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滄海一粟」意思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常常被比喻為「渺小而微不足道」,不過近期故宮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卻被揪出原文寫的是「浮海一粟」,一錯就是一千年。故宮表示,恐怕是後世抄寫錯誤,但其實兩個意思都說得通。
當時蘇軾背負詩文譏諷朝廷的罪,慘遭貶官,和朋友遊赤壁後提筆抒發人生的體悟,成為千古傳誦名作,不過雖然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寫道,滄海一粟出自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意思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然而看看蘇軾親筆手書,寫的卻是渺浮海之一粟,意思是浮在海面的一粒米粟。
故宮書畫文獻處代理處長何炎泉:「也有學者認為說,(蘇軾)他是不是後來,他把它改成滄海之一粟,也有這種說法,那也有人認為是,後面的文集在做的時候抄錯了,把它抄成滄海之一粟。」
目前事實真相如何,都還沒有定論,其實蘇軾東坡集過去,曾被禁止刊行銷毀多次,加上蘇軾的前赤壁賦真跡,只有少數人能看到,難免後世抄寫被誤植以訛傳訛,不過故宮表示,滄海一粟浮海一粟,兩個意思都說得通,但通行最多的版本是滄海一粟,而國文老師也認為,民眾沒有改口的必要。
國文老師楊墨:「成語是約定成俗的,大家都能夠接受就可以,你不用再管它的出處,三隻小豬都可以當成語嘛對不對。」
而教育部表示,針對這個議題沒有回應,畢竟辭典不是說改就改,必須進行相關研究調查,不過成語該怎麼說,恐怕還是大家懂意思最重要,而這滄海一粟風波,也意外讓蘇軾作品再度掀起話題。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