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最新公布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失智盛行率7.99%,推估至2025年底,失智人口將破35萬人,有研究證實,高達14項風險因素與失智症相關,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菸、社交孤立、缺乏運動、腦部外傷、空氣污染、過度飲酒,還有聽力或視力損傷等。因此,對於擔心罹患失智症或發現自己腦齡比實際年齡老的人來說,可以從這些可改變的風險因子著手,來保護腦部健康,延緩認知功能衰退。
臺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任/副教授王嚴鋒:「但其他的相關因素,如基因也就是先天體質、生活習慣、慢性疾病、情緒、壓力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未老先衰,或者是反過來青春永駐的原因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誼佳:「目前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結構性影像,一些認知量表來進行診斷。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比較高科技的方式,像是類澱粉沉積的影像,來判斷是不是已經有,異常的物質沉積在我們大腦裡面。」
以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例,腦部的退化並不僅限於,腦體積縮小或白質病變,還有更多其他的病理因素在一起作用,雖然現在已有新的治療方法開始帶來希望,但預防仍然是最好的方式。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詠萱:「有研究證實,高達14項風險因素與失智症相關,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菸、社交孤立、缺乏運動、腦部外傷、空氣污染、過度飲酒,還有聽力或視力損傷等。因此,對於擔心罹患失智症或發現自己腦齡比實際年齡老的人來說,可以從這些可改變的風險因子著手,來保護我們的腦部健康,延緩認知功能的衰退。」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虹余:「腦齡指的是根據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所評估出來相對於實際年齡的大腦年齡。我們可以借助神經影像的技術,去測量灰白質的體積、皮質層厚度等等的大腦指標,來評估出一個人的大腦年齡。」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榮總陽交大團隊曾在北台灣的社區,收集了近千位居民的臨床和影像資料進行調查,透過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上腦白質的體積,來估算腦血管的生理年齡,進一步預測腦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在高齡族群,腦白質老化的速度,如果高於實際年齡,會增加未來十年內,心血管腦血管相關的風險。」
臺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任/副教授王嚴鋒:「在預防與治療方面,可透過戒菸、戒酒、避免熬夜等方式改善不良生活習慣,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慢性疼痛、憂鬱症、焦慮症等疾病,並增加運動,尤其是規律地從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血管風險,延緩腦部的老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誼佳:「我們目前在精準醫學上面也有,可以透過一些基因的分析,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帶有高風險的失智症的一個狀況,但是無論如何,我想這個維持正常健康的生活型態,是一個最重要,也能最有效預防,產生失智症的一個方式。」
臺北榮總桃園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孟儒:「必要的時候也能用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或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來做篩檢。如果真的擔心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定期回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誼佳:「失智症是一個神經退化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臨床上以阿茲海默症為首,我們可以依據它影響到的大腦腦區,產生的功能變化,以及它沉積物質的不同,還將它加以區分。例如額顳葉型失智症帕金森氏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甚至是血管性失智症等等,都是我們在臨床上常看到的一些問題。」
促進大腦健康!醫師: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
醫師提醒增進大腦健康可規律運動維持充足睡眠重視健康飲食及參與社交活動。如果有血管相關的危險因子,像是高血壓糖尿病,抽菸或是肥胖必須控制戒除,才能保持健康大腦。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