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黑夜奇俠 AI 台灣李芷霖潮境公園吳桐潭氣象撞擊伍宗德NVIDIA
  • 搜尋:

    專責病房 結果共188筆

  • 染疫護理師痊癒!堅守專責病房 照護確診者

    5/12是國際護理師節,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2)記者會上也特別向全國醫護人員喊話打氣,提到最後關鍵時刻,希望醫護人員把精神拿出來,也謝謝大家的辛苦;在彰化有一名劉姓護理師,也值得敬佩,在確診康復後,不怕再度染疫風險,仍然選擇在檢疫專責病房,照顧確診病患,堅守崗位。
    2022/05/12 18:23
  • 急診分流遭嗆「出事誰扛」 護理師哽咽盼同理心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今天即便是國際護師節,護理師仍在防疫第一線堅守崗位,扮演重要抗疫角色,從去年原本專責病房護病比1比5,在本土暴增下,護病比甚至飆到一比九,等於照顧病患多了三到四倍,尤其急診室最有感,每天塞爆的篩檢民眾,讓他們承受著龐大身心壓力,民眾心急護理師也能體諒,但急診量能有限,也盼大家多點同理心。
    2022/05/12 13:42
  • 我們不是千手觀音!急診護理籲理性:你擠壓的是別人性命

    迎戰這波疫情高峰,醫護卻有撐不住的風險,護理師公會統計,護病比現在專責病房最多來到1:20,是過去4倍,而醫病比最嚴重也到1:29,尤其每天頂防護裝在戶外幫忙PCR的醫護,前女團成員胡曉菁也確診,她說PCR排4個多小時,但看到醫護那瞬間,汗流浹背的模樣,真的心疼。
    2022/05/11 20:11
  • 赴北榮視察「遭嗆下台」 陳時中尷尬笑:疫情讓心情不平靜

    國內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指揮中心記者會結束後,就前往台北榮總視察急診分流,戶外採檢站和專責病房情況,但沒想到一進北榮,就遭現場民眾怒嗆「陳時中下台」;對此,陳時中笑了兩聲:「哈哈,整個疫情期間大家心情不是那麼平靜,過去就好。」
    2022/05/11 16:34
  • 「陳時中醒醒!」 醫護包圍CDC要求降醫護比

    國內疫情加劇,確診重症數也增加,醫護人力面臨重大考驗,第一線醫護人員、機組員,集結指揮中心抗議,表達強烈不滿,提出嚴守專責病房護病比、落實醫院人力備援計畫,終結血汗,呼籲中央要「正視基層困境」,甚至集體調鬧鐘,表示要「喚醒陳時中」。
    2022/05/10 17:34
  • 確診產婦緊急剖腹「醫護全套防護隔離衣」 雙胞胎PCR陰性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9日凌晨1時25分完成雲林縣首例COVID-19確診產婦的剖腹產,喜迎雙胞胎男嬰,母子平安,母親目前在專責病房隔離休養,嬰兒PCR結果為陰性,在加護病房觀察。
    2022/05/10 17:17
  • 醫護累了盼確診解脫、控訴1打20 陳時中:撐過去

    國內疫情嚴峻,第一線醫護壓力爆表,更有急診護理師被逼到想乾脆直接確診才能休息,今(10)日眾多醫療工會將集結於指揮中心前抗議,要求指揮中心正視基層困境,包含落實審查醫院「人力備援計劃」、嚴守專責病房確診照顧護病比等;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醫護平常就很忙,現在又多這麼多病人,當然辛苦,「我想大家撐了2年多了,最後一戰把它撐過去,讓社會可以更安全。」
    2022/05/10 15:56
  • 1人顧20名病患!醫護崩潰抗議 「叫陳時中出來面對」

    國內疫情加劇,確診重症皆增,醫護人力面臨重大考驗,今(10)日眾多醫療工會將集結於指揮中心前,要求正視醫護困境,怒轟指揮中心罔顧基層困境,在這時下令「專責病房護病比」從原先的1:5膨脹數倍,1名護理師必須照顧10-20個確診者,衛生所人員也是每月加班時數高達100小時,平均每天上班16-18個小時,現場高喊「叫陳時中出來面對」,更提出5大訴求。
    2022/05/10 13:26
  • 指揮中心研議醫院皆備專責病房 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

    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為維持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今天開會研議所有醫院開設專責病房,另外孕婦口服藥物使用標準放寬同步討論,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最新疫情及防疫事宜。
    2022/05/10 10:56
  • 因應醫院降載 侯友宜:專責病房開設1936床

    中央宣布北北基桃大型醫院需增加3成專責病房,新北市長侯友宜今(8)日指出,新北市目前針對專責病房開設1936床、空床率為33%,還會繼續開設30%專責病房,因為市府開設了集中檢疫中心,5月2日起開設1368房、2177床,作為醫院後盾。
    2022/05/08 15:33
  • 中央放寬居隔政策 侯友宜:早點做民怨更少

    中央宣布放寬居隔政策,解除電子圍籬,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坦言說,如果這些事情早點做,相信民怨會更少。不過中央同時也宣布,北北基桃4縣市,專責病房要家開到30%,目前新北市覺得沒問題,但大型醫院最多的台北市認為,難度有點高。
    2022/05/08 14:10
  • 全面備戰!北北基桃5百床以上醫院「專責病房升至3成」

    據衛福部推估,5月中至月底,國內將迎來COVID-19疫情高峰。衛福部今天宣布,將要求雙北、基隆、桃園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的醫院,一週內開設30%專責病房,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2022/05/07 23:03
  • 孕婦確診3天母子雙亡 羅一鈞還原就醫過程「新冠+急性肺動脈栓塞」

    新北市一名懷孕28周的確診孕婦,打過1劑疫苗,5月4日因發高燒緊急,送至亞東醫院專責病房治療,但5月6日上午失去意識,經婦產科、小兒科與心臟外科醫師共同搶救,寶寶仍宣告不治,而亞東醫院證實,該產婦在加護病房,持續高燒不退,於今(7)日凌晨離世。
    2022/05/07 11:22
  • 1打12累垮!醫護哭「人力嚴重不足」:我們擋不住了

    本土疫情不斷擴大,醫療前線負擔吃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也在臉書發文,現在人力已經不足以應付持續增加的病人與醫療需求,專責病房更出現1打12的情況,「大量醫護確診隔離,護病比翻倍,但我們已經擋不住了!」
    2022/05/07 09:53
  • 確診孕婦高燒突失去意識 搶救2天「腹中胎兒宣告不治」

    新北市一名確診孕婦,4日因發高燒緊急送往亞東醫院專責病房治療,怎料今(6)日上午突然失去意識,稍早亞東醫院證實,經婦產科、小兒科與心臟外科醫師共同搶救後,寶寶仍宣告不治,目前孕婦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2022/05/06 20:15
  • 確診產婦「高燒住院」忽失意識 搶救後嬰不治

    有一名確診孕婦因為發高燒,緊急送往亞東醫院專責病房,5/4住院,但在卻今天(5/6)早上突然失去意識,院方證實,在經過經過婦產科、小兒科,與心臟外科醫師共同搶救後,寶寶還是不治,產婦還在加護病房,對此其他婦產科醫師說,如果產婦是中重症,生產風險會比較高。
    2022/05/06 19:47
  • 疫情海嘯醫院措施增 年輕人遇「腹瀉、橫紋肌溶解」快採檢

    國內疫情快速升溫,今(5)日確診人數突破三萬人,再創下新高,雙北醫院急診更是塞爆,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表示,現在正在迎接海嘯,甚至說現在每天早上醫院外面都會排滿防疫計程車帶來的人潮,也因此增加了一些措施,包括小兒急門診分流、更新增對於不典型症狀的警覺,以及專責病房量能提升與一般醫療降載。
    2022/05/05 16:17
  • 嬰幼兒確診出現「這些症狀」趕緊送急診 專責病房拉警報

    5月3日,本土確診個案首度單日破「兩萬人」,再創新高,隨著疫情延燒,指揮中心在之前都強調全台專責病床數是足夠的,但走訪新北市第一線醫院急診室,深入了解醫院專責病房的佔床率,都已經8、9成滿,而台北市的專責病房空床率只剩下29%,已經是拉警報。
    2022/05/03 23:09
  • 醫收命令「準備上戰場」 緊急預告:真正的高峰要來了

    國內確診數屢創新高,不少專家都預估,染疫人數將在5月中旬達到高峰。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今(3)日就在臉書發文指出,醫院突然收到加開專責病房的命令,以致於內科醫師需要打散支援,讓他不禁感嘆,連應變醫院都要啟動提升量能,「變化得好劇烈,真正的高峰要來了!」
    2022/05/03 21:04
  • 預言北市單日確診破5萬 黃珊珊:加開專責病房、分流診治

    本土疫情大爆發,今(29日)新增1萬1974例本土確診個案。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表示,台北市每日確診個案數很快就會到5萬例,當務之急就是保存公衛量能與醫療量能,北市府也特別與醫院系統開會擬定7點項計畫,包括開設新冠門診、加開專責病房等。
    2022/04/29 14:54
  • 有片/台灣與病毒共存「武器」在哪? 疫情減災靠疫苗、快篩、藥物

    國內疫情快速升溫,防疫指揮中心期盼人民自主應變,不過現在快篩、藥物、疫苗什麼都缺,就怕民眾打不過病毒,導致醫療量能超過負荷。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期拋出了「軟性封城」,表示台北市專責病房的1400張空床數是最後一道防線,如果被確診者占滿,將會啟動所謂的「軟性封城」,也就是類似去年禁止內用和遠距上班上課的三級警戒,希望透過減少人流活動,有效減少確診者。
    2022/04/27 22:46
  • 軟封城引議 柯文哲提五階段戰略、病床不足要降活動量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26)日拋出軟性封城議題,引起討論,柯文哲今天做出解釋,柯文哲表示,如果案例持續增多,北市一開始是不公布足跡,再來是縮小疫調範圍,再來是不做疫調,再來是不做確診者追蹤,最後一道防線是專責病房要能應付確診案例,如果醫療體系還能忍受,儘量不去干擾社會運作,但如果超過醫療體系的容忍範圍,還是要提高防疫等級,他所謂軟封城,就是如果上升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百分比中重症,超過這人數就要把活動量降低以免超過負荷。
    2022/04/27 14:39
  • 「專責病房滿載」 輔大醫達9成、林口長庚吃緊

    本土疫情爆發,但目前台灣的醫療量能是否夠,醫勞盟提醒,指揮中心太樂觀,沒看到很多盲點,另外輔大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也說專責病房滿了,目前院滿床率達到9成,但目前疫情高峰未到,若全台會有360萬人確診,中重症人數恐超過1.4萬人,以現有病床數就可能不夠用。
    2022/04/22 19:11
  • 大浪來了要抓緊!醫示警「1族群」防備:這一波很難躲過

    本土疫情嚴峻,已經連續8日破千,今(22)日更新增3766例確診,小兒科醫師張博揚也示警「專責病房已漸漸額滿」,接下來醫療量能的排擠效應將浮現,喊話未打滿2劑的成人準備好血氧機,直言「這一波可能很難躲過」。
    2022/04/22 15:41
  • 獨/專責病房滿載!「新北」重災區最吃緊 醫曝第一線狀況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暴增,指揮中心也持續調整、規劃輕重症分流和下轉流程,指揮中心昨公布的醫療資源統計,全台專責和負壓病房空床率仍有63.4%,但新北醫院卻已出現滿載狀況,輔仁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王宗倫在臉書提到「專責病房滿載」,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也坦言,現在病房確實很吃緊,強調「輕重症分流」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想辦法做好,防疫旅館、集檢所要開夠。
    2022/04/22 12:3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