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南周杰倫癌症精品品牌龍天翔離婚統一獅唐治平媽媽胰臟癌牛角燒肉專門店倒閉
  • 搜尋:

    歐美國家 結果共537筆

  • 把新冠改當「地方流行病」 英國豪賭宣布免戴口罩

    正當台灣疫情緊張之際,歐美幾個國家已經看到樂觀跡象。英國研判,Omicron的高峰已過,因此決定,下周四起將鬆綁防疫,不再強制民眾戴口罩。英國打算新冠肺炎,當成「地方流行病」來處理。美國數據也顯示,單日平均確診,每周下降2%,似乎也出現緩和。不過有專家警告,這可能是虛假安全感,距離新冠變成地方流行病,還有一段距離。
    2022/01/20 22:10
  • Omicron衝擊漸緩 美確診數字逐漸回落

    歐美國家受Omicron衝擊,近期確診數字開始逐漸回落,可能已經度過疫情高峰期。
    2022/01/20 11:36
  • 俄羅斯把飛彈運邊界! 烏克蘭流亡總統:返國抗俄

    俄羅斯和歐美國家密集會談後,烏克蘭危機還是沒有化解。俄羅斯甚至持續增兵,還把「伊斯坎德彈道飛彈」搬運到烏克蘭邊境,同時宣布,要和白俄羅斯在邊境舉行聯合軍演。英國也證實,提供烏克蘭反裝甲武器,以防俄羅斯入侵。
    2022/01/18 17:40
  • 「地表最大規模人口遷徙」!陸春運預計初六達人潮高峰

    2022年中國大陸春運17日啟動,至2月25日結束,共計40天,而春運期間,北京首都機場預估將有共377.8萬的人流,單日平均9.4萬人次,預計起降航班數量則是3.6萬架次,日均902架次。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8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謝宜倫線上訪問表示,「根據陸媒報導,昨天春運首日,北京首都機場客流量達8.1萬人,預計小年夜前夕(1月29日)會迎來春節前的『小高峰』,至於春節客流量高峰則是會落在初六(2月6日),預計將有11.7萬旅客進出。」陳韻雯補充「為了嚴防疫情,大陸強調持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根據CNN報導,大陸預計從19日起全面取消或暫停美國飛往大陸的航班,加強航空防疫,不過此規定僅針對一般航班,冬奧專機不受影響。」 另外,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大陸2021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達到人民幣114兆3670億元(約新台幣496兆),年增8.1%。陳韻雯說明「根據BBC分析,大陸去年的經濟成長主要歸因於『出口』,歐美疫情嚴峻、產能減少,訂單轉移後產生替代效應,但若單看大陸自身政策及疫情現況,可以看出大陸國內投資、消費力道較不足。」
    2022/01/18 14:57
  • 台灣無法與病毒共存? 網分析「的確不行」:會爆掉

    變種病毒株Omicron強襲世界各國,形成新一波疫情,國內桃園機場也出現群聚案件,相關個案已經來到14例。不少民眾因此擔憂,本土疫情恐再度擴大,有網友就以台灣和歐美國家比較,相較於歐美的「與病毒共存」,納悶「台灣持續堅持清零到底是不是對的選擇?」,不少網友給予否定的答案,並給出分析與理由。
    2022/01/08 21:28
  • 跨年狂歡Omicron大爆發 全美1月中恐達高峰

    歐美國家在慶祝完跨年後,疫情再升溫,法國就成為全球第6個累計確診數破千萬的國家,而英國英格蘭因為防疫規定較寬鬆,吸引許多年輕人跨境開趴,導致英格蘭單日確診數竄升到16萬人,而美國也通報紐約全州病例上升82%。
    2022/01/02 14:38
  • Omicron有轉輕症跡象 「這年齡」染疫比例卻提高

    現在全球受到Omicron變異株影響,尤其歐美國家確診人數又節節攀升,台灣也因為返鄉人潮多,偵測到許多染上Omicron變異株的境外移入個案,由於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相當高,大家如臨大敵不敢大意。現在變異株的研究報告、資料陸續出爐,根據最新刊載在JAMA的研究報告指出Omicron變異株的臨床特性開始有轉為輕症的跡象,住院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合併症患者也減少,但是「年輕女性」染疫比例卻提高。
    2022/01/02 10:40
  • Omicron壞了跨年心情! 美單日確診破25萬大關

    歐美國家,今年註定要跟去年一樣,在疫情恐慌下跨年。美國單日確診人數,再度飆破25萬大關,連打過加強針的影星休傑克曼,都證實遭到突破性感染,而且兒童住院人數大幅飆升。英國也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單日確診破12萬人,但四大區防疫不同調,英格蘭還是決定採取「佛系防疫」,跨年後疫情恐怕不樂觀。
    2021/12/29 22:26
  • Omicron蔓延 學者估歐美明年1、2月恐疫情高峰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COVID-19變異株Omicron已占據全球21%新增個案,若以這樣趨勢繼續發展,歐美國家明年1月、2月將出現疫情高峰期。
    2021/12/29 12:14
  • 境外移入增加影響國內疫情 李秉穎:「這時間點」最危險

    國際上Omicron疫情嚴峻,歐美國家甚至出現大流行,而台灣正值春節返鄉潮,近日每天境外移入個案都超過10例,甚至來到今年新高,對此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李秉穎今(29)日接受周玉蔻訪問時表示,春節返鄉期間一月下旬是國內最危險的時機。
    2021/12/29 11:19
  • 晶片荒恐延續至2023年?全球瘋狂擴廠 產能過剩埋隱憂

    2021年新冠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尤其最核心的晶片,從2020下半年就傳出缺貨,不僅讓許多國際車廠都被迫減產,甚至許多電子零組件、終端產品都面臨停產的災情,恐怕要到明年或後年才能恢復。有鑑於2021年的晶片荒衝擊嚴峻,歐美國家開始投入晶片生產及擴廠,不過外界擔心,如果產能擴充太快,未來可能會面臨供過於求的問題,真會如此嗎?來聽聽半導體大老怎麼說。
    2021/12/25 21:49
  • 耶誕大餐吃得膽戰心驚! 歐美邊過耶誕邊防疫

    今天是平安夜,歐美國家在度過耶誕節之際,還要擔心Omicron病毒擴散,今年的耶誕大餐,吃的膽戰心驚。美國已經有50個州,都被Omicron入侵,不過紐約宣布,跨年活動照常舉行,但入場規模要縮小。英國跟法國,確診人數不斷攀高,歐洲多國,都祭出新一輪防疫措施。
    2021/12/24 22:29
  • 鯊魚抗體能抗疫!「光的簾幕」阻絕99%病毒

    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毀了歐美國家的耶誕假期,也打亂大家返工、返校上課的計畫,因此現在有不少企業加快腳步,研發最新科技來「抗疫」,像是德國和美國矽谷,都開發出更人性化的紫外線殺菌科技,有望回到不用戴口罩的日子;至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則正在研究鯊魚身上的一種抗體,聲稱能夠對所有變種病毒免疫!
    2021/12/23 19:59
  • 疫情下第二個耶誕節 英國耶老學校需求激增

    今年是疫情下的第二個耶誕節,許多歐美國家面對Omicron發威,不敢大肆慶祝,不過英國市場上對於"耶誕老人"的需求,比去年增加,英國倫敦一間耶老學校,今年招募了幾十位新的表演者,專門訓練他們從說話到肢體動作,如何完美扮演耶老和小朋友互動。
    2021/12/20 16:41
  • 白俄羅斯反制歐美經濟制裁 明年起禁西方食品進口

    美國、歐洲與白俄羅斯間的關係日益緊張,在歐美擴大對白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後,白俄羅斯今天宣布,要禁止從數個西方世界國家進口食物。
    2021/12/08 15:39
  • 南韓Omicron確診單日翻倍 防疫官員坦言恐成「優勢株」

    Delta變種病毒肆虐未歇,Omicron新型變異株卻跟著席捲全球,不只歐美國家,現在亞洲國家也相繼淪陷,其中又以南韓最為嚴重,今(6日)通報新增12例Omicron個案,累計相關確診達24例,更有官員表示,Omicron很快將成境內「優勢株」。
    2021/12/06 18:22
  • 彭帥事件發酵!日本政府冷處理 在野黨轟抵制北京冬奧

    中國大陸女網名將彭帥在日前自曝與高層張高麗不倫,事件在國際引發喧然大波,此後彭帥便「銷聲匿跡」。雖然中國官媒數次發布彭帥的照片與影片證明她的安全,但卻不被外界所信服,歐美國家擔心有違反人權的疑慮,一直都很關心彭帥動向,不過這時日本政府卻消極避免過於涉入,這樣的溫度差讓在野黨相當不滿,甚至主張應該抵制北京冬奧。
    2021/11/23 11:16
  • 能源政策躊躇不前 日本電動車市吊車尾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有志之士疾呼節能減碳,許多國家紛紛做出正面回應,多家車廠也簽署加速車款能源轉型,改變了傳統車市版塊。對照歐美國家積極推廣電動(EV)車,日本車廠的全球佔比除了「日產」以外,全都被擠出前10名。礙於國家能源轉型牛步,日本車商難推動環保車款;反觀中國大陸,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其他產業也參與戰局,使得日本零件商轉而投向中國大陸懷抱。
    2021/11/17 19:58
  • 成大研究:國人飲食有害物質暴露量高於歐美 籲食藥署訂指引

    棕櫚油是許多加工食品的常見添加物,不過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最近接受科技部委託,進行一項大規模的食品中3項有害物質,「2單氯丙二醇酯」、「3單氯丙二醇酯」與「縮水甘油酯」含量及民眾飲食暴露量研究發現,國人暴露量高於歐美國家,而且都已達到致癌風險相當大的程度,其中特別是添加棕櫚油的各式糖果餅乾及嬰兒奶粉的含量驚人。
    2021/11/15 11:08
  • 選前剷除政敵 尼加拉瓜奧蒂嘉四連任!歐盟批假選舉

    中美洲的尼加拉瓜週日舉行了大選,現任總統奧蒂嘉成功四連任,但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齊聲譴責,因為奧蒂嘉在選前,就逮捕數十位反對派領袖和異議人士,讓總統大選選票上,只剩下無力與他對抗的小黨候選人。歐盟砲轟這根本是一場假選舉,美國拜登政府也計畫再祭新制裁,但歐美多年來的制裁,並沒有遏止奧蒂嘉掌權連任,反而更鞏固他的統治權力。
    2021/11/10 19:52
  • 關係生變?德拉吉上任阻三陸企投資案 李登文:陸投資目的不單純

    義大利政府在G20羅馬峰會期間,首度向大陸公開表示「關切台海緊張情勢」,過去中、義關係緊密,義大利也率先與大陸簽署「一帶一路」倡議,但隨著新任總理德拉吉上任,抗中態度越來越強硬,甚至直接阻斷三項陸企投資案。旅歐資深媒體人李登文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外界早有預測德拉吉立場和理念與歐美國家較相近,而阻斷的三項投資案中,義大利甚至啟動『黃金權力』,藉此保護『對國家利益有重要戰略意義之資產』。」李登文補充「其實不論是一帶一路或投資案,皆涉及具有『戰略敏感性』及『與陸有競爭關係』的產業,義大利政府也驚覺大陸投資目的並不單純,未來相關審查勢必會更加嚴格。」 另外,冬天來臨,天然氣供給十分重要,日前俄羅斯宣布將提供歐洲天然氣,消息一出,飆漲不斷的天然氣價格立刻下跌。李登文說明「這次的輸氣量其實只有平時的五分之一,但已成功讓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下跌約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運輸並非經由海底管線『北溪二號』至德國,而是透過波蘭,再轉交至德國。」李登文強調「歐洲天然氣庫存創下十年來新低,而歐洲有40%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若俄方未持續、足夠,且穩定供應,那麼歐洲天然氣價格隨時有可能再次飆漲。」
    2021/11/10 15:57
  • 搶得快!南韓宣布採購逾40萬份新冠口服藥 明年2月陸續交貨

    美國默沙東集團(Merck & Co)所研發的口服藥,經臨床證實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英國日前搶先全球批准使用,目前美國也在審核當中,不過口服藥未上市就先造成轟動,歐美各國急忙搶購,亞洲國家也不落人後,南韓今(8日)宣布已陸續訂購多家藥廠口服藥,明年2月起就會陸續交貨。
    2021/11/08 18:31
  • 有片/疫情趨緩!一月解禁?不用戴口罩可行嗎 醫警告這件事

    現在台灣疫情趨緩,反觀歐美國家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有許多的國家為了民生經濟因素考量,在達到一定疫苗施打比例之後,逐步經濟解封,國民在特定的條件之下可以拿下口罩,依然造成大量的確診案例。像是上個月30日新加坡一日就新增4000多例,紐西蘭則是新增160多例,紛紛創下解封政策實施以來的單日新高。對此台灣有可能在明年1月中就解禁嗎?帶您來看醫界專家觀點!
    2021/11/05 22:55
  • 「無限循環」持續接種新冠疫苗 「這些人」須接種第四劑

    為了防杜新冠病毒擴散,全球各國持續鼓勵民眾儘快完整接種疫苗,目前台灣第二劑涵蓋率持續上升,但仍不及歐美國家,關鍵在於疫苗取得不易,再加上最近美國又捐贈150萬莫德納疫苗給台灣,讓許多苦等第二劑莫德納民眾,可以盡快接種,由於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施打第三劑,甚至規畫特定族群接種第四劑,但無限循環接種疫苗,未來新冠疫苗專家預估勢必潮流感化發展!
    2021/11/02 23:09
  • 蘇丹政變/世界銀行宣布斷金援 國內社經發展恐開倒車

    非洲國家蘇丹週一(25)爆發政變,帶頭奪權的將軍柏罕(Abdel Fattah al-Burhan)解散由軍方代表與文職人員組成的主權委員會(Sovereign Council),拘捕總理哈姆杜克(Abdalla Hamdok)及多名政府官員,推翻過渡政府奪權,引發全球關切。不僅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發出聲明譴責、暫停蘇丹會員資格;世界銀行也在歐美國家聯合施壓下,暫緩對蘇丹的金援。
    2021/10/28 14: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