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每30年一次災害型大地震 這所學校首創雙語地震防災課程

記者 王皓宇 / 攝影 陳儒桓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5/15 22:44
最後更新時間:2023/05/15 23:36

地震周期來看,平均每30年,台灣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的大震,氣象局表示,提升防災意識、熟悉防震演練,才是最關鍵的國民任務。新北市瑞芳高工首創雙語地震防災課程,鼓勵學生整合技職專業及英語能力,期許未來在國際救災中發揮關鍵力量。

圖/TVBS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主任李銘哲:「921發生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中南部的房屋甚至地面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動。」

怎麼樣的建築結構才穩固,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做做看。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主任李銘哲:「我們今天要建構的這個是一個三層樓併一層樓,你也可以說一層樓有兩戶。」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學生分組集思廣益,用模型搭建具有制震設計的建築。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主任李銘哲:「透過這個黃色的側面的這個制震系統,可以讓這個房子的耐震係數增加。」

實測看看,最左邊的,是制震器平均分布,對稱安裝,中間的則是完全沒有任何制震器,右邊的這一座制震器較鬆散。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主任李銘哲:「沒有制震系統的,它的結構物就是比較柔軟。」

模擬大約六級地震,中間完全沒有制震器的建築,整個倒塌,骨架散落一地。

有沒有制震器真的差很大,制震器可用來吸收能量,控制搖晃的建築物,減低來回震動的不舒適感,降低建築物變形,遭遇大地震時,制震器先發揮功能,不會損及主結構體本身。

學生莊淑貞:「如果我們可以在防災上面做得很好的話,那如果房子不會倒就會減少很多傷亡。」

 
瑞芳高工測繪科涵蓋營建、測繪和防災等專業技能,開設一系列課程,透過地震模擬器操作,強化建物防災觀念。

圖/TVBS

學生蘇僅閎:「除了我們所做的美觀以外,還有一些就是地震來臨的時候,怎樣的桿件然後可以去面臨怎樣的狀況。」

除了建築物,橋梁在地震時是否安全,也很重要,學生們也探討以「建構球」設計不同橋梁結構,以實驗模擬與數值分析相互比較,獲得最佳的結構形式。

學生李柏宏:「台灣目前就我們所知有兩萬多座橋梁,它可能都存在一些安全的問題,我們要進行研究的時候我們不可能直接去測量那整座橋梁,我們可以把它變成一個縮小比例再進行實驗,就可以知道我們可能需要替換哪些東西,然後要怎麼維護。」

活用地震基本知識,在緊急時刻展現專業,除了硬體的實際操作,防災觀念也要從日常養成。
 

學生王芮堂:「平常的時候都要自己預演一下地震來的時候應該要怎麼辦,然後要了解每一棟樓的緊急逃生出口在哪裡,平時都要準備一些包包,裡面都要放一些什麼證件、零食跟水。」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主任李銘哲:「我們很努力讓地震跟現實生活結合為一,所以我們就把結構體放在我們的抗震台上,讓學生清清楚楚了解在地震來的時候,整體的力學行為是怎麼變化。」

圖/TVBS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以地震周期來看,平均每30年,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的大震,也就是說,每個台灣人一生平均會經歷2次災害型大地震,建築的防震功能,不容忽視。

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主任李銘哲:「我曾經參與過林肯大郡,也參與到921,一般的居民應該是建立起自己檢查自己房屋內部,比如說看到裂縫,我們簡單講說一個裂縫一個錢幣如果放得進去,那個裂縫就很危險了,因為過多的裝潢,導致我們很難清楚看到這個房子本身的身體健康的狀況,所以就會產生完全不知道我們自己居住的一個安全性。」

有紀錄以來,台灣曾經發生15次百人以上死亡的災害地震,千人以上死亡的有5次。地震周期很難精準預測,氣象局也呼籲,提升防災意識、熟悉防震演練,是最關鍵的國民任務。

新北消防局減災規劃科秘書李勝傑:「日本的一些災例,橫濱他們有提供給我們一個數據,當我們把家裡的家具或是懸吊的東西固定好之後,大概有六成砸傷的事故都可以避免,最重要就是說我們要保護頭頸,所以我們在訓練的過程中,都會教大家三個步驟,就是趴下掩護跟穩住。」

地震往往來的又快又急,具備防災知識,是把損傷降到最低的不二法門。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災害地震#地震周期#全民防災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38

0.0825

0.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