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1次229!沒閏月、閏年後果如2024年是閏年,今(29)日則是四年難得一見的2月29日,中央氣象署在數位科普網解釋「為何有閏月及閏年?」閏月主要是因為彌補日期和節氣的差異,因為陰曆加起來只有354日,和氣候的輪替差了11天,等於每過176年,就要在夏天過春節,閏年也是差不多道理,為了避免太陽落後春分點,才設計每4年一次2月29日。
中央氣象署解釋,陽曆源自1582年教宗格勒哥里13世改革儒略曆後的格勒哥里曆,我國採用此曆法為國曆。陰曆則是回教人士使用的回曆。陰陽合曆是陽曆與陰曆並行的曆法,農曆月份以月球繞地週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太陽年(回歸年)為準。為了使農曆月份與氣候相配合,因此有閏月的設計,這是我國固有曆法,因農民大都喜用此曆進行農事,後也稱作農曆。
然而,12個陰曆月加總約只有354日,而氣候周而復始的1個回歸年卻有365.2422日,兩者相差了11日左右。因此,若只使用純陰曆12個月份為1年,則16年後農曆正月初一將會落後陽曆約176天,那時就會在夏天過春節。為了使農曆的春夏秋冬較為配合陽曆的四時節氣,老祖先們便在農曆適當的時間增加一個月來解決農曆年較短的問題,而這增加的月份就稱之為「閏月」。
中央氣象署指出,陽曆也有相類似的機制,就是所謂的「閏年」。人們通常認知一年是365天,但太陽視行從春分點到下一次春分點的「回歸年」的長度則是365.2422日。因此每過一年就會比回歸年的時間短少約0.25天(約6小時),長此以往,每4年視行太陽就會落後春分點位置大約1天的時間。為了彌補這個差值,使日期和節氣較為對位,陽曆曆法中規定每4年就有1年的2月必須多1天,該年會有2月29日,而人們把2月有29天的這一年稱為「閏年」。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