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個資你好,我是誰突發性心臟病寵物店老闆輕生旅遊警示帳密吳孟庭IG抖私密處磐石高中前往大陸
  • 搜尋:

    大流行 結果共980筆

  • 網提議口罩4.0加入「我付款捐口罩」 唐鳳8字回應了

    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先前總統蔡英文就表示將捐贈千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讓「Taiwanhelps」關鍵字一夕爆紅,卻也因此引發部分民眾不滿。一名網友就在推特發文,建議政府在「口罩4.0」加入付錢捐贈的功能,發起「口罩外交」活動,結果釣出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親自回應。
    2020/04/03 09:39
  • 加速新冠病毒疫苗上市 啟動「人體攻毒試驗」道德嗎?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疫苗被視為終結大流行的終極解方。首例疫苗已進入試驗,然而研發曠日廢時,必須經歷第三期大規模研究,長時間觀察接種疫苗的族群才能得到結果。對次,生命倫理學專家Nir Eyal日前發表預印論文提出一個大膽想法:「人體攻毒試驗」,用病毒感染人體來實驗,加速疫苗研發,這合乎道德嗎?快來看看Nir Eyal在權威期刊《自然》的訪談。
    2020/04/01 14:20
  •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 4/1全球最新情報一覽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美國總統川普31日警告,美國將有「非常痛苦」的兩週,白宮警告疫情恐奪走最多24萬人性命。
    2020/04/01 09:51
  • 二戰後最大全球危機 聯合國:武漢肺炎大流行恐釀衝突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擔憂可能在全球各地引發衝突。
    2020/04/01 09:46
  • 你討厭前胸貼後背的排隊嗎? 「社交距離」規範就是?

    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全世界大流行,有些國家祭出鎖國、封城、禁足、停課等等措施,留學生的課業就可能被影響,得直接回國,改成用網路上課的方式。而隨著清明連假到來,人潮聚集機會增加,指揮中心也趕緊訂出社交距離指引,室內要保持1.5公尺,室外是1公尺的距離。
    2020/03/31 23:05
  • 義法西疫情慘重 川普:美國將援助醫療用品抗疫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美國將運送醫療用品至義大利,接著會送至法國與西班牙,以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
    2020/03/31 18:15
  • 慎防社區大感染 世衛:亞太地區疫情尚無絕期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今天表示,亞太地區的武漢肺炎疫情「離結束還很遙遠」,目前遏止病毒散播的防疫措施不過是為各國爭取時間,為大規模社區感染做準備。
    2020/03/31 16:53
  • 快訊/美國疫情蔓延 梅西百貨關店、放無薪假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響,美國知名的老牌「梅西百貨」,隨著營收嚴重減少,除了被迫關閉全美775間分店,目前也宣布旗下12萬5000名員工從這個星期開始放無薪假,另一個美國品牌Gap,為了舒緩財務危機,也有8萬員工放起了無薪假。
    2020/03/31 11:58
  • 全球疫情爆發!唐綺陽驚人預告:今年還有2波重大變故

    2020上半年不僅有多位名人相繼逝世,更爆發新冠病毒肺炎,嚴峻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疫疾」,至今已造成上萬人死亡。然而星座專家唐綺陽日前更語出驚人,預測顛覆現狀的星象「今年有3波」,並透露另外2波衝擊的時間點,引人憂心。
    2020/03/31 11:18
  • 武漢肺炎最新情報 全球累計病例總數破74萬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如能把病死人數壓在10萬以內,「就算做得很好了」。疫情重創演藝圈,日本喜劇天王志村健過世、男高音多明哥住院。
    2020/03/31 09:19
  • 成群蝙蝠突暴斃 居民驚見屍群嚇傻:世界末日到了?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擴散速度難以想像,死亡數也日益上升,各國政府和民眾都人人自危。先前有專家指出,新冠肺炎的病毒可能來自於蝙蝠;日前以色列出現有數十隻蝙蝠,原本在空中的牠們突然暴斃墜落地面,有民眾拍下這些死亡蝙蝠的照片,引發各界的熱議。
    2020/03/30 14:10
  • 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 全球最新情報一覽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美國總統川普考量隔離紐約地區與鄰州,但在地方當局反彈下做罷;日本東京都確診病例發燒,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2020/03/30 10:24
  • 自拍影片嘲諷防疫政策 美國女2天後確診

    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各國政府紛紛呼籲民眾待在家,不要亂跑,但還是不少年輕人,覺得自己不會染病,無視防疫政策四處趴趴走。而阿根廷一名男子,在隔離期間,參加人數多達百人的慶生趴,造成11人出現相關症狀,目前相關單位介入調查,如果確認他是刻意參加派對傳播病毒,男子可能會面臨15年徒刑。
    2020/03/29 21:54
  • 台灣「近大陸卻比歐洲少確診」 瑞士揭關鍵:難怪成典範

    瑞士「時報」(Le Temps)一篇文章指出,面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台灣是第一個採取行動、拉響警報的國家,但因北京及聯合國箝制台灣的聲音,無人理會警示,錯失防疫先機。
    2020/03/27 18:07
  • 各國嚴格抗疫 英研究:全球恐仍破180萬人病死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今天公布的一份研究,即使採取快速、嚴格的措施來阻止席捲全球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逾180萬人今年內仍可能染疫死亡。
    2020/03/27 17:27
  • 與習近平通話談疫情 川普:雙方合作密切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今天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討論已釀全球2萬4000多人病死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雙方談話「深入細節」。
    2020/03/27 17:15
  • 矯枉過正?2女戴口罩搭公車交談 婦傳紙條「請勿說話」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引發全球大流行,各國確診病例數不斷攀升,民眾都人人自危。若是出入公眾場合,現在都會戴口罩和勤於消毒,但日前有1名女網友發文,她戴著口罩搭公車時,期間和朋友交談幾句話,卻遭1名大媽傳紙條要求「疫情期間請勿說話」;不少網友看到直呼傻眼,甚至直說「怕死就別出門!」
    2020/03/27 07:59
  • 解封還太早?! 專家:中國疫情恐將捲土重來?

    就怕新冠肺炎的無症狀帶原者,造成全球第二波大流行,而沉默肺炎到底有多可怕?日本自衛隊中央病院就公開鑽石公主號患者研究資料指出,沉默的肺炎患者有可能沒症狀突然惡化而致死;那該如何判斷是否染病?前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張裕泰在新聞大白話節目指出:「突然全身倦怠,就要提高警覺,有可能已被感染」。
    2020/03/26 17:47
  • 批中國就疫情散播不實消息 美國務卿:G7皆同意

    美國國務卿龐佩奧表示,7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的外長今天在會議上皆同意,中國正針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發動「假消息」攻勢。
    2020/03/26 10:04
  • 不落實居家隔離檢疫! 學者憂爆發「第二波大流行」

    目前在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主要以境外移入為主,大多都在境外就被攔截,主管機關呼籲居家檢疫隔離者應做好自主管理,同時也呼籲社會大眾,不要因恐慌而對回國者產生歧視,對此學者提醒社會大眾,防疫期間對於居家隔離檢疫,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信賴心和同理心,讓台灣防疫提高層級。
    2020/03/26 00:00
  • 德國疫情死亡率低 年長者較少染病是關鍵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大流行,重災區的歐洲,德國疫情死亡率遠低於各國成為一大亮點。德國的年長者染病比率偏低是一大關鍵。
    2020/03/25 17:34
  • 網紅「舔公廁馬桶」:不會有事 隔天確診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但卻有網紅為了博得關注,發起「舔馬桶挑戰」,結果美國一名YouTuber響應,蹲在馬桶邊緣舔起污漬,還得意的稱不會有事,隔天卻因為身體不適被檢驗出確診新冠肺炎,遭到眾網友砲轟。
    2020/03/25 16:58
  • 重點在篩檢與隔離 專家籲歐美借鏡亞洲要學對

    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歐美疫情升溫,紛紛借鏡亞洲的防疫措施,但專家呼籲別搞錯重點,光是封城絕對不夠,還須配合系統性篩檢與落實隔離,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2020/03/25 16:50
  • 武漢肺炎燒全球 拉美3國總統卻不當一回事

    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各國領導人都忙著遏止這波大流行病帶來的殘酷威脅,巴西、墨西哥和尼加拉瓜這3個拉丁美洲國家的總統卻不當一回事,企圖淡化疫情爆發的危險。
    2020/03/25 16:36
  • 受訪揭醫療保護設備奇缺 紐約護理師遭院方訓誡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大流行,美國紐約1名護理師受訪揭露醫療設備不足後,隔天接到院方訓誡。雖院方否認事後算帳,但許多醫護仍採匿名爆料怕被報復。
    2020/03/25 12:4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