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標章混淆、仿冒流竄 「吉園圃」擬5年後退場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蕭明正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10/22 22:0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2 02:28

經常買菜的民眾,對吉園圃標章應該不陌生,不過推動了20幾年的制度,現在傳出即將在5年後走入歷史,讓加入的農友都相當錯愕。農糧署解釋,一來是因為市面上認證標章太多,怕消費者搞混;二來是吉園圃的編碼查詢不夠先進,生產資訊也不夠完整,因此未來將逐步退場,並輔導農友朝有機或產銷履歷轉型。不過農友擔心,有機或產銷履歷進入的成本遠高於吉園圃,未來不知該如何負擔。

剝開柚子、大口咬下,清甜又多汁,來自汐止的果農鄭班長說,自家產品可都是有吉園圃掛保證。吉園圃認證產銷班班長鄭瑞崑:「這個有吉園圃的東西,是真的比較好賣,因為現在消費者都擔心健康的問題,好像政府掛保證嘛。」

吉園圃標章用了10幾年,鄭班長坦言,掛上這塊招牌,柚子不僅好賣、價錢也較高,但現在傳出,吉園圃標章將在5年後退場,農委會計畫輔導農民,朝「產銷履歷」或「有機」轉型,但這些認證成本,都比吉園圃高,沒錢的農民,怎麼負擔得起?

吉園圃認證產銷班班長鄭瑞崑:「生產履歷那個,加入那個條碼成本很高,有時候農友真的花不起,一次送驗都要好幾千塊,好幾千塊,柚子要賣多少錢、要賣幾顆,政府幫我們做(產銷履歷),錢、政府幫我們出,我們最樂意這樣子啊,真的才有輔導到農友的身上。」

手機掃描QR Code,生鮮農產品從哪來、如何飼養,產銷履歷全記錄,統統一目了然,現在的消費者注重健康,買東西前,都得看來歷、找認證,反觀20多年前就上路的吉園圃,似乎有些落伍,電腦上網,輸入吉園圃標章的9位數編號,卻只能看到輔導單位、產銷班,和認證有效期限,對消費者毫無幫助。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組長莊老達:「現在還要到電腦上去輸入,(吉園圃)識別碼才能做查詢,所以我們才會想說,那就一方面做標章的整合,一方面要提升這些查詢的效率。」

吉園圃已經不合時宜,另一大問題,還有抓不完的仿冒。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組長莊老達:「這裡雖然是有寫吉園圃,那可是它下面沒有9個碼。」

冒牌吉園圃,同樣有三個紅圈圈,但沒有9位數編碼,一時間很難察覺,市面上仿冒到處流竄,也成了吉園圃退場主因。

台大園藝系教授許輔:「現在吉園圃的辦法是一個行政命令,所以它對於這一個標章的濫用或者是說,真的是違規的懲處上面都有困難,吉園圃制度本質上面,它缺乏一個完整的一個作業程序書,那這跟現在的國際上面的,全球良好農業規範是有相當差距的。」

防止濫用農藥,吉園圃立意良善,但約束力顯然不足,跟產銷履歷比一比,兩者都容許使用農藥,但產銷履歷必須記錄種植過程,不像吉園圃資訊缺乏,又查詢不易,另外產銷履歷有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吉園圃卻是由農委會自行把關,公信力不足,而且在標章數量,沒有管控的狀況下,消費者很難安心。

台大園藝系教授許輔:「因為產銷履歷跟有機(認證),都有相當的(成本)門檻,一年個別農友大概要4萬塊錢,(新標章)要有一套機制,讓農友他可以把他在田裡面怎麼樣辛苦耕作,把他所有的施用、栽培的紀錄,用藥管理的這些過程,都可以上網。」

目前全台有2千多個產銷班,使用吉園圃標章,農委會規劃逐步退場,從明年開始,將停止受理認證申請,2017年與農民終止續約,2019年確定走入歷史,而接下來,該如何輔導農民轉型,將是重要課題。

#蔬菜#生產履歷#食安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52

0.0541

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