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去(2022)年展開大規模的「週休三日」試驗計畫,結果顯示週休三日不僅讓企業營收成長,員工離職人數、缺勤率大大減少,健康也得到改善,對公司好處更多。至於台灣是否可能實行週休三日,勞動部今(7)日回應,現行法規可以透過彈性工時調整,但會拉長一天的上班時間,每個勞工意願不太一樣;人力銀行則表示,週休三日對台灣來說挑戰比較大,加上每個產業型態不同,建議企業可以先從縮短工時、彈性上下班方面著手。
更多新聞:台灣人被當工作機器?特休天數少到爆 勞動部:與鄰國差距不大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受訪指出,目前國外針對週休三日的研究是自發性的,以我國現行法規而言,可以運用兩週或四週彈性工時做調整,達到週休三日的結果。不過,由於百工百業工作型態、出勤模式都不同,一週40小時工時要濃縮在4天完成,變成下班時間可能要到晚上7、8點左右,有的產業適合、有的不適合,勞工也不一定能接受,建議勞雇雙方應有共識,勞動部會持續參考各界意見。
針對週休三日在台灣是否可行,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李頂立受訪坦言,「挑戰還是比較大」,過去相關調查指出,台灣平均年總工時統計超過2000個小時,位居全球前5高。每個產業文化、勞動條件都不一樣,如果要實施週休三日,意味著工時勢必要有所調整,並非說改就能改。
李頂立表示,以服務業為例,勞工有到班需求,工作產能才能出來,未來若實行週休三日,薪資是一樣的,卻要減少到班狀況,絕對會造成企業成本提高;若以一般上班族來說,原本習慣週一到五出勤,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客戶、開會需求,如果硬生生少一天,對工作節奏也會造成影響。
李頂立指出,從台灣年總工資偏高的情況來說,比起週休三日,他建議企業先從縮短工時、每天彈性上下班著手,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開始落實類似機制,每個月提供勞工彈性上下班的額度,讓勞工自己調配工作量,對於企業來說,率先實行這樣的機制,不僅有利於提升品牌形象,對招募、離職狀況也有所改善。
此外,李頂立說,英國的實驗結果反映,勞工都渴求縮短上班時間,如果每週少一天工作,工作效能卻還是一樣,代表每天其實有很多多餘的工作,因此他建議,除了「工時彈性化」外,企業也能進行「工作再設計」,對於勞工來說,部分工作內容是多餘的,企業在業務上就有可以調整的地方。以上述兩種方式,讓勞工一樣週休二日、每天進公司,但縮短工時,工作依舊能順利進行,也會降低對企業衝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