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星冰樂太陽花女王龍天翔車資中風癌王賣場淋巴癌末期本土劇男星單親
  • 搜尋:

    家醫 結果共1,486筆

  • 與病毒共存!丹麥疫苗覆蓋率高當後盾 林仁筑:嚴格「疫苗護照」是重要主因

    丹麥自9月10日起取消境內所有的防疫限制措施,將新冠病毒視為「非重大威脅」,決定與病毒共存,而丹麥衛生部長也表示,「丹麥完整接種率已突破八成,疫情獲得控制,所以將鬆綁限制令。」丹麥台人林仁筑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分享到,「丹麥不能挑疫苗種類,都是由當地的家醫決定,雖然政府不能強迫民眾施打,但有推出『疫苗護照』政策,只要完整接種兩劑的民眾即有疫苗護照,若沒有疫苗護照的民眾,受限制的活動就很多,甚至看醫生都是問題,所以嚴格疫苗護照是促使疫苗覆蓋高的主因。」 林仁筑也補充道,「目前丹麥不在乎確診數,而是在意插管數和死亡數,對於兒童施打疫苗,丹麥家長也有疑慮,這時政府機構就會邀請家長上電視辯論,讓民眾能參與討論,最後決議還是要打疫苗才有安心感,但對丹麥人而言,戴口罩是件極其少見的事,所以當地戶外並沒有這項限制,除非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才有要求要戴口罩。」
    2021/09/21 16:02
  • 吃對才重要!5種食物助「血糖」穩定 做對3件事更健康

    最近因為資深演員龍劭華猝世,引起大家對糖尿病的關注。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認為只要把3件做好,無論怎麼吃都不會胖,而且血糖也不會上升;營養師宋明樺分享5種食物有助於血糖穩定。
    2021/09/20 15:51
  • 家長注意!Delta病毒「幼童化」 醫曝這症狀要小心

    Delta來勢洶洶,不但改變COVID-19很多特徵,感染族群更有「幼童化的趨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雖然孩童感染機率高,但發生重症機率低於成人。營養師宋明樺則表示,想要提高免疫力,除了補充維生素,也要維持腸道健康。
    2021/09/17 14:32
  • 遠距醫療因疫情崛起 居家也能複製看診體驗

    疫情期間許多國家因為實施封城,使得遠距醫療服務趁勢崛起,以色列一間新創公司,研發了一款居家醫療包,病患或家屬可以在家自己用儀器測量,與醫師視訊,遠端檢視生命徵象,在疫情高峰時期,醫療包的需求成長了400%。
    2021/09/15 14:25
  • 打疫苗後「吞6顆普拿疼」仍痛爆 醫揭這時吃最有效

    民眾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頭痛、全身痠痛等副作用,會自行服用普拿疼等止痛藥來紓緩疼痛。甚至有一名女子打完AZ後連吞6顆疫苗仍無法止痛。究竟一天能吃多少劑量?家醫科醫師許書華近來在TVBS節目《健康2.0》之《家有許事》中給予解答。
    2021/09/13 23:36
  • 美疫苗強制令 醫護拒打辭職 企業加收保險 促打奏效

    紐約市公立學校在關閉了18個月之後,周一終於開學上課。總統拜登也趕在開學前,下達了全國疫苗強制令,所有教職員和符合資格的孩童,都必須打疫苗,否則就要每周檢測。目前74%的紐約市教職員至少施打一劑,月底前要完成全面施打。另外,有專家預估,5-11歲的孩童10月底前,FDA就會核准施打輝瑞疫苗。拜登的強制令也引發不小反彈,紐約州的一家醫院,6名婦產科的護理人員不願接種而集體辭職,醫院只能宣布暫停接生。
    2021/09/13 19:54
  • 印度醫院電梯故障24年 重啟維修躺「白骨男屍」嚇壞

    印度一家醫院一部電梯自24年前故障後就被棄置,直到近日才重啟維修工作。相關人員檢查電梯井下方時,竟發現裡面躺著一具白骨嚇得趕緊報警。雖然這起事件原因尚待釐清,但過去大陸及台灣都曾發生過民眾受困電梯遭到活活餓死的案例,令人唏噓。
    2021/09/09 23:56
  • 幼兒園10人確診!醫警告「Delta幼童化」感冒3症狀當心

    長榮2名機師、就讀北科附工兒子確定感染Delta,而新北幼兒園群聚一次爆發10人染疫,還得經基因定序檢查,雖然兩群聚無關聯,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Delta已經進入社區了。對此,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分享Delta恐怖4大特點,並直言有「幼童化」趨勢。
    2021/09/07 08:37
  • 百萬細胞簡訊篩檢站擠爆 北市1830人PCR結果出爐

    國籍航空長榮接連出現3名機師突破性感染,其他兩名機師感染Delta可能性不小,指揮中心4日緊急發出史上規模最大的110萬個細胞告警簡訊,不少民眾收到簡訊後心慌慌,紛紛衝醫院想做篩檢。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9月4日七家醫院PCR篩檢人數為937人,9月5日篩檢人數為893人,本週末共計1830人,採檢結果出爐,全數都是陰性。
    2021/09/06 12:59
  • 怕染疫不敢回診又停藥 醫曝心肌梗塞患者1週5急救

    因擔心染疫,許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不願回診,出現服藥空窗期,有家醫院一週內竟有5位民眾因心肌梗塞被送至急診室急救,比過往夏天狀況多了許多。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擅自停藥,尤其已經放置心臟冠狀動脈支架的患者更須小心,避免心肌梗塞突然報到!
    2021/09/03 23:07
  • 北市聯醫免費PCR假的? 老師欲採檢遭拒

    台北市七家醫院可讓民眾做免費PCR,就連台北市教育局也發公文給學校,可以去醫院做免費PCR,卻有老師投訴,他去聯醫仁愛院區要做免費PCR被拒絕,因為院方說如果是為了工作去採檢,不符合公費條件。
    2021/09/03 15:53
  • 特權疫苗?南市第2劑莫德納被秒殺 黃偉哲:粥少僧多

    台南市衛生局在8月30、31日2天,開放市內4家醫院進行第2劑莫德納疫苗預約,但不少市民沒有在第一時間收到資訊,而是從網路上輾轉得知,上網去看時已額滿,被質疑根本是「開給特定知情人士」。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時表示,這次的莫德納是專案撥補,都是尊重中央規定下去,粥少僧多,今後會繼續和中央爭取。
    2021/09/02 18:48
  • 接種不到快看!醫曝「2保命疫苗」降低確診率 還能公費

    今(31)日59.5萬劑AZ疫苗抵達台灣,首批BNT也即將在9月來台。雖然國內目前有AZ、莫德納、高端及BNT4種疫苗可以施打,但台灣仍有不少人無法接種。對此,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供2種疫苗,其中一款為公費,若是真的打不到新冠疫苗,可以視為第2個小選擇。
    2021/08/31 19:21
  • 擔憂疫苗副作用 醫:染新冠併發血栓風險更高 避免血栓炸彈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揪危機

    九把刀岳母驚傳接種AZ疫苗4天後猝逝,死因目前尚待確認,但再次引發各界施打疫苗產生副作用的擔憂。討論到施打疫苗引發血栓的風險,國內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江坤俊表示,血栓在疫情期間成為敏感關鍵字,博仁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蘇上豪則指出,其實感染新冠病毒造成血栓的風險,高於施打疫苗的副作用。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一般人更容易面臨的並非疫苗或病毒造成的血栓威脅,除了久坐、久站或是肥胖、凝血功能異常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血栓,甚至可能跟個人的基因有關。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如LDLR、PCSK9等基因,與膽固醇代謝有關,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1/08/23 16:36
  • 門診手續PCR收費惹議! 陳時中:須病人同意

    各大醫院落實手術、住院要核酸檢測PCR篩檢陰性才能進行,但有民眾向媒體投訴,即使是門診手術,院方仍要求須自費PCR採檢,1人約4500元,有人陪病就要花9000元,覺得台北市現在還有7家醫院開放免費PCR,有的卻要花費近萬元,抱怨各醫院標準不一。
    2021/08/22 19:40
  • 手術PCR自費近萬元 民怨「北市不同調」衛生局回應

    許多醫院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紛紛要求包括門診手術等手術得經PCR篩檢陰性才能進行,不過有民眾抱怨北市開放7家醫院免費進行PCR篩檢,但至台大醫院進行小手術,連同陪病自費篩檢就要近萬元,標準不一帶來許多困擾,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做出回應。
    2021/08/22 13:06
  • 第二劑混打高端疫苗? 總座陳燦堅:已啟動臨床試驗

    國內疫苗庫存量吃緊,各縣市鬧疫苗荒,指揮中心宣布,第六輪公費疫苗接種由國產高端疫苗接力,8月23日開打,預約人數突破30萬。高端疫苗今(17)日舉行股東會,總經理陳燦堅表示,高端產能沒有問題,可滿足市場需求,而且有兩家醫學中心對混打高端進行臨床試驗,預計3-5個月會有結果。
    2021/08/17 13:36
  • 南韓再出包!10人各接種「一整瓶」輝瑞 多達5倍劑量

    南韓新冠疫苗接種日前發生重大疏失,忠清北道清州市一家醫療機構替民眾過量施打疫苗,多達10名接種者各自被注射一整瓶輝瑞疫苗,相當於正常劑量的5至6倍。
    2021/08/14 15:55
  • 高端普遍副作用平均值低 醫:嚴重副作用仍是未知數

    AZ、莫德納施打後許多人出現副作用,現在第五輪意願登記已重啟,並新增國內自行研發的「高端疫苗」選項,開放登記後約100萬人表達有意願施打。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邀來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針對三款疫苗進行討論。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從普遍副作用分析,高端的平均值雖較低,但還須觀察隨著施打人數增加,是否出現嚴重副作用案例。另外,居家工作期間,許多人出現焦慮、恐慌等WFH (Work From Home,指在家工作 ) 症候群,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居多,中西醫師黃獻銘解釋,「氣血不足」會導致焦慮、恐慌,提醒35歲以後的熟齡女性要當心身體提前老化!
    2021/08/14 11:26
  • 九把刀岳母打AZ後猝逝 防疫女神曝「7症狀」必就醫

    作家九把刀11日下午在臉書透露,岳母施打AZ疫苗4天後不幸猝逝,讓一家人相當悲傷,有著「防疫女神」稱號的家醫科醫師許書華也PO文表示,如果在施打疫苗後發現「7症狀」,就務必馬上就醫。
    2021/08/13 13:36
  • 打完AZ注意「5個時間點」 醫曝「這2項」症狀速就醫

    隨著國內新冠疫苗踴躍開打,不少民眾也同步擔心疫苗副作用,有些人打到AZ,有些人打mRNA(例如莫德納),除了施打前身體狀態準備好,施打疫苗後又該如何自我觀察和警覺?輔大醫院家醫科醫師許書華整理列出1張表,教民眾觀察打完疫苗後不同時間點的注意事項。
    2021/08/12 16:00
  • 只收重症!男子遭120家醫院拒絕 日本醫療面臨崩潰

    由於日本祭出「居家療養」政策,非重症患者禁止收治醫院,日前東京一名男性患者被120間醫療機構拒收,關於「醫療人球」的爭議持續延燒,日本統計光7月就有31人死在自家,都是由於病況急速惡化導致,尤其50多歲族群佔大宗,日本政府除了飽受外界批評外也,開始引起民眾擔憂。
    2021/08/11 12:20
  • 1.7萬病患被迫在家治療! 日男求治百家醫院遭拒

    日本Delta疫情升溫,醫療能量不足,有多達1萬7千名確診病患,被迫在家療養,另外在東京還有一名病患,病情突然惡化,他花了五個多小時,向120家醫院尋求治療,都被拒絕,而南韓已經連續35天,單日確診破千,首爾和釜山的防疫令,宣布延到8月22日,南韓因為莫德納疫苗,交貨再度延遲,也決定第2劑施打間隔,延長為6周。
    2021/08/10 22:31
  • 新北才開放餐飲內用 板橋一家醫院爆群聚感染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天宣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獲控制,今天開放餐飲內用,但今天表示2日爆發醫院群聚感染,4名外籍看護確診,經擴大採檢又有5名病人染疫。
    2021/08/03 18:01
  • 東京染疫患者成醫療人球 百家醫院拒收治

    日本連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增確診數病例創新高,恐壓迫醫療資源,上週東京有一名COVID-19重症患者,被約100家醫院拒絕收治,輾轉8小時後才得以住院。
    2021/08/02 18: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