」,改採「先建後售」方式,等成本確定、利潤抓好再賣,甚至斷言這種情況,會持續到2023年,但最近就有民眾發現,網上有人貼出「移動豪宅」,約7坪卻賣不到50萬,至今已賣出40棟。
    2021/12/26 19:54
  • 一家四口「伙食包水電」月花1萬? 主播驚呆:不可思議

    近來台灣物價狂飆,不僅連鎖餐飲業者調漲,就連小吃店家也撐不下去,民眾荷包縮減有感,不過前主播劉芯彤發文指出,聽聞網友說自家一個月的買菜錢僅1萬元,甚至還包水電,讓她不可置信直呼「是港幣還人民幣?」,引發網友熱議。
    2021/12/17 07:57
  • 疫情爆炸.停止解封!韓物價飆.一份炸雞近台幣5百

    南韓疫情不斷擴大,昨天(14日)單日新增確診數逼近8千例、重症通報逼近1千例,又刷新最高紀錄!南韓上個月宣布分階段解封,如今各項防疫指標亮紅燈,也意味著「和疫情共存」計畫失敗,南韓當局終於痛下決定,全韓將重回最嚴格防疫。時隔一個月,政策大轉彎,疫情升溫也影響南韓物價波動;民生物資喊漲,現在一顆大白菜要價4516韓元,約台幣105元,一份炸雞飆破2萬韓元,折合台幣將近500元。11月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就比去年同期上升3.7%,創下近10年來最大漲幅,南韓政府現在研擬明年上半年,要「凍漲」水電瓦斯費等公共費用,以穩定民生物價、對抗通膨。
    2021/12/15 20:01
  • 安裝冷氣「詭異工法」屋主炸鍋!內行人曝關鍵:師傅沒錯

    冷氣不僅裝的位置很重要,架設的手法也能看出水電工是否夠專業。不過近日一名男性屋主抱怨,剛買新冷氣請師傅幫忙安裝,孰料返回住處時竟見到誇張景象,讓他難以接受,甚至氣到差點心臟病發。雖然眾人一看也震驚傻眼,但也有內行人幫緩頰,表示一分錢一分貨,希望大家能多體諒技術師。
    2021/12/12 05:08
  • 「台中e指通」行動支付 可繳水電瓦斯燃料費

    台中市府推出APP「台中e指通」,手機操作就能繳納生活帳單,像是水費、電費和瓦斯費等,綁定市民卡,還可以在特約商店享有優惠。
    2021/12/07 13:46
  • 被坑了?水電師傅不會修還拿錢 內行曝原因:應該的

    購買家電前,店家通常會先說明保固期到什麼時候,要是壞掉也可以打電話給原廠或是請水電師傅到家維修。一名網友表示自家的烘衣機壞掉,打電話請師傅來修理,沒想到師傅只丟了一句「我不會修」,之後拿了三百元就拍拍屁股走人,整個過程讓原PO超傻眼,便將整個過程放上網問「這樣是合理的嗎?」
    2021/11/26 22:33
  • 不看電視、不開冷氣電費破萬! 租屋族揭「吃電元兇」

    在外租房大大小小的開銷都要斤斤計較,一個月的薪水要分繳房租、水電費、通信費、娛樂費等等,讓許多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大喊吃不消。近日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剛搬到台中租屋,平常用電也都蠻節省的,但收到電費單卻讓他大吃一驚,待繳金額居然破萬,讓原PO崩潰哭:「都快沒錢吃飯了!」
    2021/11/26 17:11
  • 打破職業刻板印象 女水電工、卡車女司機鼓勵追夢

    全球各地的營造業和卡車運輸產業,都以男性為主流,要找到娘子軍不太容易,美國有兩位女性先驅─一個卡車女運將,一個女水電工,分別成立了女性互助專業團體,展開推廣教育,帶領姐妹們打破職業的刻版印象,要讓大家知道性別不是阻礙女性從事不同產業的絆腳石。
    2021/11/22 15:41
  • 水電網紅徵學徒「月薪25K起」網激戰 知情吐真相讚翻

    在YouTube頻道坐擁47萬粉絲的YouTuber「宅水電」,常分享水電知識,擁有超高人氣。日前刊登學徒徵才資訊,開價月薪2.5萬至3.5萬元,主要工作內容為處理居家修繕及少量中小型工程,消息曝光後,引發鄉民熱議。
    2021/11/21 20:22
  • 水電氣凍漲! 政院:物價平抑措施將滾動檢討

    因應物價上漲,政府陸續推出水電氣凍漲,持續啟動油價緩漲機制,以及與大賣場合作推出平價專區等平抑物價措施。行政院今天表示,政院物價小組將持續緊盯物價,相關物價平抑措施會視物價滾動檢討。
    2021/11/18 15:02
  • 聞「積」起舞!廣設科學園區拚經濟 耗水電、空汙代價大

    日前台積電確定進駐高雄,未來帶動的經濟效益,讓地方政府為之振奮。為了吸引像台積電這樣的高科技產業進駐,全台各縣市都希望能成立科學園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過當地民眾擔心的是,除了周邊房價應聲大漲外,科技製程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廢氣和廢水,政府是否能有效管理?另外台灣也面臨缺水、缺電等問題,當全台科學園區愈來愈多,環境還能負荷得了嗎?
    2021/11/16 22:52
  • 沒冷氣電費噴6千!苦主嘆:快比房租貴 內行揭省電絕招

    在外租屋除了要付租金,水電費也是一筆支出,一名女子近日發現,明明家裡沒開冷氣,電費卻要6千多,她忍不住直呼「都快比房租貴了」,後來詢問一些做水電的專家,才抓出罪魁禍首,就是「熱水器」,且就算洗澡前才開,還是一樣耗電,對此,有神人表示,可以加裝定時器來節省費用。
    2021/11/16 18:11
  • 台大宣示減碳目標 2048年達到100%碳中和

    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今天表示,台大已宣示減碳目標,預計2048年達到100%碳中和。他也強調,不會全靠實驗林,而會從水電、交通、建築、教育研究等全方面規劃。
    2021/11/12 16:2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