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經常聽到失眠,半夜睡不著經常起床到了白天卻又昏昏欲睡,有時候失眠不只是單純失眠,還要考慮其他睡眠疾患的干擾,事實上有許多睡眠疾患也有可能造成失眠,最常見的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不寧腿症候群等。這些睡眠疾患並不會因為服用安眠藥而能有所治療,因此患者會一直使用安眠藥物,忽略了其他睡眠疾患所帶來的干擾。建議要找睡眠專科醫師作完整的睡眠評估與檢查,才能真正對症下藥,解決失眠的問題。
睡不好問題一直以來是很多人相當困擾事情,尤其躺在床上,明明吃了安眠藥,仍然是睡不著,失眠問題讓人覺得相當痛苦,這是許多睡眠障礙患者最大困擾。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睡眠是我們人類的生活的基本需求,那我們睡眠有兩個Rhythm(節律),就是我們兩個恆定,那一個恆定叫Circadian Rhythm(晝夜節律),那就是我們講得晝夜節律的恆定,那另外一個叫Homeostasis Rhythm(穩態節律),這就是我們講得習慣性的一個恆定,那這兩個恆定是由我們大腦的下視丘的一個,我們叫上視交叉神經核所控制。」
醫藥記者蔣志偉:「臺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因睡眠問題就醫,2022年台灣COVID-19影響國人睡眠調查顯示,失眠症狀的比例,從疫情前的42.9%上升至59.7%。」
國立陽明交大腦科所所長/北榮醫師楊智傑:「睡眠會中斷或早醒,會覺得睡不夠都是一個失眠的症狀,所以我會建議民眾,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諮詢一下醫師,因為你一個症狀,可能會有其它原因存在,不一定都是因為都是焦慮壓力造成的失眠,有些人他可能會有不寧腿症候群,有些人可能他確實有呼吸中止症,會造成睡眠中斷或品質不好。」
北榮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治醫師林韋丞:「相信有過失眠經驗的民眾應該都能體會失眠所造成的痛苦,包括白天精神不繼專注力不足容易發脾氣等等,因此,一旦有方法可以快速解決失眠問題,就會緊抓不放,也就會依賴安眠藥物的使用。」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當我們把所有的因素都排除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考慮,給病人一些安全的可能助眠的、鎮靜類的藥物,那在非藥物上面,我們就很多方式可以來做,首先我們會建議,先審視病人的睡眠衛生上面有沒有問題。
醫藥記者蔣志偉:「台灣2021年總共開出10.5億顆安眠藥,事實上已經到藥物濫用的程度,有醫師認為必須對症治療,才能降低藥物濫用狀況。」
國立陽明交大腦科所所長/北榮醫師楊智傑:「臺灣其實可能很多睡眠障礙患者,他們喜歡或是說到診所去,到醫院去他就直接說,那因為一個藥物可以解決睡眠問題,所以導致藥物開的量就變得很大,我們都需去釐清到底有什麼樣子一個問題,那需要做一些檢查,也需要做一些問診。」
北榮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治醫師林韋丞:「安眠藥耐受性是指一開始服用安眠藥物,可能半顆就很有效,接下來每天吃,效果就會打折扣,於是增加劑量才能達到效果,結果吃兩顆三顆甚至更多藥。」
醫師指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藉由放鬆以及認知行為的改變,其實失眠可以有效獲得改善,那如果真的需要吃藥其實現在也有很多新的藥物,它不會像以前容易會產生鎮靜、過度嗜睡副作用,也比較不容易會有成癮依賴的情況。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