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制度相當方便,但在幼童死亡率這塊,卻連續好幾年沒有辦法下降,有人說是因為新冠肺炎影響,但其實早在疫情前,城鄉差距跟醫療給付,就造成兒童重症上相當大的衝擊,台灣幼童死亡率高於鄰國日本跟韓國,加上少子化的趨勢,讓幼童健康問題,更顯得重要。
育有三子家長:「有新冠肺炎嘛,然後又有腸病毒又有流感,三個最近都很流行,所以我就想說,不要帶他坐公車亂跑。」
親自來到診間幫國小孩童取藥,家長顧慮多方全面,就是希望讓孩子能取得醫療資源,又減少到高風險場域的疑慮,尤其是疫情的確造成幼童死亡。根據資料新冠肺炎影響,2022年截至10月6號,已造成238例12歲以下兒童,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敗血症,以及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等重症,這些重症兒童中有35人不幸死亡,重症致死率14.7%,等於平均每7名染上新冠併發重症的兒童中,就有1人救不回來而死亡。
小兒科醫師車參薇:「這個冬天非常難過嘛,不只是Covid,其實是七菌齊發,鏈球菌,黴漿菌,A流B流都有看到,當然小朋友幼童更可怕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醫師表示,兒童重症議題不能完全歸咎疫情,早在疫情爆發前,台灣新生兒、嬰兒及兒童死亡率,就已經好幾年沒有下降。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生兒死亡人數425人,對照全年新生兒總人數15萬3820人,每千名活產新生兒死亡率2.7,等同於近20年前的水準(2003年),也寫下近10年新高紀錄。
小兒科醫師車參薇:「我們的藥局藥房非常方便,所以有一些咳嗽藥水,鼻涕藥水,這在他們那邊都有,甚至有的藥房連抗生素都有,所以就自己當了醫生,自己幫小朋友處理,可是往往等到他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這個小孩子並不等同於一個大人,所以情況可能到那個情況,就沒有辦法控制。」
2019年台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高達千分之4.5,這數據是OECD國家平均值千分之1.9的2.4倍,也比鄰近國家日本的千分之2.5,南韓的千分之3.2來得高。2021年0到11歲兒童死亡人數有890人,周產期的特定病況死因排第一有351人,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排第二152人,第三事故傷害90人第四癌症死亡51人,嬰兒猝死症候群28人排在第五,對於已經陷入少子化的台灣社會來說,影響越來越大。
康寧醫院婦產科醫師尹長生:「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那去年就少了兩萬(新生兒),所以目前講的話是滿可怕的一個現象,這個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危機啦。一天大概有的,不要說大醫院小醫院,大概能夠一天有的時候,一兩個就算不錯,有時候還會有好幾天沒有,所以這種情況下,最近三四年是越來越厲害。」
超過四十年接生經驗的醫師回憶,早期一天可以達到15胎,現在不僅一半不到,有時候甚至只有一兩胎。2020年新生兒16萬5249人,首度出現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的死亡交叉,2021年出生人口數15萬3820人創歷史新低,今年到八月底僅僅只有9萬零1名新生兒,照這速度到年底今年出生率,恐怕再寫下新低,少子化讓近幾年兒科醫師越來越少,婦產科醫師連帶也跟著下降。
康寧醫院婦產科醫師尹長生:「惡性循環,也就是說人少之後,很多人都不願意做這方面的工作的話,那他就沒有給他一個鼓勵,結果人就變得更少,所以說現在變成產科專家,這方面大概非常少。」
尤其是城鄉醫療差距大,兒醫治療難度又比成人難上不少,健保給付上卻又一樣,在無法刺激生育的情況下,健保給付制度又無法滿足兒醫需求,想降低兒童死亡率,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找到解方。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