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案,北市府今天(2)公布的環境採檢結果,發現在廚師的手檢出米酵菌酸。負責檢驗的台大法醫研究所所長翁德怡也證實,在送驗的4樣檢體當中,只在廚師的手上驗出「每毫升1奈克」的米酵菌酸,但主要問題來自食材。
參與調查寶林茶室案,坦言過程真的很困難,台大法醫研究所,如今總算從廚房檢體,發現米酵菌酸。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這個米酵菌酸曾經出現在寶林茶室A13,包括有一個廚師的手,還有這個砧板,還有菜刀水果刀,總共4個檢體裡面,在廚師的手驗到米酵菌酸。」
鐵果直斷這米酵菌酸,就在寶林茶室A13,獲得這突破性進展,負責檢驗的台大法醫研究所所長翁德怡並非一般,除了同時在台大醫院擔任外傷及毒物科主任,同時具備法醫毒物學,與臨床毒物學專業,更是全國唯一一位。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我們是測這個東西,然後用試紙多半是很像棉花棒的東西,去把它採下來放到這個培養液裡面,然後7天之後拿出來,(米酵菌酸)劑量的話,因為這個定量不是很容易,我們目前推測起來,大概是每毫升1奈克左右,(大概吃到多少會致死),每公斤要吃1毫克。」
但為何這每公斤1毫克,就能致死的米酵菌酸,會出現在廚師之手,可能原因很簡單。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就是食材上面,因為廚師手上有(米酵菌酸),一定是他去摸的某個食材上面有。」
不過起初也有醫師判定,不能排除被下毒的可能性,法醫卻說這機率極低。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這次死者有一個是22日,這兩個最嚴重,但跟他吃一樣東西的人卻很輕微,如果你下毒不會一個毒素很多,不會這麼不均勻。」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