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今天吃「飯」沒?飲食多元 食米量創新低

記者 周玲秀 / 攝影 李延智 報導
發佈時間:2018/04/10 23:27
最後更新時間:2018/04/10 23:27

飲食選擇多元加上外食多,台灣食米量創新低,2016年每人每年只吃不到44.5公斤。比起來,吃蔬菜、吃肉類都比吃米還要多,穀類雖然還是主要熱量來源,但小麥食用量急起直追,都讓吃米的數量愈來愈少;但也有不少業者透過創意,希望發揮米食料理的吸引力。

圖/TVBS

 
每天都要到田邊走走巡巡,18歲的陳成禮已經是個有經驗的農夫。田裡的草拔得乾乾淨淨是勤勞的證明,用心種的米,在農委會台灣米比賽首次的有機米組別當中,得到季軍的好成績,也是最年輕得獎人。

青農陳成禮:「很驚訝,因為我就覺得付出有收穫了,因為爸爸跟阿公他們都很努力的教我,所以就覺得很開心。」

農人陳發生:「我們的事業就是這樣,人生他書念得不是很好,但是人生行行出狀元。」

 
打開碾米機嘩啦啦一袋白米,60斤他輕鬆抓起,一家三代務農,陳成禮走上這條路似乎理所當然,國小就開始跟著種田,國中畢業正式下田工作。

圖/TVBS

青農陳成禮:「每天都有起來看水,一天兩次,跟爸爸一起噴肥、拔草,會希望讓更多人吃到我種的米。」

今年不只農會包下陳家的得獎米,連竹北農會的米整體銷量也成長了2成。好品質、得獎營造明確自我特色,畢竟台灣人每年吃的米量逐年下降,小麥量卻是逐年上升,每人每年吃超過37公斤,幾乎仰賴進口,國產稻米則是供過於求,眼看幾年內就可能出現黃金交叉。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吃米跟以前比起來當然是少,我們在民國90年的時候大概還有50公斤左右,會稍微變少第一個就是多元化、飲食多元化,第二是外食的比例比較高。」

台灣人食米量創歷史新低,一人一年吃不到44.5公斤,換算起來每人每天大概只吃1.5碗飯,就有愈來愈多業者他們發揮創意,做出很多創意料理,希望大家一起來多吃米飯。

用米做成的蛋糕展現米的更多用途,農糧署積極推廣就是想要刺激大家多吃米。

圖/TVBS

 
莊老達:「米的蛋白質是容易消化吸收的,第二個它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沒有小麥蛋白,就是我們一般稱的麩質,麩質有很多人會過敏,吸油的特性比麵粉還低大概低3成。」

一家餐廳進的貨是進稻穀,自備一台碾米機,每天用的米現碾現煮。

葉守倫是米行第五代,回到大稻埕慢慢了解在地與家族歷史,他找到這棟前身也是米行、110年歷史的建物,開起米食餐廳。發揮產品設計師的專業,觀察發現問題、想方法解決改善。

米食餐廳業者葉守倫:「第一個就是收集資料,第二個就是說用這個很棒的一些文史資料,進而去做一些創意的行動,譬如說我們這間餐廳,就一樣延續米行的精神。」

圖/TVBS

在地文史讓料理更有厚度,開店3年多客人逐漸成長。
 

米食餐廳業者葉守倫:「小朋友很快把這碗飯全部吃完,甚至還會要第2碗,看了就很開心,其實台灣米是在品質味道都非常好。」

在飲食選擇多元的現代,用心料理出好米滋味或是種出好米,要讓米的獨特好味道,在眾多競爭者當中更有吸引力。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飲食#米飯#得獎#創意#料理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83

0.0556

0.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