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傳統養殖業因為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近年雖然陸續改為海水養殖,不過私接水管抽海水,也衍生出不少環境亂象。屏東有養殖業者靠著自家研發的專利水循環系統,成功在陸地上養出高價東星斑,不僅可減少野生捕撈,耗水量還比傳統作法減少六到八成,從外海引進的上萬噸海水,8年多來,都仍持續循環利用中。另外水產養殖業每年也會產生大量廢棄物,海洋大學有團隊投入研發,把各種農漁產品的下腳料變成可利用資源,減少廢棄物產生。
工作人員搭乘木筏,緩緩倒入石灰和生物製劑,這兩處魚塭彷彿大型生態池,但養的是水、不養魚。
生態養殖公司副總林宗憲:「那我這個生態池裡面,它有一個供給跟進化的一個作用在裡面,我們可以去看到說,我的生態池的池水,透過我們的馬達,打到我們的養殖池裡面去了,魚沒有吃完的餌料,還有一些殘存的這一些大便,那它也會隨著我們的水路,回到我們的生態池裡面去。」
生態養殖公司副總林宗憲:「在傳統的這些養殖裡面,他大概一年,最晚大概兩年的時間,他就必須要把所有的魚清空,把所有的水抽乾,那它的作用就是要把這些,沉積在池底的這些淤泥,做一個翻土的動作,經過我們這樣子的一個養殖模式,其實我們隨時已經都在,監控我們的一個池底的狀況。」
到了放飯時間,技術員拿出新鮮餌料,一池5000斤、重達3噸的海紅鯛,該投餵多少量,都經過精密計算。
技術員陳文彬:「以這池魚來說的話,這邊是三噸的魚,對啊我們如果抓1%的話,就是一天大概可以餵個30公斤左右,魚體的狀況,或者是天氣、水溫都會有影響對啊,所以每一天的設定,都不一定會一樣這樣子。」
向當地養殖戶購買長大的成魚,像是金目鱸魚海紅鯛龍虎斑,再餵食自製飼料,馴化一個半月後,肉質會變得更緊實、口感鮮甜,這間成立超過25年的生技公司專做水循環設備,同時研究魚種養殖技術,從耗水量到飼料成分都追求減廢環保。
生態養殖公司副總林宗憲:「你可以去看到這些餌料都是一些生鮮的,像這個就是船凍的,在船上他就已經去凍好的這種下雜魚,新鮮的下雜魚,還有我們也給牠吃得非常的營養,南極蝦還有這些鯖魚頭。」
以往加工廠只取鯖魚肉,被丟棄的魚頭,其實富含魚油和DHA;另外芝麻榨油後剩餘的粉末,也含有芝麻素、膳食纖維及維他命A,混合一定比例,就能讓魚吃得頭好壯壯。
31個圓筒狀水池清澈見底,比普通石斑魚貴5到6倍的高價魚種東星斑,就養在全台第一座室內生態水循環養殖場。
生態養殖公司副董謝清輝:「別的石斑也許牠的氧氣在3ppm就可以活,4ppm牠就不要,牠就很不舒服,牠需要高氧氣一點,水質好一點,所以我們也一路以來很辛苦,遇到很多像電腦的缺陷一樣,然後要一直去解決。」
定期清洗幼苗池,去除老化藻類和底層排泄物,有鑑於早年台灣盛極一時的九孔鮑魚養殖業,曾因為近親交配基因窄化和病毒感染,導致水產大量死亡產業沒落,海洋大學水生動物實驗中心近年與水產試驗所聯手,投入保育種源計畫。
海洋大學水生動物實驗中心負責人涂智欽:「不要讓牠基因窄化,就是盡量用不同區域的種,來跟其他一些業者的一些,他們保的一些種做交配,產出來的才會有,抗病會比較強。」
台灣鮑魚富含Omega3脂肪酸、鐵質維生素,向來被視為養生滋補聖品,但別以為台灣鮑魚只有美味而已,其實連外殼都能資源再利用。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究生薇妮:「先清洗外殼,然後在那之後我們打碎它,直到我們取得像這樣的碎片。」
有鑑於處理水產養殖廢棄物衍生許多環境問題,海大食品科學系教授張祐維10年前成立實驗室,將虱目魚、吳郭魚、鮭魚和鯖魚下腳料進行多元研發,近期旗下團隊也發現,台灣鮑魚外殼有抗菌效果,可當作濾水材質,添加複合物後,甚至能變身為3D列印材料。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張祐維:「我們把牠做成乾,這個我們完全都沒有添加任何東西,我們只是用特殊的乾燥技術,因為我有一個很特殊的乾燥技術,叫做微波真空乾燥,它的乾燥速度很快,假設說這個是凍乾的樣品,它大概需要一兩天的時間,我們這個兩三個小時就可以乾燥好了。」
為了協助養殖戶解決產季集中問題,張祐維開發出鮑魚凍乾,延長儲放時間,另外還有雞湯鮑魚泡麵常溫商品,從裡到外都不浪費。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張祐維:「牠們的食物是藻類,那藻類本身天然,就是一個天然很好的,一個膳食纖維的來源,針對這個它的生殖腺內臟再利用的時候,我們想要把它轉化成類似銀髮族友善的食品,把它弄成醬或是美乃滋,做完全的一個利用。」
台灣水產養殖業拚升級轉型,也必須兼顧環境友善,達成永續願景。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