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高齡化浪潮來襲!青年返鄉拚接棒 資金、技術輔導無後顧之憂

作者 台灣銀行家 責任編輯 林冠丞 報導
發佈時間:2023/10/13 21:57
最後更新時間:2023/10/13 21:57
農業部長期推出「百大青農輔導計畫」,讓青年返鄉從農。(示意圖,非當事人/TVBS資料畫面)
農業部長期推出「百大青農輔導計畫」,讓青年返鄉從農。(示意圖,非當事人/TVBS資料畫面)
整理、採訪:蘇偉華、高永謀

全國農業金庫支持青農創新路翻轉夢想。(示意圖/TVBS)

 
「種」下未來 全國農業金庫支持 青農創新路翻轉夢想

農業是看天吃飯的艱辛工作,採用機械化、智慧化作業模式,並擴大種植或養殖的規模,提升產量及品質,才有機會成為各大通路供應商,而青農要實現夢想,就一定得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

考慮從農者的老齡化與青中壯年族群的斷層,造成將來從農者在服務及技術上的窘境,農業部長期推出「百大青農輔導計畫」,讓青年返鄉從農成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話題,原先沉寂老化的農村因注入新活力,為農業帶來一番新氣象。許多新進的青年農民並非農學本科系的畢業生,他們從零開始,透過農業機構的指導,逐漸學習並累積農業技巧。融合各自的背景和經驗,他們也能在農業領域中找到自己的機會,創造出獨特的成就,激發出不同尋常的火花。

 
金融支持 促進青農創新發展

為此,農業部持續協助青年農民穩健經營,逐步擴大規模,成為專業生產供貨者,或跳脫純粹生產面,而成為具規模之農產行銷、加工經營者,或成為其他創新加值發展之農業產業價值鏈經營人員,打造出青年從農之發展標竿,並串聯整合其他青年農民與上下游農業工作者,帶動地區產業與其他青農共同成長,一起活絡農村,發展出創新的農業產業價值鏈,讓「農」業的生產、生活與生態價值能充分發揮,使農業能升級且具競爭力,成為值得傳承的事業。

青農逐漸在農業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由於農業經營的高風險性和資金需求,許多青農在資金支持及創新方面面臨著種種困難。《台灣銀行家》雜誌特別從青農的角度出發,聚焦需求者如何獲取適切的金融支持以促進青農相關創新發展,而青農們在應對這些挑戰和契機,有別於過去老農的傳統思維,青農在創新過程中,更重視永續生態原則和智慧化等作業模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智能升級。可見創新對農業未來的影響,以及提供完整的金融支持,才能鼓勵更多年輕農民參與其中。

但與其他產業從業者相同,青年農夫務農,若想擴大規模,或想導入更先進的科技,以增加產量、優化品質,不能只憑熱情、勇氣,還得獲得金融機構的奧援,才能將理想轉化為目標,再將目標落實為成果。羅元廷、吳柏昌、郭俊瑋、陳奕儒等4位青農,分別從事有機蔬菜種植、蘭花種植、龍膽石斑養殖、木瓜種植,皆以全國農業金庫為後盾,全力衝刺事業,更先後入選百大青農,現已是台灣青農中的佼佼者。

羅元廷 金援溫網室工程 衝高有機蔬菜銷量

在桃園市觀音區種植有機蔬菜的羅元廷,在自家土地種植有機地瓜,並逐步將種植面積擴張至10公頃,獲頒第1屆百大青農後,桃園農業改良場指派曾獲神農獎的有機蔬菜達人吳文岳擔任羅元廷的「陪伴師」。在恩師吳文岳不藏私的指導下,羅元廷開始跨足有機蔬菜種植,並創辦佳雨有機農場。

為穩定維持有機蔬菜的產量、品質,羅元廷決定興建溫網室;目前,佳雨有機農場溫網室面積已達3.2公頃。因溫網室工程耗資甚鉅,縱使順利申請到政府補助,自付款項仍頗為可觀,為了圓夢,只得向金融機構借貸,而全國農業金庫桃園分行正是其重要往來銀行之一。這也是配合政府重要農業政策,農金署推動各種農業專案貸款,充分支應青農營運上所需資金的最佳證明。

 
「種植有機蔬菜,每個環節花費都相當高昂,還常有計畫之外的花費。」羅元廷舉例,單是興建1分地溫網室,整地就得支出10餘萬元,水電工程支出至少40萬元起跳,興建3.2公頃的溫網室,若無全國農業金庫等金融機構的金援,根本不可能建成。後來羅元廷將有機蔬菜賣進棉花田、永豐餘生技、全聯福利中心等知名通路,獲利較昔日更高且穩定。加上後疫情下有機蔬菜銷售量逆勢成長,羅元廷得以加快還款速度。

吳柏昌(右)曾獲全國農業創新菁英賽季軍。(圖/翻攝自台南市政府)

吳柏昌 朝智慧農業前進 蘭科植物展開新紀元

在台南市山上區種植蝴蝶蘭的吳柏昌,不僅是第5屆百大青農得主,還曾獲全國農業創新菁英賽季軍,現除繼承父親開創的蘭園――蘭科植物園,更同時擔任長潁農業公司總經理、台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會長,堪稱花農翹楚。

自幼在蘭園中成長,吳柏昌取得中興大學園藝所碩士學位,返鄉繼承家業後,為擴大規模、提高利潤,他決定另向其他農家租地,或新建溫網室,或更新舊溫網室的設備,並添購智慧化儀器,朝智慧農業方向前進。吳柏昌解釋,隨著降溫、自動灌溉技術不斷進步,舊的溫網室也得持續汰舊換新,才能導入新的作業、管理模式,「但有時牽涉範圍過廣,翻新還不如重建。幸而,順利申請到全國農業金庫台南分行的貸款,蘭科植物園終可開展新紀元。」

「目前,蘭科植物園約有9名正職員工。但在農村,明顯感受高齡化、少子化浪潮的影響,聘工相當困難。」吳柏昌表示,採用半自動化設備,蘭科植物園得以適度降低對人工的依賴,如他現在透過手機App,就可檢視蘭園狀況,「不必再親自查園,省下可觀的時間、人力!」
 

然而,國際航運費疫情前後飆升5倍,蘭花價因此水漲船高,重擊外銷量能。「全國農業金庫的支持,是我撐過新冠肺炎疫情低潮期的重大助力。」吳柏昌樂觀地說,2024年可望是台南市蘭花產業再次奮起的關鍵年,適逢台南市建城400周年,加上世界蘭花會議也將在台南市舉行,當可刺激蘭花買氣!

青農郭俊瑋飼養龍膽石斑。(示意圖/TVBS資料畫面)

郭俊瑋 襄助龍膽石斑生態養殖 自產自銷夢想開花

在台南市學甲區養殖龍膽石斑的郭俊瑋,從祖父起,郭家便投入養殖漁業,但因為獲利不穩定,決定改以龍膽石斑為主力魚種,並興建室內養殖池,用以養殖龍膽石斑魚苗,戶外育成池則改用生態養殖法,以確保魚隻的健康品質安全無虞,更將養殖面積擴張至1公頃。郭俊瑋的同力養殖場,陸續通過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台南產地標章認證、產銷履歷初級加工認證,逐漸獲得消費者認同與喜愛。

「剛繼承家業時,我幾乎完全不懂,只能到處上課,學習如何經營養殖漁業。」郭俊瑋不諱言,他經營養殖場的方式,與祖父、父親不同,但興建室內養殖池、加工室與購置冷凍車,都是金額不低的投資,「有賴全國農業金庫的襄助,這些才能從計畫化為現實。」「從加工室到冷凍車,我為同力養殖場打造了一條『冷鏈』,但樣樣都得花錢。」郭俊瑋感謝地說,幸而有全國農業金庫支持,現金流才不至於過於窘迫,但光是一台冷凍車,成本就超過80萬元。

郭俊瑋強調,養殖業者若想準時交貨,就不能過於依賴貨運,一定得添購冷凍車,「例如,客戶希望在特定時間點交貨,若貨運無法配合,就得自己送貨,以確保產品新鮮,並保住這筆訂單。」

同力養殖場產品以直銷為主,因此,從育苗、養殖到加工、行銷、運送,都由郭俊瑋夫婦一手包辦。堅持自產自銷,客戶以一般家庭為主,也有若干企業客戶;而先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家烹飪蔚為風潮,他也雨露均霑。

陳奕儒 機械化+數位化 「牧龜」朝精緻農業邁進

在台南市大內區種植木瓜的陳奕儒,原本種植面積侷限於家中的2.5分地,在取得全國農業金庫台南分行的貸款後,逐步將生產、管理模式,由純人工作業轉為機械化、數位化作業,不僅成功將種植面積擴張至4公頃,自創「牧龜」(木瓜台語發音)農產品品牌,並捨棄傳統的拍賣市場,進軍擁有千餘家門市的全聯超市。
曾在種苗場任職的陳奕儒體悟到,唯有大面積種植,並改採機械化、數位化作業,方能降低成本、增加受益,「但租地、添購設備所費不貲,一定得向金融機構貸款,否則必然周轉不靈。」

若欲從酪梨改種木瓜,就得先整地挖溝及搭建網室,平均1分地就得先投資20萬元;以陳奕儒承租面積計算,還不納入興建包裝廠等,投資金額近800萬元。返家繼承家業時,甫成年數年的他毅然決定,向全國農業金庫貸款,朝精緻農業的方向大步前進!

為提高木瓜品質,在取得貸款後,他陸續購置噴藥車,加大木瓜園的溝寬後方便噴藥車駛入,並建置遙控式自動灌溉系統,省下可觀的人力與時間。因青農貸款不必抵押擔保品且利率較低,讓陳奕儒寬心不少。在獲得貸款後,陳奕儒的種植面積以每年擴大1公頃的速度成長,直到負荷極限的4公頃;種植面積擴大後,木瓜產量遠勝往昔,終於獲得全聯福利中心的青睞,成為木瓜供應商之一,也終於不必再與盤商斤斤計較、討價還價。

羅元廷、吳柏昌、郭俊瑋、陳奕儒4人皆相信,唯有採用機械化、智慧化作業模式,並擴大種植或養殖的規模、產量及品質,青農才能順利成為各大通路的供應商,但要實現夢想,就一定得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難以單憑個人、家庭財力支撐。青農逐步成就夢想很重要的關鍵來自於政府提供低利的優惠貸款。這4位青農不約而同地說,昔日的農夫畏懼借貸,好不容易向親友借貸,但規模及產量、品質始終不如人意。但新一代青農懂得操作自動化、智慧化的機器,也努力爭取金融機構的支持,才能讓自家事業再上層樓,蛻變為現代化智慧化的企業!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財經要聞

#青農#百大青農輔導計畫#青年返鄉#高齡化#羅元廷#吳柏昌#郭俊瑋#陳奕儒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05

0.0869

0.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