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鵬江P狄鶯超音波離婚颱風民眾黨江坤俊醫師減肥路邊停車格內視鏡
  • 搜尋:

    正視 結果共862筆

  • 確診當天死亡+確診隔天死亡達33% 台灣哪個環節出問題?

    今年本土疫情大爆發,根據中央公布的數據,從4月1日到5月21日,有490例的死亡個案,在這當中有很高的比例是確診後快速死亡,讓人相當不捨,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認為,在正常照顧情況下,通常死亡會發生在確診後的第二周到第三周中間,但台灣確診和死亡時間很靠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2022/05/31 22:57
  • 網傳進香為騙取信徒香油錢? 拱天宮不忍了決定開告!

    苗栗通霄白沙屯媽祖一年一度的進香活動在5月27日圓滿結束,今(29)日拱天宮在臉書發出聲明表示,發現今年有不肖人士利用網路平台發布不實言論與影片混淆視聽,已嚴重侵犯拱天宮聲譽與權利廟方,已經到警察局備案調查,予以警戒以正視聽。
    2022/05/29 10:21
  • 專訪/華視8連錯冒陰謀論 鄭自隆尷尬笑「你覺得我能說什麼」

    華視從今(2022)年4月20日起,連續出包7次,董事長鄭自隆不斷發信給內部員工,從軟性勸說到嚴厲指責,就是希望員工能正視字幕出包的問題,並找回專業;不料,今(21)日又被PTT網友發現,18日的晚間政治新聞竟出現「張善政出戰、鄭運鵬:認桃園『藍 & g t ; 綠』必敗」的標題,一串火星文令人傻眼,這已經是華視第八次出包,網友當晚就發現字幕有錯,沒想到華視依舊將影片上傳至YouTube頻道。
    2022/05/21 17:29
  • 防中威脅擴大 美日加強同盟穩定台海 翁履中:美「重返亞洲」強化盟友關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國總統拜登,將在下週於東京進行會晤,日媒消息指出,岸田文雄和拜登會在聯合聲明中,確認日美同盟加強合作,以實現台海穩定,同時,岸田文雄也會宣布,日本將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亞洲國家對於美國要『重返亞洲』,並在亞洲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投入更多資源和幫助,抱持高度期待,但過去10年美國在亞洲能夠投入的資源非常有限,讓許多國家感到失望,因此,美國藉著現在烏俄戰爭,和中美競爭緊張關係升溫,正在正視亞洲地區所有盟友的利益,努力拉近跟亞洲地區盟友的關係。」
    2022/05/18 15:46
  • 美教會槍擊案 台基督長老教會:認同衝突的海外延伸

    美國南加州長老教會日前發生台僑遭槍擊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授協會今(18)日召開記者會,除譴責暴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呼籲政府正視在台灣某些統派團體所散播的仇恨言論,而這次事件可說是認同衝突的海外延伸,所謂中國認同與台灣認同的問題與衝突,從來沒有在台灣社會消失過,唯有重新制訂一部符合台灣現況的新憲法,才能讓人民免於認同的混淆。
    2022/05/18 10:58
  • 加州教會槍擊案兇嫌被起底疑是統促會成員 綠委:正視統戰背景組織

    南加州橘郡15日發生一起涉及台裔教會的槍擊血案,加州橘郡警方今天表示,嫌犯是住在拉斯維加斯、68歲的周文偉(David Wenwei Chou,暫譯),警方初步調查顯示,嫌犯疑「出於政治動機」進行仇恨槍殺。對此,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今(17日)在臉書表示,南加州教堂槍擊案目前看來,是意識形態成為種族屠殺的理由,境外敵對勢力不只是軍事威脅,還包含政治行動與仇恨思想教育。「為死者致哀,為傷者祈禱。我認為國內必須正視具中國統戰背景的仇恨言論和組織。
    2022/05/17 10:12
  • 「陳時中醒醒!」 醫護包圍CDC要求降醫護比

    國內疫情加劇,確診重症數也增加,醫護人力面臨重大考驗,第一線醫護人員、機組員,集結指揮中心抗議,表達強烈不滿,提出嚴守專責病房護病比、落實醫院人力備援計畫,終結血汗,呼籲中央要「正視基層困境」,甚至集體調鬧鐘,表示要「喚醒陳時中」。
    2022/05/10 17:34
  • 醫護累了盼確診解脫、控訴1打20 陳時中:撐過去

    國內疫情嚴峻,第一線醫護壓力爆表,更有急診護理師被逼到想乾脆直接確診才能休息,今(10)日眾多醫療工會將集結於指揮中心前抗議,要求指揮中心正視基層困境,包含落實審查醫院「人力備援計劃」、嚴守專責病房確診照顧護病比等;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醫護平常就很忙,現在又多這麼多病人,當然辛苦,「我想大家撐了2年多了,最後一戰把它撐過去,讓社會可以更安全。」
    2022/05/10 15:56
  • 1人顧20名病患!醫護崩潰抗議 「叫陳時中出來面對」

    國內疫情加劇,確診重症皆增,醫護人力面臨重大考驗,今(10)日眾多醫療工會將集結於指揮中心前,要求正視醫護困境,怒轟指揮中心罔顧基層困境,在這時下令「專責病房護病比」從原先的1:5膨脹數倍,1名護理師必須照顧10-20個確診者,衛生所人員也是每月加班時數高達100小時,平均每天上班16-18個小時,現場高喊「叫陳時中出來面對」,更提出5大訴求。
    2022/05/10 13:26
  • 快篩試劑難買惹民怨 傳蔡英文震怒:不要只有實名制

    實名制快篩上路後,不少民眾搶排,但也有民眾抱怨買不到,引發民怨。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昨(4)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嚴肅要求行政部門正視此事,並表示目前國內快篩試劑數量既然是夠的,那應該可以規劃另闢機制,讓民眾能更便利取得,不要只有實名制。
    2022/05/05 10:51
  • 蔡英文為快篩民怨動怒致電阿中? 陳時中:總統有表達關心

    快篩試劑現在一劑難求,民眾可以說是天天搶排,總統蔡英文昨(4)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嚴肅要求行政部門正視這個問題,應該讓民眾更便利、自由的購買,媒體今(5)日詢問陳時中,蔡英文是否有致電表達不滿?陳時中僅回應,總統在快篩有表達關心。
    2022/05/05 09:52
  • 機師工會指防疫標準未放寬 擬至指揮中心靜坐抗議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今天表示,相較國內防疫漸鬆綁,機師仍是受最嚴格限制一群人;籲請疫情指揮中心正視並立即研議改善,否則不排除近日將號召會員及其家屬前往靜坐抗議。
    2022/04/26 17:33
  • 爸媽確診 外送員見小孩下樓付錢取餐嚇壞

    外送員送餐是不是也有染疫風險?現在疫情升溫,確診跟居隔人數增加,很多人就會利用外送平台訂餐或生活用品,就有新竹外送員送餐,結果只有小孩下樓付錢取餐,好奇詢問才知道,對方父母確診無法外出,就讓外送員很擔心因為根本不知道接觸到的是誰,而外送工會方面也呼籲政府正視外送員權益,希望恢復三級警戒時的防疫做法,包括設置外送區以及線上刷卡付費,避免接觸。
    2022/04/21 18:58
  • 莫斯科號沉沒!日媒:衝擊遼寧號等大型戰艦攻台戰略

    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在13日爆炸沉沒,外界普遍認為是遭烏軍2枚海王星反艦飛彈擊沉,對此,日媒分析,由於中國現役航空母艦「遼寧號」是用蘇聯時代的航艦加以改良,裝甲水準恐怕和莫斯科號雷同,只要台灣射一發反艦飛彈,遼寧號就可能步上莫斯科號後塵,成為中國不得不重新正視的問題。  
    2022/04/21 13:00
  • 上海封城校園比社區還慘 學生崩潰:宿舍不准洗澡、沒衛生棉可用

    上海疫情嚴重,實施封控管理超過半個月,民眾成日搶菜搶物資,叫苦連天。近日有網友為住宿的大學生發聲,表示校內運送和分發物資的資源缺乏、導致物資緊缺,女學生甚至沒有衛生棉可用,呼籲校方正視這些問題,因為學生目前面臨的處境,甚至比各大社區的民眾還要艱難。  
    2022/04/17 13:09
  • 「黑戶寶寶」也有生存權!懷孕移工避風港:關愛之家

    外籍移工飄洋過海來台工作,背後可能有萬般無奈,而若在台灣生育下一代,又衍生出更多難題;台灣目前有超過5萬8千名移工失聯,當中有許多都是「懷孕移工」;有些遭僱主惡意解約、有些為了賺更多錢逃跑「打黑工」。在「屬人主義」的台灣,失聯移工的下一代往往無法取得國籍,進而成為「黑戶寶寶」。金馬導演楊力州監製的「怪咖系列」紀錄片,聚焦備受爭議的庇護機構「關愛之家」;30年間,創辦人楊婕妤搶救超過 700 名移工之子,為了這些無血緣的孩子,她遊走法律邊緣,勇敢在灰色地帶發出呼救,希望各界都能正視「無國籍寶寶」的生存權。
    2022/04/15 19:51
  • 曾付不出卡費!女星25歲買千萬房 親揭3項招財小撇步

    女星鮪魚(徐瑋吟)從14歲就當模特兒出道工作,薪水都是領現金,也就讓她養成了手中有錢就花光的習慣,看到喜歡的東西也就不手軟買下,想去旅遊也說走就走,某天直到有天,赫然發現沒有儲蓄觀念的她,連繳5000元的卡費都付不出來,正視到自己在理財上的不足,讓鮪魚決定逆轉「錯誤金錢觀」,下定決心要好好存錢買房,更順利在25歲完成買房心願。
    2022/04/13 11:32
  • 呼吸危機!台大新研究「空污傷年輕人心血管」 台北也拉警報

    空污問題不容輕忽,台大醫院團隊找來886位12至少30歲的青少年和成人進行環境汙染對心血管健康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都會區的空氣污染,包含交通污染物和工業污染,不管是氣態污染物、懸浮微粒,或者是懸浮微粒當中的元素成分,對於心血管有明顯的不良效應,長期可能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呼籲政府應正視都會區空氣污染的嚴重性。
    2022/04/09 12:25
  • 波蘭記者再酸「高雄日常」 陳其邁喊取締反挨轟

    一名現居高雄的波蘭記者Tomasz Śniedziewski,日前才在推特上傳一段影片,指控騎士在人行道上飆速,要求市長陳其邁正視行人安全;昨(1)日他又再度發類似文,請大家用照片告訴他「你住在高雄」,酸度破表。對此,陳其邁今(2)日回應,警方將會持續性執法,提醒騎士別把人行道當機車道使用,卻遭到許多網友砲轟,「因為尊貴的白人記者發現交通各種亂象,所以決定大刀闊斧瘋狂開單。難道只有波蘭記者才是人?」
    2022/04/02 20:10
  • 獨/《華燈》編劇澄清傳言「凶手邊拍邊改」 小豪為2成股份真動怒

    Netflix懸疑影集《華燈初上》第三部在3月18日上架,殺死「蘇媽媽」(楊謹華飾演)的凶手也隨即浮上檯面。《華燈》編劇杜政哲花了8個月的時間將精力全部都灌注在劇本上,腦袋燒了無數個夜晚,甚至用「燒到脫了好幾層皮」來形容;日前他與劇中演員章廣辰、胡瑋杰一同上27日將播出的TVBS《看板人物》分享此劇的創作過程,飾演酒店服務生的「小豪」胡瑋杰自招因為阿季沒分給他20%股份,當下真的在鏡頭前生氣;飾演刑警「阿達」的章廣辰則佩服自身角色的率真,勇於正視內心的慾望。
    2022/03/25 15:19
  • 誤會大了!農委會圖表不正確 營養師糾錯:這樣吃才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昨(17)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一則「吃菜也能補充蛋白質」圖文知識教學,但是圖表中卻將全穀雜糧類的藜麥與南瓜一同標示為蔬菜類,營養師一見狀急忙出來導正視聽,並將正確食物分類貼於留言處供民眾參考。
    2022/03/18 23:26
  • 大社、燕巢2千戶停電 高市府要台電1個月內提改善報告

    高雄市大社、燕巢今天中午約2000戶突然停電。市府經發局表示,台電近來多次無預警停電嚴重影響高雄用電,呼籲台電正視問題,並於1個月內到市府報告改善措施與期程。
    2022/03/15 17:31
  • 年輕帥哥「5年狂換女友」陷憂鬱 醫驚:台人低估這問題

    許多人渴望擁有良好的性能力與滿足的性生活,不少男性也十分在意性器官的外型和「健康程度」。泌尿科醫師分享,一名工作能力很強的年輕帥哥因「1狀況」在5年間女友一換再換,工作也跟著不停調轉,甚至出現輕度憂鬱的傾象。讓醫師不禁感嘆,泌尿道健康被台灣人嚴重低估,甚至不敢正視面對。
    2022/03/15 15:57
  • 《初擁》2人員墜谷亡!蕭彤雯淚揭「業內真相」挺炎亞綸

    由藝人炎亞綸、張睿家、姚愛寗等人主演的戲劇《初擁》11日在苗栗縣南庄鄉神仙谷進行拍攝,怎料劇組2名工作人員不慎墜谷身亡,震驚外界,也讓炎亞綸怒對製作單位開出第一槍宣布罷工。對此前主播蕭彤雯有感而發,透露過去曾親眼看攝影記者在山上踩空跌倒昏迷,呼籲外界正視嚴肅問題。
    2022/03/13 08:44
  • 《初擁》劇組痛失2命 孟耿如揭黑暗面:不會是最後一次

    由多曼尼製作的影集《初擁》11日在苗栗縣神仙谷進行拍攝,一名攝影師、一名收音師不慎失足墜谷,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不只該劇男女主角炎亞綸、姚愛寗呼籲正視拍片安全,今(12)日女星孟耿如有感而發表示,入行以來有各種感觸,強調「每個人的生命都應該值得被尊重。」
    2022/03/12 16:2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