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醫美爆死亡案!「8項美容手術」高風險 醫揭:一定要有麻醉醫師

記者 王馨儀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2/09 11:27
最後更新時間:2024/12/10 16:20
有8類型風險性高之美容醫學手術,如採全身麻醉或是深度鎮靜之靜脈注射麻醉,則須由專任或兼任之麻醉科醫師執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有8類型風險性高之美容醫學手術,如採全身麻醉或是深度鎮靜之靜脈注射麻醉,則須由專任或兼任之麻醉科醫師執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擁有11家分店的知名連鎖醫美診所,一名49歲邱姓女子在進行拉皮手術過程中,接受靜脈麻醉後突然失去呼吸心跳、經搶救仍宣告不治,目前調查方向集中在麻醉操作是否符合規範以及是否存在醫療過失。對此台灣麻醉醫學會前理事長、現任麻醉部主任鄒美勇接受《TVBS新聞網》訪問指出,醫美診所經常以「麻醉專科醫師」人數不夠為由,想要降低成本,但事實上麻醉專科醫師人數已經增加超過一倍,且根據《特管辦法》明定,有8類型風險性高之美容醫學手術,如採全身麻醉或是深度鎮靜之靜脈注射麻醉,則須由專任或兼任之麻醉專科醫師師執行,且常聽到的「牛奶診」,仍舊有非常多醫美診所在不符合規範的狀態下,偷偷使用。


更多新聞:牛奶針是什麼?牛奶針「舒眠麻醉」用途、功效及死亡風險全解析
 

鄒美勇表示,醫美診所經常以「麻醉專科醫師」人數不夠為由,想用便宜的麻醉來應付,但病人的安全沒有什麼便宜這種事,目前麻醉專科醫師人數已經增加很多,在過去20幾年來已經增加了一倍以上,從600多人已經不止一倍,已經有1600多名麻醉專科醫師。且107年衛福部《特管辦法》明定以下8類風險性高之美容醫學手術,明定施術醫師資格,並規範醫療機構施行前揭手術時,若為全身麻醉或重度鎮靜之靜脈注射麻醉,應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

 

一、臉部削骨: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顎面外科、眼科、神經外科。
 
二、臉部以外其他部位削骨:整形外科、骨科。
三、中臉部與臉頸部拉皮: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顎面外科、眼科、皮膚科。
四、鼻整形:耳鼻喉科、整形外科。
五、義乳植入之乳房整形:整形外科、外科。
六、脂肪抽取量達一千五百毫升或總抽出量達五千毫升之抽脂:整形外科、皮膚科、外科、婦產科。
七、腹部整形:整形外科、婦產科、外科、皮膚科。
 
八、全身拉皮手術:整形外科。

 

鄒美勇強調,即使不是全身或是重度麻醉,如果是以輕度、中度鎮靜、舒眠,非麻醉專科醫師可以做,但是也又有條件的,一定要有比較好的設備,且要進行記錄,且一定要由兩名不同醫師來執行麻醉以及開刀,不可以由護理師執行。

 

鄒美勇指出,輕度、中度到重度的麻醉,其實可以一瞬間就改變,包含像是病人在過去五年裡「每年做一次相同療程」,以前麻醉都沒事,但不表示這次不會有事。即使同一病人、同樣劑量,都會因為病人狀況而改變,比如沒有空腹或是空腹時間不對甚至嗆到,就很容易出事。

 

像是常聽到「牛奶針」,實際上是丙泊酚(Propofol)的針劑劑型,因其製劑外觀呈乳白色而得名,常見的用途是以靜脈注射的方式,用於全身麻醉、使用人工呼吸器、局部外科手術或做侵入性檢查時作為鎮靜劑使用,屬於第四級管制藥品及第四級毒品,須由受過麻醉或加護照護訓練的醫師給藥,並持續監視病人的心臟、呼吸功能等情況,使用之醫療單位或醫院,也必須要提供人工換氣、充分供氧及其他復甦設施,才可避免意外發生。但是鄒美勇透露還是很多診所都在偷偷用。

 

鄒美勇強調,全國一年有幾百萬個麻醉,一定要站在病人端品質安全考量,也是因為這樣,衛福部才特別立法規範特定美容醫學手術的全身麻醉或鎮靜麻醉,應有麻醉專科醫師全程在場、親自執行麻醉,僅有輕、中度的鎮靜麻醉,才有條件開放可由受過鎮靜麻醉訓練認證的非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而且執行麻醉和操作手術的醫師,也不能是同一人,也提醒,民眾眾在選擇時應特別留意診所是否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
 

#醫美診所#麻醉#麻醉專科醫師#手術#風險#牛奶針#全身麻醉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37

0.0644

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