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太忙(沒時間)、太累、太懶名列不運動原因前3名。大家都知道運動帶來的好處有提升記憶力、改善睡眠品質等,但是沒時間運動怎麼辦?專家教你集點運動法,輕鬆累積運動量,不干擾日常或工作。
體力透支小心反效果
 
大概有超過9成的人都知道,運動有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效果,但知道不一定做得到,加上效益並非立竿見影,大部分的人都會被心中那個「合理的藉口」打敗,很難堅持到底。往往等到想到的時候,才卯起來一次做個夠……
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陳俊忠指出,長時間沒有從事運動習慣的人,突然運動有時候是很容易受傷的。這些人或許一逮到機會(如臨時有假期、周末、精神狀態不錯)就報復性運動,以為這樣就可以把以前少做的都「補」回來。小心不只補不回來,反而會愈補愈大洞。
陳俊忠建議,利用以下3方法,試著排除眼前的障礙,在不干擾日常或工作,又不會有過勞、運動傷害的前提下,採取漸進原則進行運動。
對策1:沒時間運動嗎?
陳俊忠說,利用日常零碎時間進行生活化運動,就像集點一樣,以天或周為單位,努力累積運動量。例如,立定每天運動30分鐘的目標,就採每次10~15分鐘,當天做2~3次,若某天真的完全撥不出時間,就分到接下來的2至3天,千萬不要隔天一口氣做2天份。以下提供各場合的集點運動法:
在公司
上午、下午各撥出10分鐘做做簡單的運動,如爬樓梯、站姿轉體、深蹲等。另外,中午走路外出買中餐,吃完在公司附近步行10分鐘。若可以在辦公室放個啞鈴,也可以增加運動多元性。
通勤中
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者,走路到下一站上車或提早一站下車。在捷運站內,以走樓梯代替搭乘電扶梯或電梯。騎車族或開車族就把車停遠一點,多走一點路,或改為騎腳踏車、步行上下班。
回家後
吃完晚飯外出散步。待晚餐消化差不多,洗澡之前可以簡單伸展、仰臥起坐、伏地挺身、開合跳、跳繩等。此外,做家事、遛狗、倒垃圾、步行或自行車購買日用品都有活動到。
對策2:工作太累了嗎?
陳俊忠提到,運動會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不僅能使心情愉快,還能提升專注力及記憶力,有助緩解工作的疲累與壓力,連帶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品質。如果工作真的累到沒有「動」力,就從最生活化、最沒壓力的開始。
不妨從健走開始建立習慣,這是最生活化的身體活動方法,立下每日1萬步的目標,配戴計步裝置隨時提醒自己,即可消耗約240~300大卡的熱量。當然也可採用被動運動的方式,在不增加身體負荷與體能負擔的情況下,同時達到紓解壓力與疲勞、誘發肌肉收縮的目的。
對策3:體能真的太差了嗎?
運動的強度取決於個人的體能狀態,有時一個人覺得低強度的項目,換一個人來體驗,可能會因為體能不佳、經驗不足而躍升為高強度,若是勉強應付,很可能就會導致運動傷害。
陳俊忠建議想培養運動習慣之前,仍要根據個人的年齡和生理狀況來選擇。以1周運動2~3次、運動後休息1~2天的頻率,適應之後再做調整,盡量不要局限某幾項特別喜愛的運動中,培養多樣化的運動興趣,這樣也可以避免單一運動造成的身體局部磨損。
◎ 本文摘自/《運動比你想的還輕鬆》陳俊忠 著
原文請見:沒空運動?專家教你「集點運動法」不干擾日常 順利提升記憶力、改善睡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