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爆發醫師離職潮,也引起外界對於醫院管理階層的討論,台大前竹東分院院長王明鉅指出,在健保署所公布的醫院財報當中,不少醫院的「業外收入」都比醫療收入還高,站在醫院管理者角度,就得在現有的制度底下,想辦法讓醫院不虧損。
記者謝佩穎:「健保署公布104年全台醫院的營收排名,第一名是台大醫院,第二名是中國附醫,第三名則是長庚醫院,不過有醫師指出,如果細看醫院的財務報告,其實停車場跟美食街收入反倒遠超過醫療本業!」
賠本生意沒人要做,醫療體系更是如此!翻開健保署公布的醫院財報,以台大為例,人事成本占比不增反減,反映出人力精簡狀況,另一張林口長庚的財報,醫務收入淨額250億,但光是其他非醫療收入就高達32億,是所有醫療院所冠軍!
前台大竹東分院院長王明鉅:「他(醫院管理者)很容易認為,這是醫院管理的能力所帶來的利潤,這不是你們醫療人員創造的利潤,你們醫療人員的服務利潤,應該是跟健保要,但健保給付實在是太少了!」
站在醫院管理者角度,能控制的從醫療器材、藥品賺取利潤價差,還得從現有的制度底下創造出一定的「規模經濟」,只要擠進「醫學中心」名額,健保給付也就大有差別,但也讓現有的醫院評鑑制度漸漸扭曲!
前台大竹東分院院長王明鉅:「評鑑的結果會影響醫院的給付,所以希望藉由評鑑來要求醫院,多雇用多保障自己專業人員就業權,所以評鑑久而久之,就慢慢慢慢走調了。」
根據遠見雜誌報導,國外比照飯店、大學將醫院排名,也委託權威機構發表,讓績效更透明化,像在美國,就有公正媒體委託研究機構專家評選年度最佳醫院,而法國,也是由《觀點》雜誌,進行評比大陸,其實仿照美國作法,以聲望調查和論文成果作為評比標準。
反觀國內醫療評鑑,大多數都是做給專家看,對民眾來說很無感,只能從網路上拼湊資訊、口耳相傳,因為醫院在追求利潤底下,間接讓醫療資訊不對等,也扼殺了民眾對醫療「知」的權利。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