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騎車上路,真的得要好好遵守交通規則了,其實為了要確保用路人安全,員警加強取締外,更靠科技來幫忙,新北市已經在38處違規熱點,裝設了科技執法,針對四大違規,一個不小心,最多6000元就飛了。
橘色底大大的黑字寫著,前方路口有「科技執法」,而且光是新北市,預計年底又要新增38處,1處則是增加取締項目,原本81處,現在一口氣來到119。
等於你不管騎車開車上路,真的得要小心遵守交通規則,因為一個不注意可能最重6000元就飛了。
執法焦點就是取締超速,未依標誌標線行駛,闖紅燈,以及近來不斷宣導的不停讓行人的違規項目。
交大強調開罰單並非主要目的,是為了交通的順暢以及保障行人安全,畢竟要擺脫行人地獄的稱號,真的得要大家一起好好遵守,但近期的數據,1到7月份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來到1687件,
台中市還是來到175件,高雄173件,桃園166,台南新北也都超過100件。尤其桃園件數增加最多。
陽明交大運輸管理系教授 邱裕鈞:「所以它到底有沒有效益,還是要看當地那個地方實施的成果,譬如說我們很多地方在執行這種區間測速,它第一個就可以比較它實施前後,事故有沒有減少,第二個就是用路人的行為有沒有改變,所以蠻難去從一個整個市,這種事故的增加減少來做判斷,因為畢竟科技執法的地點,還是很有限很少數的地點。」
雖然有了科技工具來幫忙,警方的勤務可以稍稍喘口氣,後端還是需要有人來校正開單,要確保減少爭議,不管如何最終就是希望可以減少違規,以及車禍次數。
TVBS記者 謝宜倫:「為了嚇止交通違規,有越來越多的地點都有科技執法,但大部分都像這樣只放了指示牌,沒有寫出針對哪一個項目來取締,讓不少用路人就說,現在走在路上好像都被監視著,而且觀感就像是活在楚門的世界。」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周冠汝:「看到還有一些是那個聲音偵測部分,然後跟很多車牌辨識,那其實我們通常在看這些措施,它會不會有後續的隱私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會蠻重視說,當初這些措施它在設立的時候,第一個是有沒有必要性,它做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它當初宣稱的這些問題,那另外後面也還要去討論說,那在做這些措施的時候,它是不是會去超過,就是超過它所設下的這個範圍。」
車牌辨識系統是根據道交法,為了交通管理、秩序維護以及安全,結果便宜行事,一魚兩吃供執行署來使用,恐怕有違個資法。之前的國道etag也是,設立目的是繳交通行費,後來警方偵查也用上它,這類的數據收集,用在哪保留多久,政府可能都得要好好制定規則,否則海量的個資都存在不同單位,有沒有外洩或挪作他用,民眾似乎全被監控中。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