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估計,118學年度大一新生將只有16.3萬人,少子化威脅逼近,教育部又喊出新的方案,免筆試的開放式大學,可以十年內修128個學分取得第一個大學學位,或是48個專業學分,取得第2個大學學位,一般大學、技職大學都適用。
課程規劃與產業脈動接軌,不只要教學生飛空拍機,更是要用來做創作。世新大學廣電系副教授何懷嵩指出,大部分學生修課,都是為了現在的作業,像是畢業製作,或是戲劇、電視節目的課程作業。等他們畢業後進到電視台,或進到製作公司,這種空拍的技能還是很必要的。
像這樣,教學的快速反應、定位明確,培育學生即戰力,就是學校的招生利器。
就是因為教育部估算,106學年度大一新生有24萬,平均每年減少5千人,118學年度預估只有16.3萬人,少子化讓不少大學面臨招生危機,也讓教育部再祭出新名詞,鬆綁大學進修部修業年限。
不過效果會如何呢?以第一張文憑來說,在廣設大學之後教育已經相當普及。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指出,台灣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非常高,有95%以上,另外整個人口的結構裡面,具有大學學歷、就是讀過大學的人口比例,也是世界第一名,現在已經接近72%。高齡的就業人口裡面,沒有學士文憑的人其實是滿有限的。
至於第二張大學文憑,對誰有吸引力呢?我們問了大學生。
大學生李同學:「畢業之後,是我的話就直接讀碩士。」
大學生陳同學:「去國外或是在國內的研究所,再去專精一下還不錯,很多的選擇,只是你可能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話,可以再去修一個學士學位。」
來到北投,社區大學的這堂水彩課,林小姐已經修了7、8年,她用色彩隨心揮灑,紙面上很快浮現美麗景象,62歲的她,還是社區大學的資深學生。熱愛學習的她,就是想活到老、學到老,那會不會想再拿一張文憑呢?
林小姐認為,學位對這個年紀的她來講,「已經沒有很重要了,因為人生就是需要的是,你自己滿足就好了。」
同一堂課堂上,40出頭的呂小姐是想教自己孩子畫畫而來上課,沒想到學出心得,對於另外一個學位就很有興趣,「因為我覺得學習是永無止盡的。」
畢竟終身學習,還是看個人目的,社區大學、樂齡大學之外,還有更多選項。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謝國清就指出,如果有第二張文憑,一定會有吸引力,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受吸引。如果這次修法能夠成功,其實也應該存在著另外一個軌道,「就是讓那些他不在意文憑的人,可以繼續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看來面對少子化威脅逼近,教育部的政策和執行方式,可得更具體、更要通盤考量清楚,才能讓各大學來得及反應。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