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不是「米」害的!米酵菌酸元凶是它 專家籲正名:勿造成恐慌

作者 鏡週刊 責任編輯 張哲輔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4/01 17:3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4/01 17:37
學者喊話「米酵菌酸」跟米無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TVBS)
學者喊話「米酵菌酸」跟米無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TVBS)

信義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引起關注,截至目前已有31例個案,其中14例個案皆檢驗出「米酵菌酸」毒素。但馬來西亞籍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指出,此毒素為Bongkrekic acid,中文翻譯錯誤導致大眾對無辜的「米」產生錯誤恐慌,其正確中譯應為「椰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毒素,主要產生因素為被致病變種病毒污染的發酵椰子或玉米食品中,這種毒素具有高度的毒性,不僅耐熱、無色且無味。黃貞祥進一步解釋,Bongkrekic acid很少有機會在大米製造中出現,其主要通常存在於椰子或玉米製品中,與大米的關係可說是微乎其微。

 

就此,黃貞祥呼籲衛福部應將Bongkrekic acid中譯正名為「椰酵菌酸」,除了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義,也能防止民眾因「米酵菌酸」這個錯誤的翻譯,而對米製品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更多鏡週刊報導
 
寶林風波「緯創工程師中鏢」 公司信號召同仁為他募捐集氣
米酵菌酸惹民憂!他曝由來與「真正功能」 過去2物也發生食物中毒

寶林茶室案延燒!新北再通報1例 汐止女食用炒粿條「當天腹瀉噁心」

本文由《鏡週刊》授權提供
 

◤超夯旅遊新玩法◢

👉輕奢露營新玩法!盤點夢幻露營地GO

👉 Jennie新歌〈Mantra〉人辣車更靚

👉豪華露營車新亮相!旅行說走就走


食物中毒連爆

#寶林茶室#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寶林#中毒#粿條#炒粿條#椰子#黃貞祥#椰酵菌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20

0.0722

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