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電量創下歷史7月新高,夏季高溫,不只人覺得熱,就連雪隧也受不了,從7月4日起開始「吹冷氣」降溫,換算一個月的電費,會增加100萬元。
雪隧「吹冷氣」,電費也跟著喊漲,以目前國5雪隧的5個隧道群基本電費支出,每個月約1千1百萬,夏天「吹冷氣」得再墊高到1千2百萬元成為另類的「用電大戶」。
記者黃琲茹:「雪隧長達12.9公里,該怎麼讓它『吹冷氣』降溫呢,其實就是透過我身邊這個比101大樓還要高的豎井,像是豎井運作這樣的效應,相當於雪隧每天的凌晨3點到5點,通通都可以吹冷氣降溫,不過由於相關的機組必須配合運作,也因此電費預估一個月會增加100萬。」
高工局北區養護工程副分局長楊熾宗:「一旦如果是塞車的話,我們會啟動我們的風機去補助,因為我們空氣可能會滯留,這4年的一個電費是降低的。」
坪林行控中心主任林錦堂:「晚上溫度比較低,我們把它切進來,切進來之後,通過這樣一個循環之後,然後把它排出去,進去空氣的一個出氣口,從這裡之後,它就進到隧道裡面去運用。」
實際開車測試,溫度計顯示,車外溫度從32度上升到40度,數字確實升高,而造成溫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北上是上坡路段,加上隧道內通風,是以順行車方向為主,導致熱量往北逐漸累積。
前國道新建工程局設施組長李宏徹:「我們中間會有豎井的通風,會把這個熱量帶出去,然後新鮮的空氣會進來,如果是不限制車輛的話,那是很難的(降溫),就只有加強通風嘛,加強通風抽新鮮空氣進來,然後去把熱量帶走。」
雪隧高溫真的無解嗎?曾參與過隧道工程的李前組長坦言,隧道高溫,當年建置時就已經知道。
前國道新建工程局設施組長李宏徹:「當然啊,那時候就已經有,而且找台大的熱力學、應力學的專家專門做過研究,確實是有升溫度會到大約50度,當然那時候是沒有考慮地下水,國外因為像這些比較長的隧道,都是在寒冷的地方,像瑞士、日本,那些它半年,可能有半年是在下雪啊。」
高工局北區養護工程副分局長楊熾宗:「大概從去年1月到現在,到7月初,我們大概處理(車禍)的件數,大概是800多件,事實上因為我們的輪胎爆胎的一個數量大概是25件,所以會造成,我們真正因為溫度造成這個部分是沒有關聯性的。」
長達12.9公里的雪隧,裡頭有一萬多盞日光燈,為了行車安全提供照明,隧道洞口400公尺的亮度也會依照戶外光源,自動調節,維護行車安全,兼顧節電。
雖然為了行車安全該花的電費不能省,但安全和用電之間未必只能二選一,或許增加民眾出遊搭乘大眾運輸的誘因,對於降低車流量讓溫度緩升會比較實際。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