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余苑綺直腸癌開槍余祥銓腺瘤創傷黃宣影帝搶救不治周杰倫龍天翔統一獅
  • 搜尋:

    抗衡 結果共412筆

  • RCEP上路 零關稅優惠.亞太貿易躍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經過11年努力,終於在今年1月1號生效。它是全球涵蓋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多邊貿易協定,總共有15個成員國,彼此貿易可享有多項產品零關稅,加速亞太地區疫後經濟恢復。而中國大陸也企圖掌握RCEP話語權,以此抗衡美國主導的「自由印太經濟框架」。
    2022/01/07 19:57
  • 狂打顏家炒高選情?聲量數據看綠營操作成效:恐不樂觀

    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將在1月9日投票,藍綠候選人顏寬恒、林靜儀廝殺激烈,民進黨全黨上下全力動員,正副總統都親赴台中站台力挺,綠營從11月初開始猛轟鎮瀾宮董事長選舉糾紛、顏家家族土地及豪宅爭議,極力炒高選情、催化「討厭顏家」情緒,目的就是瞄準中間、年輕、離鄉青年等選民,希望藉此衝高投票率,與顏家綿密且雄厚的地方組織相抗衡。
    2022/01/05 15:47
  • 杜特蒂:台海若開戰 菲律賓將保持中立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說,在台海議題上,只要發生簡單的誤判,就可能導致戰爭。不過,由於菲國無力抗衡中國的武力,若發生戰事,只要他還是總統,菲律賓就會保持中立。
    2021/12/27 08:42
  • 跨通路使用! 雙全「全家、全聯」電子支付結盟

    全家跟全聯日前分別申請電子支付執照,要成立全盈支付和全支付,儘管執照還沒下來,業者已經宣布要結盟,跨通路使用!除了被認為是擴大使用據點,跟競爭對手統一抗衡,另一方面,通路搶進「電子支付」市場,儘管起步比較慢,但專家仍看好,可預期接下來會掀起電子支付戰。
    2021/12/21 19:35
  • 中國曾受邀被踢出! 美環太軍演明年或邀台灣

    美國參議院通過《2022國防授權法案》,當中有四項跟台灣有關。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參院建議拜登政府,邀請台灣參加明年的環太平洋軍演,目的是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大陸官媒立刻嗆聲,就算台灣獲邀,軍力也上不了檯面。另外,法案中也提高美國抗衡中國的戰略預算,「持續抗中」仍是美國的未來基調。
    2021/12/16 22:09
  • G7外長會議後 習近平15日視訊會晤普欽受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將和俄羅斯總統普欽舉行視訊會晤。在美國民主峰會未邀請中、俄參加,以及日前的G7外長會議被解讀為集結民主國家抗衡中俄威脅等背景下,這場視訊會晤受到關注。
    2021/12/13 16:10
  • 大陸經濟脅迫立陶宛 外交部:全力協助抗衡打壓

    外交部今天嚴正譴責中國持續升高對立陶宛的經濟脅迫,並說將全力協助抗衡中國的蠻橫打壓,持續強化台灣與立陶宛的合作關係,及提升貿易採購量能。
    2021/12/10 17:37
  • 歐盟「全球門戶計畫」 抗衡大陸一帶一路

    相較於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歐盟推出了「全球門戶」計畫,主打「民主透明、高品質及國際標準」和參與國合作,被視為和大陸的一帶一路相抗衡。
    2021/12/02 20:17
  • 軍演落幕 美強化關島、澳洲軍事設備 翁履中:全球調動上並沒有完全的擴充

    美國、日本及其他盟友在亞洲海域為期10天的聯合軍演於11月30日落幕,隨後美國國防部也在11月底完成拜登政府上任後的第一份「全球軍力部署」評估,據外媒報導,美國國防部計畫改善關島和澳洲的軍事基地,以抗衡中國大陸。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美國雖然在韓國、日本有駐軍,但自拜登總統上任後更加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部署,根據美國國防部最新報告強調,要把關島跟澳洲的軍事設備再次強化,也就是除了基礎建設是美國設備提升外,整個軍事在全球調動上並沒有完全的擴充,並非因為加強軍事部署、軍事設施的修建就進行大幅度的調動,美國在全球部屬上依舊維持一致。」
    2021/12/01 16:26
  • 美英澳簽「AUKUS三國同盟」 三方將共造核潛艦

    美國、英國及澳洲,同意組成三方聯盟「AUKUS」,22日正式簽約,再度引發中國大陸反彈。大陸批評,美英澳三國結盟,會引發區域軍備競賽,造成核擴散。另一方面,大陸則強化與俄羅斯的合作,繼海上共同演練後,中俄又進行聯合巡航,儘管大陸強調「不針對第三方」,不過在印太地區和美國抗衡,態勢明顯。
    2021/11/23 22:10
  • 澳洲力推關鍵礦物與稀土供應鏈 抗衡大陸獨占

    澳洲總理莫里森今天說,關鍵礦物與稀土對發展新能源、達成淨零排放至為重要,現在的供應鏈仰賴單一生產者,且這個生產者有能力阻止其他供應鏈形成;澳洲會積極促成可靠、有競爭力的供應鏈。
    2021/11/11 13:24
  • 力抗一帶一路 美擬明年初投資全球大型建設

    美國計劃明年1月開始,在全球多個地區投資5到10個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來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
    2021/11/09 11:38
  • 抗陸一帶一路 美擬2022年初投資全球大型建設

    美國高階官員今天表示,美國打算明年元月投資全球5到10項大型基礎建設計畫,作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擴大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環。
    2021/11/09 09:57
  • 向外媒稱台軍事無法跟陸抗衡? 邱國正解釋了

    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出刊國防部長邱國正的投書,標題為《台灣不會對中國大陸投降》(Taiwan Won’t Capitulate to China)。邱國正在文中指台灣軍事科技無法與大陸抗衡,但國軍絕不投降。對此,邱國正今(5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他身為國防部長有必要對外說明,包括強化後備教召訓練、軍品、武器裝備等。
    2021/11/05 15:32
  • 邱國正投書美媒:台灣軍事科技無法與陸抗衡 但絕不投降

    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週四(4)刊出國防部長邱國正的投書,標題為《台灣不會對中國大陸投降》(Taiwan Won’t Capitulate to China)。邱國正在文中指出當前的兩岸局勢示自他從軍數十年以來「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坦言台灣在資源上無法與大陸相比。不過他也對國軍展現信心,強調軍方「決心為中華民國的生存及繁榮,以及全體台灣人民的安全和福祉而戰。」
    2021/11/05 14:42
  • 陸2027年逼台和談?  蘇貞昌:大秀肌肉會適得其反

    美國國防部3日發布2021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大陸迅速推動軍事現代化,目標設定2027年具備在亞太地區與美軍抗衡的實力,並逼迫台灣領導人依北京設定的條件談判。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希望中國能把力量去照顧人民、維護周邊和平安全,才是大國的責任,「擴張軍備、大秀肌肉,有時會適得其反,自得其害。」
    2021/11/05 09:51
  • 美估中十年內擁千枚核彈 2027逼台與北京談判

    美國國防部公佈了「中國軍力報告」,推估大陸預計在2027年達到在印太地區能和美軍抗衡的目標,並足以逼迫台灣與北京談判;另外,也加速推動核武能力,預計在2030年前擁有多達1000枚核彈頭,對於五角大廈的這份評估,美國總統拜登則回應,他會在與習近平視訊會議時,強調美中之間應是競爭,而非衝突。
    2021/11/04 22:29
  • 陸拚軍事現代化 2027年逼台上談判桌 翁履中:美指兩岸關係要透過溝通解決

    美國國防部3日公布「中國大陸軍力報告」,指出解放軍持續在為台海衝突做準備,並全面推動軍事現代化,同時威懾第三方國家干預,目標2027年具備在印太地區有與美軍抗衡的實力,迫使台灣領導層依照北京條件進行談判。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在192頁的報告中出現台灣次數達177次,平均每頁都會提及台灣,可看出美國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高度重視,文中也多次強調大陸解放軍的各種發展方向和目標,而2027年、2035年和2049年就是很關鍵的年限,因為不管是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將,還是印太司令部指揮總長都多次強調,大陸解放軍大概在6年之內於印太地區或第一島鏈的軍事實力能追上美國,甚至超越美國,其中又以2027年貫穿全文,指出2027年就算大陸不發動武力侵犯台灣,但政治實力和經濟威嚇都不會少,逼迫台灣進行政治上的談判,最後雖然這份報告有講到中美軍事實力差距在縮小,但沒講到要如何確切幫助台灣,僅點出威脅存在,並稱兩岸關係可能要透過談判解決,鼓勵兩岸開啟對話管道、溝通交流。」
    2021/11/04 15:16
  • 美討半導體機密?聯手歐盟解決晶片荒 翁履中:美歐盼自己國家保持科技領先

    近期新成立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首場會議29日在美國匹茲堡召開,公告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聯手解決晶片短缺、科技問題,以確保半導體供應,並抗衡中國大陸支配的局面。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和歐盟都是站在自己國家利益角度為出發點,希望自己國家能永遠保持在科技領先的前端,所以對目前領頭的亞洲半導體公司所提出的要求,雖然表面是索取財務資料,看似無害,但實際上這些資料卻能讓其他國家推測出對手實力,對半導體公司而言是把優勢、技術曝光,所以引起商業界反彈。」 另外,大陸限電危機引發全球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這和大陸對澳洲的「禁煤令」有關,翁履中提到,「若中國大陸想要解決限電危機,只要政府想要做都可執行,因為大陸在決策上和西方民主國家思維不同,針對人民的聲音是可以直接用各種政策解決,而這次的限電危機或許是個政策考量,大陸曾在國際間承諾會努力降低碳排放量,而限電可導致碳排放量下降,以便大陸達成減碳排的成績,並在國際間獲得更多籌碼談判,但相對的在全球化之下,大陸限電對全球產業鏈都有衝擊,身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大陸,各國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是現在高度互賴,不管市場或勞動,大陸都是全球重要角色。」
    2021/09/30 16:04
  • 美歐技術貿易合作 象徵大西洋兩岸恢復良好關係

    美歐官員今天矢言聯手處理眾多技術和貿易方面的問題,以確保半導體供應並抗衡中國支配的局面。
    2021/09/30 14:34
  • 逼朱立倫打出告急牌 張亞中激出藍營堵爛票、亡黨感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25)日落幕,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選舉後期迎頭趕上,挾黃復興、深藍勢力抗衡前主席朱立倫,意外激出黨內基層與民代一股「亡黨感」,雖然未能當選,但仍凝聚不少過往對於黨中央恨鐵不成鋼的「堵爛票」,囊括3成以上選票。但張亞中在選舉過程中所激起黨員的激昂情緒和支持,也不禁讓黨內感受到,國民黨的黨員結構與社會主流民意仍有一段不小差距。
    2021/09/25 21:20
  • 暗中較勁?!美中聯合國大會未提彼此 翁履中:拜登盼國際間能重新認識美國

    聯合國大會21日在美國紐約揭開序幕,其中最讓國際關注的就是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說,儘管這次雙方都沒提及美中關係,但從內容中能發現皆在劍指美中之間的抗衡。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政府這次在聯合國大會的目標是希望全世界能重新認識美國,在阿富汗撤軍後再給美國一個機會,所以談話間的主軸都是圍繞著大陸,而非劍指大陸,也是想要傳達美國不會製造全球衝突,也不會進行冷戰,除此之外,想藉由溫和的態度找到美中衝突之間可以和緩的趨勢。」 另外,俄羅斯國會大選20日結束,不出所料的是總統普欽率領的團結俄羅斯黨獲勝,但反對黨卻指出選舉有舞弊,翁履中認為,「俄羅斯選舉看似民主但又非完全民主,但可以確定的是普欽仍牢牢掌握政權,在國際外交上依舊是一人說的算,不過目前為止若要撼動普欽在俄羅斯執政的權力,難度還是很高,未來普欽的權力將會如何影響全世界也是一大看點。」
    2021/09/22 16:22
  • 歐盟推動「全球門戶」計劃 視為抗衡大陸一帶一路

    歐洲聯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今天宣布將推動「全球門戶」計劃及對強迫勞動產品實施進口禁令,除被視為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更對中國侵害人權展開反制行動。
    2021/09/16 09:55
  • 拜登撤軍阿富汗後力挽聲譽 展開多邊外交之秋

    美軍上月在混亂中倉促撤離阿富汗,有損美國總統拜登的國際聲譽,他將在今年秋天展開一連串重要外交會議,努力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結盟關係以抗衡中國。
    2021/09/14 10:21
  • 日本擬吉里巴斯開設大使館 日媒:意在對抗中國

    日本外務省擬在數年內於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新設大使館,日媒指出,這是為了與在當地影響力日趨擴大的中國相抗衡。
    2021/09/06 12:4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