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又傳停電! 台電:外力因素逾7成將加強巡檢

記者 王皓宇 / 攝影 李延智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16 22:4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16 22:47

四月以來,幾個區域性停電,供電問題再浮上檯面,引發各界討論。尤其越到夏季,從企業到一般民眾都很擔心,供電是否無虞,專家表示,這幾次的停電,並不是缺電引起,而是在配電端發生問題,包括外力因素、設備老舊等等,台電回應,將加強巡檢,把停電問題降到最低。

母親節當晚,燈光全暗,不是準備吃蛋糕、吹蠟燭,是整個里突然停電。

 

板橋浮洲里長賴姿吟:「那天又剛好下大雨,就聽到爆炸的聲音,爆一聲的時候就停電一下,之後電就來了,大概不到10秒鐘又爆第二聲,就整個都停電了。」

晚間7點45分,無預警停電,2860戶陷入一片漆黑,台電人員第一時間到場搶修,研判是大雷雨導致設備故障。

板橋浮洲里長賴姿吟:「在那個電箱裡面有火花,我就趕快請消防局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危險性,因為我怕會延燒。」
 

四月以來,停電事件頻傳,4月15日台電4部發電機處跳機,北台灣差點大停電,到了4/16,桃園市多區陸續停電,新北中和也無預警停電3小時,938戶受影響。

中經院高級分析師鄭睿合:「配電端因為長期電網建設,還有基礎建設,它有它自然損耗,跟某一些人為損耗的可能性,那它就會有一些需要汰換,北部地區它本身因為隨著很多機組陸續的除役,新的機組其實上不來,長期以來我們知道有南電北送,中電北送這樣一個情況,為了維持北部區域的電力供需平衡,它有時候可能會透過需要降壓降載的方式來,維持電力的穩定,降壓的這個過程,它可能會讓設備它會有一些損耗,」

台電供電因為機組連續跳脫,一度危及穩定,差點啟動停限電計畫,後來在台積電等民間企業緊急支援下,驚險拉回。

龍華科大電機工程系教授杜日富:「我們整個傳輸線路,饋電線這個部分,是不是該去檢討,或是該去檢視,是不是這些有一些所謂太老舊了。」

只是越接近夏季,用電量越大,時不時發生停電,對民眾而言也很困擾。今年考量產業復甦及半導體業發展,用電量增加,能源署預測,今年尖峰負載是4119萬瓩,比起2023年的瞬時尖峰負載3961萬瓩,成長158萬瓩。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今年)大概443萬瓩的新上線機組,這裡面包括了我們大潭的7號9號機,還有興達的新1號機跟民營的豐德的3號機,今年同時也有除役的機組,總共除役的機組大概315萬,所以一加一減的結果,今年其實新增的電源就有128萬,這個同時其實還有我們年度,每個年度增加的再生能源,大概有200多萬上來。」

中經院高級分析師鄭睿合:「他們(台電)可能會假設100種情境,然後去預想一個用電最高的情境,跟其它可能發生意外的情境,做一個搭配跟組合,如果說在他預估可能最高用電的時間點之下,其它的機組基本上他已經準備好,他已經預先有去概算,所以如果說它某一些事件它不是重疊跟交互的發生,基本上不會有電力短缺的問題,那比較怕的就是我們除了用電可能是急遽的攀升,超過原先的預期之外,可能突然又有臨時性的意外事件,不論是大雨或者是暴風,可能讓電力供應或某些機組,突然有一些跳脫的可能性,」
 

台電統計,4月以來包括桃園等多起區域停電,外力因素占63%、天災因素6%、設備因素31%。針對不可抗的外力因素,台電承諾將加強維護。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那我們來檢討就是我們大家最關切的桃園,其實桃園它整個饋線的數量有1109條,整個全省的總饋線大概有1萬257條,所以它整個饋線占了10%以上,相對的因為它桃園的範圍也廣,我剛才提到的這些外力的,或者是設備的損傷,或者甚至天然災害,就有可能會讓桃園地區的停電就發生了,我們也看到了這個設備的故障,會隨著它的使用越來越接近它的年限,故障的機率會大,所以我們也會做固定的巡檢之外,會加強人力去對我們這個設備,比較老舊的設備,去多做一些點檢,那如果我發現了一些故障的,有可能的弱點之後,我就趕快去做改善,它就可以避免下一次的停電。」

電力系統的韌性,直接影響供電品質與效率,要讓穩定供電更有感,不能只是一句口號。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吃燕麥全穀 好處多◢

👉減碳資優生!桂格穀物商品首購7折

👉不只降膽固醇!燕麥全穀還能降低碳排

👉吃燕麥全穀減碳40倍,環保又健康


限電危機

#供電#停電#台電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28

0.0775

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