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3.0版明年上路 過去10年長照2.0有哪些幫助?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劉昱駿 李延智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08 23:0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08 23:23

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長照需求逐年攀升。歷經近10年實施的長照2.0制度,照顧服務使用人數自2023年成長逾10%,2024年達到55萬8071人。隨著長照服務觸及更廣族群,而政府明年將要正式推動「長照3.0」,針對服務對象與照顧模式進行擴充與改革,盼能建構更全面、更永續的照護體系。

長照3.0其中一大變革,即是放寬適用對象,預計納入50歲以下的早發性失智個案及未滿65歲的中風患者。依據統計,台灣早發性失智者估計已超過1.4萬人,這些患者往往在功能尚可的階段即出現生活與心理的劇變。及早介入長照體系,對家庭與患者都具有緩解壓力的效果。同時,中風患者若經急性期整合照護(PAC)後仍評估為失能者,也將不再受年齡限制,可直接銜接長照服務。

圖/TVBS

回顧起初推動的長照2.0,從投入預算.照服人力與服務據點,都同步擴增,但發現仍存在「復能優先」未全面落實、醫療與長照整合度不夠等問題。特別看到獨居長者在專業服務的取得上仍處劣勢,未來應強化復能導向的居家服務與日間照護合作,提升生活功能以延緩失能惡化。

長照3.0規劃四大核心改革方向,包括:(一)強化復能介入、(二)整合醫療與長照服務、(三)推動安寧療護進入社區、(四)加值智慧照護與輔具補助系統。其中「復能」不僅是減輕照顧壓力,更關係長照體系的永續性。對此,政府盼社會理解,若因復能成功導致失能等級下降,長照額度相對減少,應以正向態度看待,而非認為「照顧變少」而反彈。

 

圖/TVBS


在此轉型之際,家庭照顧者支持亦成關鍵一環。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因照顧親人而被迫離職的案例屢見不鮮,長期對家庭與個人經濟造成衝擊。她呼籲勞動部與企業應共同制定彈性工時與支持機制,讓「照顧不離職」成為可行選項,減少社會與經濟層面的斷裂。

展望未來,長照3.0肩負著覆蓋更多需求者、整合跨域服務、引入科技創新的重任。然而在財源壓力、照顧人力短缺及資源分配仍待釐清的情況下,如何在政策實踐與社會認同間取得平衡,將是邁向高品質、可持續長照體系的關鍵挑戰。


#長照3.0#高齡#照顧者#失智症#中風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089

0.0905

0.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