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外界籲器捐移植設共享平台 醫師:難度高

記者 藍于洺 / 攝影 張志旻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1 22:4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1 22:51

器官捐贈移植在台灣行之有年,日前有部分單位希望台灣能比照歐洲,成立共享平台,讓器官捐贈移植的效率提高。而有多年器官移植經驗的醫師表示,這個理念是良好的,但執行上有難度,因為包含器官的摘取到最後階段,都需要嚴格把關,各醫院都有專精專屬的科別,若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機制,要整合到一個平台,現階段會出現很多問題。

圖/TVBS

 
亞東醫院外科暨創傷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我們每一個器官再捐贈之前,都有很詳盡的評估。」

談起二十多年的器官移植歷程,洪醫師滿滿心得經,操刀多年對於移植這塊,已經有多年的臨床經驗。

亞東醫院外科暨創傷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摘取這個器官原則上,絕大部分都是由要去移植的醫師,親自到台上去做評估跟摘取,所以對於這個器官跟組織的品質來講,他是非常的清楚。」

 
洪芳明醫師在第一線推動器官捐贈20多年,除了亞東醫院創傷加護病房主任醫師之外,同時身兼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日前台灣組織庫學會呼籲政府成立共享平台,參考歐盟二十七個國家設立統一登錄平台,希望透過平台方式,提升器官捐贈效率,洪芳明醫師這麼看。

亞東醫院外科暨創傷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骨骼肌腱到我們瓣膜這塊,其實使用者跟各個醫院又不一樣,有時候使用又非常的緊急,所以你說把它整合在一起,其實我覺得有一點點的不恰當,進入到再生醫療這塊,其實它又有一點涉及到一個商業,所以我覺得如果整體它要把它合併再一起,去做討論的話我個人認為啦,可能還是要回歸到半官方的登錄中心,去做整個整合分配。」

根據統計,國內現有62家醫療機構,設置人體組織保存庫,存有17類組織及周邊血液幹細胞,最多是台北市12家、第二是台中市7家、第三是新北市6家,而目前台灣器官移植上,在角膜跟皮膚兩個項目,是設置有專屬的庫存,屬於國家級編制。其他器官跟組織方面,是由各家醫院機構負責,洪芳明表示,器官移植牽涉範圍廣,設立平台有其優點,但考量各家醫院儲存方式以及後續管理方法,現行要執行難度非常高。

亞東醫院外科暨創傷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困難就是每一個組織,基本上它就是一個不同,從摘取到釋放所以你要把它整合在一起,如果真的要,我反而覺得它應該是單獨的組織,單獨的規範它會比較恰當。」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事實上來講,這樣的一個構想的發想是對的,但是它本身必須要考量到說,這樣一個平台必須要安置在政府的或者半官方的,所謂非營利組織下面,目前來講事實上我們政府就有所謂的,器官移植捐贈登錄中心,這個器官中心本身來講,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一個組織,而且它目前平台的運作,也是充分考量到各機構之間的一個器官捐贈的登錄等等。」

畢竟器官移植不是真的零件,不能說換就換,得經過多方檢查,皮膚角膜適應度比較高,但若是臟器等器官,考量因素就很多,醫師表示共享平台,在台灣要推行不容易,尤其是各醫院對於專屬科別各有專精。以衛福部數據來看,2003年至2014年的器官移植存活率排行榜,換心部分成大存活率87%-39例;換腎是義大98%-62例;換肝是高雄長庚91%-1037例;換肺則是台大51%-49例台大同時是換心、換腎、換肺三冠王,其中洗腎人口多換腎比例也非常高。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腎臟移植我想我們在國內面臨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器官來源不足,因為其實你要靠外界的一些,如果有人自願發揮大愛來捐腎,以及這個來源都不足,除非是靠透析家人的親屬捐贈才能夠克服,所以我想說國內跟國外都一樣,其實會影響到移植,最主要是器官來源的嚴重不足。」

 
器官移植牽涉廣泛,共享平台立意良善,但卻有現實面因素考量,該如何執行跟落實,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器官移植#器官捐贈#共享平台#醫師#診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849

0.0919

0.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