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殺人未遂吳奇隆丁寧劉詩詩余天周杰倫吳泓逸統一獅飆罵
  • 搜尋:

    政治系 結果共243筆

  • 美中台新關係 蘇起:助拜登緩和美中台關係 兩岸應搶先展開對話

    拜登時代來臨,關注全球脈動與國際關係,「TVBS國際論壇-拜登就職新風雲」23日下午舉行,由趙少康主持,邀請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及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與談。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牽動美中台三方未來,對此,曾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認為,台灣應該搶在美中談兩岸議題前,先與對岸談判,否則等同將台灣未來主導權拱手交給兩個大國決定。倘若台灣不這麼做,美國與中國大陸也無法取得共識,拜登內政亦不彰的狀況下,使台灣和美國於2024年出現第二個蔡英文和川普,中國大陸必定無法接受,恐將選擇在2023年就會動手。
    2021/01/23 20:03
  • 共和黨倒戈支持!眾院通過彈劾案 邱師儀:封殺川普政治之路

    美國眾議院最新通過表決,以232票對上197票,通過以「煽動叛亂」的罪名彈劾川普,這讓川普成為史上第一位,任內遭兩度彈劾的總統。彈劾條款通過後,下一階段是由參院決定總統是否有罪,不過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表明,不會動用緊急權力召開院會,審理川普彈劾案。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1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歷史上沒有彈劾成功過,現在參院多數仍是共和黨,其中麥康諾和彭斯皆表明不支持彈劾案,估計川普彈劾無法順利闖關參院;事已至此川普也已夠沒面子了,民主黨的真正目標應該是抹殺川普未來再參選美國總統的任何機會。」 另外,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準備任命資深外交政策專家坎貝爾擔任白宮新設立的印太事務協調官(亞洲事務主管、亞洲沙皇),邱師儀認為「新人事都屬建置派,行事會遵循國務院準則,拜登政府是否會延續川普政府對台『如此友好』,值得持續觀察。」
    2021/01/14 14:21
  • 未翻盤大選結果 CNN:川普與彭斯鬧翻 邱師儀:蜜月期結束

    CNN爆料,因為副總統彭斯沒有介入翻轉選舉結果,讓川普很生氣,甚至轉發推文,要彭斯硬起來,在明年1月6號,否決選舉人團投票給拜登的結果,好為翻轉選情做最後一搏。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川普非常不滿在自己拚打選舉訴訟的期間,彭斯沒有講過任何一句支持的話,兩人的蜜月期已經結束」。 而美國國會將於1月6日對選舉人團的投票進行唱票,依規定,身兼參議院議長的彭斯將於唱票完畢後,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宣佈美國的下屆總統當選人,因此彭斯將宣布拜登勝選。彭斯安排在國會聯席會議宣布拜登贏了之後立即出訪,美國媒體推測,彭斯出國,就是為了躲避來自共和黨同僚的砲火。
    2020/12/25 16:00
  • 挖洞給拜登?川普拒簽紓困預算 "全面赦免"通俄門案等15人

    美國總統川普嫌國會通過的紓困方案「太少了」,而且許多項目「既浪費,也沒有必要」,他很可能否決。消息傳出,道瓊期指重挫。政大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今(1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川普不太可能不簽署紓困法案,推特發文只是情緒性反應」;對於川普喊話要求紓困加碼每人2000美元,俞振華認為「叫板意味更多,想把紓困延遲責任推到國會頭上。」 另外,川普再度宣布特赦,大動作赦免了多達15人的罪行,其中包括在通俄門案、巴格達槍擊案中遭定罪的相關人士,也有同為前共和黨的國會議員。俞振華分析「川普特赦這些『朋友』不全然是因情義相挺,更是為了要保留未來的政治資本。」
    2020/12/23 15:00
  • 川普考慮頒布「戒嚴令」?邱師儀:應不可能、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有意宣布「戒嚴」,派遣軍隊至選票有爭議的州,雖然此說法遭白宮幕僚大力反對,川普事後也在Twitter上否認,但若消息屬實,會有怎麼樣的後果?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可能性不高,美國建國多年,並非首次面臨危機,最後決定權仍在政治人物身上,若川普核心幕僚支持此作法,一旦破壞法治規則,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另外,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宣布美國國會已敲定規模9千億美元(約台幣25兆)新冠疫情紓困方案協議,預計數小時內投票表決通過,邱師儀認為「此紓困方案除了針對疫情及對中小企業的補助外,大部分費用將提撥於疫苗分發。」邱師儀也強調「雖然疫苗的研發與經濟復甦環環相扣,但2021年恐怕僅屬於『戰後重建時期』,美國景氣可能要等到2022年後,才能夠逐漸恢復。」
    2020/12/21 16:13
  • 川普不認輸恐致混亂?翁履中:法規能將他「請」出白宮

    美國總統大選雖未完全開完票,拜登率先突破270張選舉人票,成為下一屆白宮主人,但川普似乎仍不願認輸,動作頻頻,也有人傳出,川普不認輸的個性,和他的家庭教育「只準成功不許失敗」有關。對此,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0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線上訪問表示,「確實是如此,透過相關傳記,或是各方媒體報導,美國民眾其實對川普家族都有一定認識,川普的爸爸時常告訴子女,『世上只有兩種人,就是輸家和贏家』,且絕不能當『輸家』,川普家族對『贏家』的定義又十分極端,『不示弱、不道歉、不認輸、不投降』,川普現在的種種行為,也很明顯地承襲家學淵源,按照父親的教育在行事。」而美國政權交接期間,是否會擔心造成社會動盪?他認為,「大家都在討論川普的不認輸行為會不會造成混亂,但美國具有200多年民主歷史,法律制定嚴格,就算川普繼續耍孩子氣,明年1/20時,還是得交接,不然特勤局或是美國法規,絕對會有辦法把他『請』出白宮,這沒有太大懸念,只是可能觀感會稍嫌不佳。」 另外,川普突然在Twitter上開除國防部長艾斯培,是否是因為他私自與民主黨有接觸,讓川普心生不爽?翁履中表示,「過去川普跟主要國安團隊,包括國防部長、FBI、CIA負責人都有不愉快,因為他認為三位主要核心幹部沒有力挺他,選前時川普要求他們公開通俄門相關資訊,但三位以這些資訊尚未調查完畢,若公開可能會動搖國本,對選情造成不公為由,拒絕川普,讓他記恨在心,其實先前也有傳出選後川普會有些動作,現在開除國防部長,接下來可能就會對另外兩位開刀。」至於川普開除國防部長,是否會對國家處境有危險?翁履中認為,「擔心還是會擔心,但美國政府架構有一定的代理人制度,所以川普很難越過國會及媒體監督,任意胡作非為,大家不用太擔心。」
    2020/11/10 18:15
  • 拜登上任 恐「親中棄台」?翁履中:「三關鍵點」拜登不會棄台

    美國大選雖仍有部分地區計票尚未完成,但因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所獲得的選舉人票,已率先突破270票過半的當選門檻,8日已正式發表勝選感言,成為第46屆白宮新主人,川普執政強打「抗中政策」,甚至選戰還祭出「反中牌」、凝聚反中情緒,外界揣測,拜登上任後,美對中政策會持續強硬、亦或向中靠攏,屆時會否讓台灣成為「國際孤島」?選前多次分析美選「大數據」、篤定拜登勝出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許多台灣媒體及網路討論,對拜登立場稍有偏頗或片面,拜登對「民主價值」態度堅定,當時蔡英文總統上任時,拜登也有發賀電(推特),針對「台灣民主」,拜登一定會繼續支持下去;至於拜登是否親中,可由三點分析:拜登不會棄台不顧!首先,川普得票超過7千萬票,也就是說,拜登心裡清楚,將有7千萬美國民眾,將用放大鏡檢視自己的「對中政策」,因此將更加謹慎小心;再來,共和黨在參議院仍占多數、具制衡力量,所以拜登也無法大幅修改對中政策;最後,拜登幕僚可能進入閣員的亞太事務專家,大多都是「非親中派」,反而對中國大陸有強硬、堅定立場,再加上拜登用人多為「原歐巴馬人馬」,若當時美國沒有背棄台灣,現在為何擔心拜登上任會賣台呢?台灣可能有點擔心過頭了。 川普目前緊咬「選票有假」,堅提訴訟、不認輸,台灣川粉情緒跟著沸騰,有人還至AIT官網留言,籲美審慎調查,在美國,投給川普的選民也有7千萬之譜,這龐大數量的「川粉」,於美國當地又有何反應?翁履中觀察,美國主流媒體,大多沒有特別報導川普的抗爭動作,且選舉結果十分明顯,川普曾倡全美遍地開花的法律行動,並沒有顯著的翻牌跡象;接下來,川普或許仍有不認輸的作為,但許多人,包括共和黨政治人物,或許在自己政治前途考量下,會考慮與川普切割,屆時抗爭、不認輸的力道,或將很快消退。
    2020/11/09 17:33
  • 川普猛打「法律戰」 翁履中:證據不足恐難「翻盤」

    美國總統選舉多數州已經完成開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超越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離當選門檻僅剩一步之遙。眼見大好形勢被反超,川普啟動「法律戰」訴求「暫停計票」,希望奮力一搏扭轉局勢。對此,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觀察川普這幾天的舉動,明顯已亂了方寸,雖然他表面看似冷靜,但實際出手的攻擊基本無效,由於缺乏證明選舉出紕漏的有力證據,最後翻盤的機會渺茫。 翁履中進一步分析,認為川普訴諸法律戰的動機,就是想把對手打成「不合法」的一方,讓川粉出來當他的後盾;然而,這樣只會使美國社會出現混亂,消耗再多社會成本也無濟於事。
    2020/11/06 18:40
  • 拜登若勝 恐對台「秋後算帳」?翁履中:「這時機」台美關係關鍵期

    美國總統大選並未因「投票日」結束而平靜,反而隨「開票」拉鋸而更加動盪!相較於過往,今年美選緊繃,兩黨使出渾身解數激出各自支持者,讓「投票率」刷新自1900年來、百年新高紀錄。到底誰能成功入主白宮,CNN分析,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可望「剛好」拿下270張選舉人團票、「險勝」川普;拜登未能大勝川普,對美國是否會成動盪引爆點?人在德州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為《新聞大白話》觀眾帶來美國在地第一手觀察指,目前選票尚未計票完畢,究竟鹿死誰手、又將贏多少,目前都是未定之天;若喬治亞州及賓州皆由拜登拿下,那麼拜登就可拿下306張選舉人團票,屆時就非「險勝」、而是「大勝」! 而川普4日搶先於白宮自行宣布「已勝選」,並再次質疑「郵寄投票」藏弊端,要求法院「暫停計票」,此舉被視為為提「選舉訴訟」合理性鋪路?翁履中認為,川普採「先喊先贏」策略,讓他的支持者們心裡有個底,「我們有可能被作票」、「有可能因對方舞弊而失去勝利」,但其實川普內心也清楚,美國選舉有其開票順序,皆先開現場選票、再處理郵寄投票,「郵寄投票」明顯對拜登有利,所以川普要求各州停止計票,也是想要維持領先幅度,再進行法律訴訟,但其實就算是將此案送到最高法院大法官面前,大法官也只能針對「程序是否有瑕疵」做判決,很難逆轉大選結果。 此次總統大選,美國民眾十分激情,有分析指,許多人開始憂心,不論川普或拜登當選,接下的是「分裂美國」燙手山芋?翁履中表示,其實美國的分裂,並非今年才開始,美國「極化政治」行之有年,民主黨及共和黨互不接觸、互不支持,媒體也持嚴重偏見,未來美國面對最大問題,就是「雙方能否走到一起?」;而選戰中較樂觀的是,這次投票率超過65%,上一次出現這樣高的投票率,可以追溯到1900年代,近百年來,美國民眾從未這樣關心政治,也許也因為選情過於激烈,讓拜登得票數達史上最高、逾9千萬,若拜登順利當選,選舉人團票能夠再拿下更多,就有足夠合法性及正當性,好好發揮領導力,應能有效處理美國政治分歧問題,令美國回到政治與美國價值常軌。 史上最關鍵的美選也引發全球關注,各國也有所謂「押寶」?有分析指,美國主流媒體在選前敏感時機,點名蔡政府偏袒共和黨、揭露《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助理涉造假拜登醜聞等,背後透露拜登陣營對「台灣川粉現象了然於胸」,做出「委婉示警」?選後會否有胡蘿蔔,也備有大棒「秋後算賬」?翁履中認為,拜登是傳統型政治人物,一旦當選,表面上仍會「行禮如儀」,但會否有些小動作則有待觀察,但拜登上台後,短期內應會較著重「內政問題」,例:控制疫情或美國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外交可能暫時循著過去傳統外交途徑,爭取國際合作,不會琢磨太多,一年後待美國內政穩定,台灣恐怕迎來台美關係大挑戰,台灣可趁這一年,盡快修補、拉近與美之間關係。
    2020/11/05 17:43
  • 搖擺州肉搏戰 川普「勝率」?翁履中:川普拚「逆轉勝」 關鍵數字「6」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儘管目前民調,白宮極可能換拜登入主,但仍有許多預測與聲音,認為川普獲重演2016年「逆轉勝」戲碼,但勝率究竟有多少?又在哪些情況下,川普可能獲勝?向來支持讓「科學數據」說真話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從選舉人票地圖來看,川普唯一一條能連任白宮之路,就是「6大關鍵搖擺州『全拿下』」,包括佛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州、俄亥俄州,及亞利桑那州。雖然許多人認為,「沉默川粉」會在最後階段站出來投票、搶救川普選情,但以2016年佛州為例,封關前民調,希拉蕊領先約0.6%,結果出爐是落後1.18%,前後約相差2%,假設今年情況激起更多川粉出面投票,將民調差距拉到3%,以目前狀況來看,川普也不見得能拿下關鍵6大搖擺州、機率十分小,這也是為什麼要相信科學、相信數據。翁履中進一步指,6個關鍵搖擺州皆超過10張選舉人票,若川普全拿下,預計可得278張選舉人票,但6個搖擺州中,失去任何一個,連任機率都將變小許多,至於佛州、賓州,與俄亥俄哪個州更是關鍵中的關鍵?賓州雖重要,但因該州法律規定,賓州開票速度十分緩慢,反觀佛州,佛州當晚就可開出八、九成選票,所以若川普丟失了佛州,那剩下的應該也不用看了。 另外,《華盛頓郵報》近日爆,台灣在此次美選,明顯偏袒川普與共和黨,儘管我方指報導有誤,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萬一拜登當選,民主黨會否與台關係降溫?屆時,修補關係是否來得及?翁履中表示,《華郵》內容非空穴來風,即使民主黨在政治圈及外交圈,現階段無太大動作,但這確實對台灣是一大隱憂,尤其報導中明確指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華府人脈關係,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當中部分人脈在華府風評並不是太好,華郵的報導,對台具「殺傷力」,且同時傳遞一些訊號,後續台灣須更小心面對、謹慎處理。
    2020/11/02 18:06
  • 民主黨拚「藍海」淹「紅潮」 翁履中:拜登若奪「這一州」 將狂勝川普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在過去,談及「政治色彩最鮮明」兩個州,非德州與加州莫屬,德州是鐵鐵的「紅州」,自1976年開始,每次大選,38張選舉人票,都由共和黨拿下,而加州則是傳統「藍州」、長期支持民主黨,手握55張選舉人票、全美最多。今年,全美疫情發燒、兩黨候選人選情膠著,令鐵票區也生鏽?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民調,拜登竟在德州與川普幾乎戰成平手,讓民主黨對拿下德州信心大增;共和黨大票倉:德州,會否「由紅轉藍」?人就在德州,傳回在地第一手選情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德州之所以有機會「由紅轉藍」,跟近年德州的人口結構改變有關,主要是加州有許多企業,因稅制與加州大火等問題,搬遷至德州,2015年以來,移入德州的人口超過70萬人,大多數來自「偏向民主黨」加州,所以德州近幾年的民調,兩黨支持度差距拉近,尤其今年大選民調,川普、拜登僅差距1.5%,這是史上未從發生過的。而德州40多年來,長期傾向共和黨,上一次民主黨拿下德州歷史,可以回溯到1976年卡特總統時代,當時能夠獲勝很大原因是因爆發「水門案」,往後至今,共和黨從沒丟失過德州,若這次川普沒有保住,將代表這場選舉,拜登將壓倒性獲勝。 台灣許多民眾認為,川普與拜登民調在伯仲之間,然而英國媒體《經濟學人》公布模擬結果指,「拜登將拿下350張選舉人票、大獲全勝」,翁履中以「科學數據」做選情分析依據,認為拜登獲勝機率很大,他表示,除《經濟學人》外,哈佛民調團隊使用最新科學統計方式,抽樣「樣本數」逾5萬多人,於3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拜登將勝出;而綜觀多項科學大數據,「拜登穩定領先、選情審慎樂觀」,是可預期的。 另外,費城近日發生警方槍殺非裔民眾事件,後續引發許多示威抗議及暴動,加上先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沸沸揚揚,由於費城所在的賓州,屬於關鍵搖擺州之一,會否從單一事件成撼動選情大驚奇?翁履中認為,「族群衝突」的確會對影響選情,但現階段,雙方陣營皆小心處理此事,深怕會激發更多敵對陣營選民出來投票,「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帶動許多非裔選民支持拜登,但若「操作過頭」,恐怕會讓許多支持川普「社會治安、安全」的選民出來投票,加上白人在美國選民結構中,仍占7成,比例相當高,因此,即便川普支持者較少,但整體來看,議題操作過頭,可能物極必反;賓州屬「關鍵搖擺州」,民調僅3%至5%差距,雙方陣營若有所操作,的確可能會對選情造成些許影響,但回到「科學數據」,要在倒數5天翻轉大選結果、難度偏高。
    2020/10/30 17:59
  • 沉默川粉、千萬亞裔 能助川普「逆轉勝」?!翁履中:「一關鍵」決定拜登勝率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6天,川普、拜登兩人因民調拉近,進入肉搏戰階段,台灣民眾也十分關注。由於2016年民調同樣一面倒,看好當時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當選,沒想到結果卻是政治素人川普當選,跌破全球多數民調機構及專家眼鏡,今年選情更緊繃,究竟民調可不可信?「科學數據」又該怎樣正確解讀?對此,人在美國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還是要尊重並相信數據,2016年時,希拉蕊的全國民調領先川普,雖因選舉人票僅拿232張,低於川普的306張,但其實在選票上是勝過川普280萬票,所以民調並無出錯,也沒有預測失準。 翁履中近日整理美選數項指標,於臉書發文指,「民調」會受社會現況、民眾關注議題所影響,以「候選人形象」來說,能不能控制好某些議題,可能會影響選民支持度,美國國家選舉研究機構針對今年與2016年的兩次大選,做一系列比較發現,2016年,川普及希拉蕊在美國民眾心中「總統特質」印象,基本上相差不多,甚至當時被譏為「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兩位候選人」,但今年,根據「誠信」、「關心」及「領導能力」指標來看,拜登是遠遠優於川普,尤其在疫情控制不佳情況下,民眾反而會對拜登抱持相對高的期待,而「總統格局」方面,兩人差距甚至高達18%,這能反映出今年兩黨候選人對戰組合,與前次差別很大。至於近期美國媒體報導,某幾家民調公司或指標出現所謂的「黃金交叉」,翁履中認為,關鍵在他們不願意相信「沉默川粉」,最後終將無法挽救川普選情,現今美國疫情,還會有那麼多「沉默川粉」出面相挺?比例會跟2016年一樣?既然民調已加入多種元素分析,還是要根據科學數據較為準確。 根據TVBS美國特派觀察,美國亞太裔選民有1100萬人,約占總選民的5%,亞裔家庭的大選情結正在發酵,會否左右此次大選結果?翁履中分析指,確有些亞裔台灣移民,家裡不同世代,長輩偏向支持共和黨,認為川普「經濟政策」有力,但年輕一輩,會認為川普人格特質並不適合擔任總統一職;亞裔人口雖有1100萬人,放諸美國整體1.3億人口中,其實占比不算大,再加上「聚集地點」過於集中,多在加州、紐約州、德州,這些都不算「關鍵」搖擺州,真正有影響的是在佛羅里達州及賓州,不過我們看這兩個州的亞裔人口,約在40萬左右,有投票權的約20多萬,「得住對地方才有影響力」,否則亞裔在美選中的影響力比較薄弱,對地方選舉,如:參眾兩院的選舉,影響就會稍微大一點。
    2020/10/28 18:04
  • 「一數字」 拜登自「地獄電郵」脫身?翁履中:川普恐無翻盤可能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最後8日,美國多家民調機構調查,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維持領先尋求連任的川普,雖然領先幅度有微幅收窄,在上周最終辯論後,多家媒體民調,拜登領先川普約10%、幾乎已成定局;然而,川普似乎未受民調影響,周末連趕3個搖擺州造勢,緊咬對手拜登與次子杭特醜聞,高喊該將拜登「關起來」;另一邊,民主黨因有2016年遭翻盤慘痛經驗,面對拜登民調領先仍不敢大意,周末由拜登與歐巴馬分頭前往賓州與佛州造勢,狂打川普防疫不利的痛點,盼能拉大支持度差距,讓搖擺州「藍海」淹沒「紅潮」。 時節進入初秋,全球疫情似有升溫跡象,尤其近日美國疫情,更是自22日7.9萬人,23、24日一路逼近9萬大關,連三日刷新紀錄,全美累計逾858萬人確診,22.5萬人病故,這兩項數字皆世界之冠。美國疫情狂燒,50州當中有35州確診人數飆升,尤其在「搖擺州」所在的北部、中西部最嚴峻,對與川普進入「肉搏戰」的拜登選情,是「撿到槍」還是「接到刀」?人在美國,為台灣觀眾最即時分析美國大選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從數據顯示,美國疫情的確面臨升溫危機,像在德州,美國民眾上街仍有不戴口罩的,而疫情升溫,隨選戰進入最後關頭,對川普選情衝擊將會越發明顯,尤其在「白人女性」族群最甚,主因是許多學校停課,女性族群因此需要工作兼顧家庭,生活型態、工作時數面臨改變,讓這群人蠟燭兩頭燒,自然對政府防疫不利、最為怨懟,這筆帳,自然就算在川普頭上,讓選情扣分。 由於2016年,民調公司多調查希拉蕊勝選,最後卻由川普入主白宮,當時事後檢討,許多專家認為是共和黨「隱性選民」眾多,選前「不表明」卻最後關頭「出手」,才導致看似「翻盤」結果;經過四年,此次美選的「隱性選民」,會否再成創造「翻盤驚奇」?翁履中則表示,本屆大選仍有相當多「隱性選民」,加上川普防疫不利遭罵翻,越多的共和黨支持者更是不願表態,另外,美國主流媒體多傾向民主黨,故此次的「隱性選民」恐怕更加「隱性」,唯一注意的是,若「隱性選民」人數沒有多過2016年的人數,川普要複製2016年「逆轉勝」情況,機率微乎其微。
    2020/10/26 19:16
  • 美選9局下半 「終辯交鋒」誰得分?翁履中:「他」幾乎被判出局!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10月來,從川普確診,卻又旋風式治癒出院,到近期拜登因其子爆「電郵門」醜聞,讓原本民調已呈現拉鋸的兩人選情、更加緊繃,也因此23日於田納西州登場的「最終辯論」,格外受到矚目,這不但是川普、拜登最後一次正面對決,更被視為拜登拉開差距、川普力圖翻盤的重要舞台;根據美國唯一每日追蹤總統工作表現滿意度調查的民調機構《拉斯穆森報告》調查指出,24%美國選民,於川普、拜登首辯後「改變心意」;這場「最終辯論」,還能起到多少「改變選情」力量? 人在美國、隨時為台灣掌握第一手美選消息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分析指,川普於辯論場上的表現「相當可惜」,浪費最後一次辯論的機會,把重心錯放「負面議題」,像是拜登兒子「電郵門」醜聞,但又拿不出一刀斃命的有力證據,可以說「完全沒拿到分」;原本可以加分,自己最得意的「外交牌」、「反中牌」,反倒沒把握機會好好闡述,讓拜登有機可趁,掌握了美國選民最關心「疫情控管」、「健保改革」等議題,較預期上加分不少。 辯論會後,最新民調出爐!CNN數字顯示,53%的民眾看好拜登、39%的人支持川普;另一邊,福斯民調卻顯示,74%人認為川普表現優異,24%的人則覺得拜登更勝一籌;民調呈現兩極化現象,有鑑於2016年選前民調一面倒向希拉蕊,但結果卻是川普當選,這次大選,民調還能是參考指標?翁履中認為,經過4年,時空背景與民調公司調查方式皆有很大變化,美選終場辯論民調,在我看,已經清楚顯示川普落於下風;現在離投票日不到兩周,川普可以說幾乎沒有勝算,接下來是要看「拜登能贏多少」,是否能贏到讓對手心服口服!
    2020/10/23 18:55
  • 美選「搖擺州」憑啥搖擺?翁履中:解碼「搖擺州」準度 內行人看「這個市」

    距離美國大選不到兩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至今未能與現任總統川普拉開支持度差距,甚至在幾個關鍵搖擺州民調,領先幅度收窄至誤差範圍3%以內,且近期拜登又爆出次子「電郵門」醜聞,令共和黨選民振奮,直呼川普「紅潮再現」,而川普也連趕數攤「搖擺州」造勢,企圖趁勢翻盤;而拜登陣營方面,由於民調膠著、醜聞連環爆,令民主黨選民籠罩2016年希拉蕊因「電郵門」痛失總統大位的陰影,美媒觀察,自由派人士甚至出現「翻盤焦慮」;為此,前總統歐巴馬一改先前低調態度,今天(21日)首度替拜登站台。 不只民主黨大咖力挺拜登,隨著投票日逼近,傳出越來越多共和黨人士「倒戈」,對此,人在美國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就以21日來說,前馬里蘭州副州長,也是共和黨黨代表大會主席,就跳出來公開力挺拜登,另外,一位4星上將、獵殺賓拉登的行動總指揮,同時他也是共和黨大老,他也出面投書,呼籲支持拜登、不要投川普,更別說全美各地陷入苦戰的共和黨籍參眾議員,也都出現與川普「保持距離」態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卡的資深參議員葛拉漢,傳出曾5次拒絕跟川普在媒體上同框;由於川普的選情低迷,共和黨內「西瓜效應」越發嚴重,恐怕對川普選情雪上加霜。 台灣關於美選報導,經常出現「搖擺州」三個字,像是川普2016年,拿下擁有29張選舉人票、號稱「第一搖擺州」的佛州,這次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仍是川普囊中物?翁履中分析,佛州向來是美選關鍵中的關鍵,曾1996年以來,如果輸掉佛州,就等於輸掉江山,所以一直是美國兩黨必爭之地,尤其佛州選舉人票高達29張、全美排名前4名;在美國,前4大選舉人票倉裡,加州、紐約州基本上川普根本不去,因為這兩個州是鐵鐵的民主黨票倉,對共和黨來說,只有佛州跟德州這兩個州是必須要爭取的。翁履中進一步表示,所謂的「搖擺州」,並非整個州都很搖擺,美國幅員廣大,光一個佛州就是台灣5.5倍大,人口跟台灣差不多,就地理位置分析,北佛州、南佛州向來是共和黨、民主黨涇渭分明,從來沒有搖擺過,真正值得關注的是佛州中部,尤其是「坦帕灣」這個城市,如果台灣觀眾想知道佛州最後由誰拿下,11月3日當晚,只要看「坦帕灣」由誰勝出,類似「章魚哥」、台灣「天玉里」之意。
    2020/10/21 19:44
  • 拜登當選日 台灣危機時?邱師儀:美對中、對台政策看「這批人」卡準

    美選投票日將屆,美國總統川普反中政策也台美關係也日趨升溫,但近日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分析,若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他的對中政策將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很大影響,一旦拜登對中政策讓北京當局認定「武力犯台,美國不會馳援台灣」,中國大陸便會加大力度方方面面強壓台灣。 胡佛研究所學者強調,民主黨政府過去被中國大陸視為「軟弱美國政府」,拜登的勝選,中國大陸或將放膽重啟「具侵略性的」對台政策,此項結果,也將扭轉過去幾年美國在台美關係上所做出的進步。一場美國大選,卻大大影響太平隔岸的台灣前途!究竟川普、拜登誰入主白宮,有助台美關係?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1日)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川普現已替台灣打好基礎,包括「台美官員互訪」或「對台軍售先進武器」,即便最後是拜登當選,基本上仍會延續這些政策。只是川普、拜登比較不同的是,外交政策上,拜登採取的「多邊主義」、川普則是「單邊主義」;兩岸政策上,拜登是主張「戰略模糊」,不僅對台言論模糊,對中國大陸也是搖擺不定,會否因為疫情與美中貿易戰、南海爭議等角力,令拜登對中政策有所調整,目前仍充滿變數。 邱師儀進一步分析,不論是拜登或川普,他們對台灣其實了解不多,或許對中國大陸有基本立場,但具體的對中政策,也都交由幕僚研擬,我們從台灣立場觀察這兩位候選人未來政策,其實更該研究其周圍的幕僚團隊,包括:主管亞太事務、經貿等官員,更為實際、也更重要。至於,到底蔡政府是否「單押」川普勝?或其實對美選結果「有好幾套劇本」?邱師儀分析,挺川普若對台灣真有益處,像是:台美復交、或迫使中國大陸民主化等,那或許台灣能放手一搏、力挺川普,但關鍵是,這次美選勝負真的很難確定,在這個情況下,更應該理性地以結構性、制度性看待11月3日美選結果;觀察美國大選,「用美國人的視界、看美國世界」,不要用「台灣人的視界、看美國世界」,以免錯看、進而誤判情勢。​​​​​​​
    2020/10/21 17:36
  • 台灣成全球「川粉」大本營 沈有忠:反射北京威脅

    跨國民調機構「YouGov」公布最新15國民調,台灣支持川普當選比例為43%,遠高於支持拜登30%,是所有調查國家中唯一鐵鐵的「川粉」;台灣為何與世界「反川」趨勢逆行?成全球「特立獨行」的挺川國家?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於《新聞大白話》表示,上述民調結果不令人意外,畢竟台灣民眾觀察美國大選立場,一定會是受美中台局勢影響,尤其川普對中國大陸手段鮮明、相對強硬,符合民眾長期受對岸打壓的心理反射。 沈有忠另外補充,由於台灣民眾認知多受主流媒體影響,大部份直覺認為「拜登親中、川普反中」,所以會對川普有情感上寄託。
    2020/10/20 18:20
  • 「通烏門」未完 又爆「通哈門」?!翁履中:拜登握「秘密武器」 不怕逆襲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次子杭特,上周遭《紐約郵報》爆料,送修硬碟內「通烏門」電郵曝光,近日又被英國《每日郵報》爆料,稱拜登父子與哈薩克權貴合影,由於該權貴與哈國涉貪總統關係密切,《每日郵報》認為,這次拜登恐難撇清干係。美國總統大選倒數2周,於此關鍵時刻,拜登家族卻接連爆出勾結外國涉貪醜聞,且醜聞遭預告仍有未爆彈,有分析指,拜登支持度原建立在「討厭川普」基礎上,現在拜登醜聞會否打消此基礎?美國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分析指,拜登家族醜聞皆出自於八卦小報的爆料,一是缺少可信證據,二是在主流媒體討論度不高,目前看來應難以撼動拜登領先優勢,川普、拜登支持度維持現在差距直至結束可能性高。 翁履中強調,拜登另有一項「秘密武器」,是選舉募款募到的10億美元「銀彈」,這些款項足以讓拜登跟所有負面消息「直球對決」,不用擔心選情被逆選!
    2020/10/19 18:35
  • 推特鎖「拜登醜聞」遭川普狂轟 學者:想營造選舉不公氛圍

    美國八卦小報《紐約郵報》近日披露,拜登兒子杭特2015年牽線烏克蘭公司高層與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見面的事情,但相關報導卻被推特、臉書等社群網站封鎖,引發川普陣營大動作抨擊,連批「腐敗」。對此,德州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認為「拜登醜聞」這件事在美國的關注度其實沒那麼高,這個情況共和黨也明白,所以他們現在打擊的面向不在「拜登父子如何貪汙」,而是希望營造出一種「選舉不公平」的氛圍;翁屢中強調,由於現在已是選舉最後階段,選民意向很難改變,要盡一切所能的催人出來投票,這就是川普陣營現在的策略。
    2020/10/16 18:27
  • 美選12%「致命魔咒」再現? 翁履中:川普藉3招「逆轉勝」

    美國總統川普染疫10天後,於白宮舉行出院後首場演說,全長雖然僅僅18分鐘,但全程川普精神奕奕,有媒體指,看來健康狀態不錯;這場演說,被視為川普重返選戰第一場「真人實境秀」,邀請數百位非裔及拉丁裔民眾至現場,直搗拜登鐵票意味濃,內容指一旦拜登當選,等於是左派當家,將管制槍枝、削弱警方執法權等,並指責民主黨過去50年,把大把工作機送給中國大陸,這次要全部拿回來;川普再打「抗中牌」,還有效用?時事評論者朱學恆認為,當經濟徘徊低谷時,川普「抗中牌」似乎奏效,現階段川普得先推倒,「不是我管理不當、不是美中貿易戰失策,是中國大陸偷走工作機會」印象,訴求讓選民再給一任機會,將「連本帶利」討回,這點拜登就無著力點,大部分的美國人 還是認為川普經濟表現不差,包含蓋洛普及大部分普測民調、結果相若,拜登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拚經濟,是右派也會支持的總統,否則就像剛剛提到的,川粉會擔心一旦拜登當選,安全與自由將被剝奪時,川普恐嚇策略就大大奏效。 至於川普支持度落後拜登,差距拉開至12%,川普有辦法力挽狂瀾?人在美國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提供第一手觀察表示,川普選情「非常不樂觀」,將選戰主軸打得更清晰,成川普當務之急,「抗中牌」、「法律與秩序牌」以及「經濟牌」,都是川普強項,他主打這三張牌的目的,主要要讓選民知道,過去4年,他為美國爭取到哪些益處、有哪些突出表現,尤其「抗中牌」,更是要凸顯自己與拜登的差別,之前打出,「若拜登當選,美國人得學中文」,現在強調,「若拜登當選,工作機會、產業將移至世界另一邊」,川普策略是很清楚的,只是川普選情低迷,到底能有多少效應、令人懷疑,民調顯示,僅剩2%的選民未做政治表態,大部分人心中已有定見。 今年美選選情膠著,ABC與華盛頓郵報最新民調,拜登支持度領先川普12%,有媒體指,與2016年10月民調,希拉蕊同樣勝川普12%,結果卻是川普勝出,有著「致命巧合」,這次選戰,川普如何能在最後關鍵時刻逆轉勝?翁履中表示,民調反映的是:討厭川普或投給川普,川普想逆轉勝,要看如何讓心中已有定見的選民、不去投票,或討厭川普的選民、不再討厭他,願投他一票。川普目前操作的策略,抗中牌是一招,另外白宮題的「新刺激方案」,擬對民眾發放1200美元支票,發錢這招能降低對川普的討厭度;最後,股市也是川普想要炒作的部分,近期美股的確也表現亮眼,這都會讓選民不再那麼討厭川普。
    2020/10/12 19:02
  • 拜登「怪叔叔」 危及選情?邱師儀:「桃色風暴」重傷民主黨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日前於邁阿密造勢,活動結束對著一群年輕女孩:「我想看看這些漂亮、年輕女士4年後跳舞的樣子」,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許多網友譏稱拜登為「怪叔叔」,這對拜登選情會否成為致命傷?對此,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於《新聞大白話》表示,「『桃色風波』在美國選戰中,是不可或缺元素,美國人對這樣的消息不陌生,桃色風波也不只一件,過去也曾有女作家卡羅爾,控訴多年前遭川普性侵;拜登前助理李德日前也表示,早在1993年在辦公室,遭時任聯邦參議員拜登性侵。拜登應該不會在選情如此緊繃的時候,做出言語騷擾。」「怪叔叔」拜登,會成川普攻擊拜登的點?邱師儀認為,「民主黨形象長期以左派、女權為主,這樣的桃色風波,相較共和黨,民主黨殺傷力更大,川普一定會把握機會、做出攻擊。」另外,川普宣布將從阿富汗撤兵,為應對中國大陸、俄羅斯可能的攻擊做好準備,接下來,川普可能挑起軍事衝突,而台海會否雀屏中選?邱師儀表示,川普確診,將加深仇視中國大陸,今天網路流傳一張照片,顯示川普面容憔悴,病況恐不輕,「一天要價幾10萬至幾百萬的藥物,也救不了川普臉色枯黃,像隻喪氣公雞,川普疫後像得了『創傷症候群』,接下來,川普將加大力道反制中國大陸。在美中台關係中,台灣不要挑釁、誤判,中國大陸才有可能讓步,再加上川普這次不僅傷了自身面子、更傷了自己身子,以他的個性,肯定會想盡辦法復仇,台灣此時絕對要更小心應對兩岸危局。」
    2020/10/09 18:17
  • 陳其邁上任後…台大學生認了「後悔罷韓」:被民進黨洗腦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後,一名台大政治系學生認了後悔罷韓,當初民進黨忌妒韓國於高人氣,才硬搞意識形態洗腦年輕人,現在陳其邁上任後,他才發現自己跟隨風向一時衝動,「韓總也不像民進黨一樣說一套做一套,所以根本完全找不到罷免韓國瑜的理由啊!」
    2020/10/08 13:11
  • 「川普確診」擬轉選情?翁履中:美選「10月驚奇」三部曲 鋪陳「11月大混亂」

    美國大選10月驚奇,10月1日由川普宣布自己與夫人梅蘭妮雅確診新冠肺炎後、揭開序幕,這個周末,全球都聚焦川普病情可能對美國大選、政壇及全球局勢帶來哪些衝擊;原本美選首場辯論後,拜登支持度拉開與川普距離,不到一天,川普宣布確診新冠肺炎,隨即「陰謀論」聲浪起,甚至還有評論形容為「美版兩顆子彈」,對此德州州大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川普一公布確診,在美國的確出現「陰謀論」質疑,但未廣泛發酵,關鍵在川普染疫的消息,經由美方軍醫確認,在美國,民眾對軍醫系統信任度高,當軍醫出來背書,就算大眾對川普是存疑的,但對軍方是信任的,所以「陰謀論」並未大規模發酵;主要質疑川普如何操作「確診議題」?畢竟總統的病情訊息都掌握在白宮手中,要釋放好消息、壞消息,要操作同情、憤怒,「操作桿」在白宮手中,等於說川普手中有很多「病情牌」可以打。 川普驚傳染疫,外界皆以「10月驚奇」形容,距離美選投票日不到30天,還可能爆發其他「驚奇」?翁履中以德州為例,當川普確診消息曝光,德州立即出現「力挺川普」聲浪,川普病情控制得宜,對選情絕對是加分,「10月驚奇」接下來絕對是圍繞在川普病情之上,一個是川普能以「倖存者」自居,指CNN等媒體,誇大新冠肺炎嚴重性,另外是拜登,接下來就像是被打了「悶棍」,不但不容易有拜登消息,拜登也不能攻擊「病人」川普,這對拜登選情造成傷害,因為拜登原本就不是能激起選民熱情的候選人,接下來10幾天又要「被銷聲匿跡」情況下,這個「10月驚奇」的第一波就已打到拜登了;翁履中進一步分析,「10月驚奇」的第二波,川普動用執政優勢,因疫情影響,美國申請「通訊投票」人數暴增,2016年申請「通訊投票」3300萬人,今年超過6600萬人,川普動用執政優勢的做法,以德州為例,德州州長下令,每個行政區只能有一個計票中心,以往是設置多處計票中心消化數以百萬「郵寄選票」,現在全由一個計票中心處理,「混亂」必然發生,「10月驚奇」在鋪陳「11月大混亂」,後續值得關注。
    2020/10/05 18:00
  • 干擾戰術?!拜登怒嗆「閉嘴」 翁履中:川普目的是要他出醜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主要針對六大主題進行論述,包括兩人過去的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種族及示威暴力、最高法院、經濟,及大選公正性,兩人表現如何?對此,德州州大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今(30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許多民眾都認為這次辯論像場鬧劇,但其實雙方各自有盤算,付諸對象不同。川普之所以不斷插話、攻擊對手,是因為他的選民多為美國南方白人男性,因此他要展現出霸氣、陽剛的一面;而拜登則是中規中矩,循著他所準備的辯論議題進行論述,因為他的選民是想看到雙方像羽毛球式的對打。」 而川普的干擾戰術,似乎成功激怒了拜登,讓拜登怒嗆「閉嘴!」他的目的到底為何?翁履中認為,「這次的干擾戰術,算是『部份成功』,他成功讓拜登感到厭煩、討厭,但他最終目的其實是希望拜登在過程中能夠出醜、思路中斷,只要讓拜登在辯論直播中,能夠中斷、空白1分鐘,接下來一個月,川普就能用這段影片來炒作,放話拜登是因為年齡較大,所以才會忘詞,雖然川普此舉沒有達到最終目的,但也成功影響到拜登了,過程中其實拜登不斷想把話題拉到政策議題討論,但川普卻一直打斷,這也讓他無法在政策發表上好好地發揮,很可惜。」 另外,這場辯論中,約有六成民眾認為拜登表現較好,這是否會解除先前大家對他的疑慮?翁履中表示,「的確有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選民沒有機會參與造勢活動,這次論述相對變得更重要、效果加乘,川普的擾亂戰術,也有可能激發更多討厭川普的人,或許會幫到拜登更多。」而兩人在搖擺州的民調至今仍僵持不下,翁履中認為,「如同前面所講,川普呈現霸氣態度就是為了吸引南方白人的選票,而根據搖擺州選民結構分析,社會經濟結構、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在投票時較不會注重政見,而是喜歡川普講話直白、用字遣詞簡單的說話方式,在搖擺州,即使川普荒腔走板,這些死忠支持者也仍會堅持支持他,這也是拜登要小心的地方,因為相比之下,拜登沒有給選民帶來那麼多的熱情。」
    2020/09/30 17:43
  • 川普選輸不認帳?學者:明年1/20新總統依法自動生效

    美國總統大選將近,而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質疑選制公正性,控民主黨推動郵寄投票導致舞弊,選舉結果可能需最高法院定奪,另外,近日有媒體問到,「若敗選是否願意和平轉移政權?」川普則回答「要看到時情況」,似乎是不願做出承諾。對此,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5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線上訪問表示,「其實就美國制度上的設計,川普就算因落敗而不承認選舉結果,也是沒有用的。首先,若是票數有問題,聯邦政府也管不到,因為是各州自行計票;再來,若敗選者不認同各州計票結果,可以上訴至最高法院,也會做出裁決,但若川普連最高法院的判決都不願接受的話,根據美國憲法,明年1/20後,新總統即自動生效,這並不是川普能決定的。」 另外,國務卿龐佩奧在威斯康辛州的演說中,不斷提及台灣,並要求州政府不要畏懼中國大陸的壓力,持續和台灣交往,這是否代表美國在打「台灣牌」?邱師儀認為,「根據PEW研究,『國際關係』在美國在乎事項排名中只排到第六,代表選戰當中,美國民眾其實並非那麼在乎國際關係。許多人認為美國很在乎台灣,但其實美國在意的是中國大陸,也因次川普才會把台灣當作是懲罰中國大陸的工具。而中國大陸現在已在壓力邊緣,內部反抗習近平的勢力也很強大,所以美國頂多就是維持現狀,讓台灣能實質上獲得美國的軍援,但『天助自助』,我們也不能總期待別人來替我們打仗,因為這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2020/09/25 17:5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