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通訊行界張淑晶?開店騙投資 20多人受害

記者 葉怡君 吳宇雅 / 攝影 羅士朋 陳盈仁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1/19 19:3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1/19 19:39

持續追蹤!這名洪姓男子,多次用本名開通訊行後,用投資名義行騙,這回受害人超過二十人,就有人指控這根本是,通訊行界的張淑晶,因為他反覆用同樣手法騙,擔心沒有同一個窗口偵辦,會不會最後讓嫌犯易科罰金,目前台北市刑大將統一偵辦。

圖/TVBS

 
記者葉怡君:「洪姓男子在師大商圈,開了一家通訊行,用投資的手法來行騙,目前有7個人來向轄區的派出所報案,但還有被害人是組了自救會,不過他開的通訊行不止這一間。」

大門緊閉,好久都沒開門,就是這間通訊行,連續被多人指控,洪姓老闆涉嫌詐欺,離譜的是有被害人提告,他也沒閃躲,照樣做完筆錄又出來,讓不少被害人氣得牙癢癢。

被害人:「據我所知就已經有十幾個了,那其中還有就是,有各種不同背景的的人,聽到的還有更多的到百萬的。」

 
連續好幾個,被騙的不是幾百元,而是幾十萬或上百萬元,這些辛苦錢怎麼追,似乎嫌犯也沒在擔心會被抓。

台北市刑大經濟組長陳志峯:「初步統計有18件的案件,那其中11件我們已經移送地檢署偵辦中,那由於我們發現,可能還有許多的被害人還沒有完成報案,那全案已經責由我們台北市刑大的偵四隊來負責專責偵辦。」

圖/TVBS

警方調查,39歲的嫌犯不只在中正區開店,也曾在大安區、松山區犯案,利用開通訊行來進行假投資詐騙,手法一樣,反覆騙人,被指控像是通訊行界的張淑晶,苦無統一窗口受理,就沒轍。

律師洪維駿:「這是刑事訴訟法上應該稱為相牽連案件,是有可能由合併同一個地檢署來做偵查起訴,而且反覆實施詐欺犯罪,應該是羈押的時候要審酌的事由不過實務上有可能因為被害人報案的時間不同,就分屬不同的地檢署的原因,所以他會分開偵查起訴,但是無論如何詐欺罪都是一罪一罰,而且法官在判決前,也會審酌包含前案紀錄表,還有是否屬於累犯須加重判刑。」

圖/TVBS

2013年張淑晶案,多達160名房客、親屬受害,當時就有人擔心,她沒有共犯,再加上被告詐欺,多半以易科罰金收場,後來零散的案件,由刑事局統一偵辦,檢警合作才讓張淑晶詐欺案重判,而洪姓男子也沒共犯,卻反覆詐騙,有沒有可能後續偵辦,讓他得到教訓,被害人也能出口氣。

 
#張淑晶#通訊行界#洪姓男子#假投資詐騙#被害人報案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18

0.0943

0.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