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不少確診者在康復後留下後遺症,國內醫院也陸續成立「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並追蹤發現不少人有失眠、憂鬱或是嗜睡等等問題;而出生在近三年的兒童,學齡前被迫學會與病毒共存,從小學會戴口罩、噴酒精,政府也因應政策調整,呼籲民眾接種三劑,提升「疫苗覆蓋率」,只是這過程中,難免也衝擊到對疫苗過敏的民眾,兩害相群如何取其輕,成了人生重要課題。
劉小姐:「不好意思你沒有打第三劑,依照政府規定你是不能進去的喔。」
沒有接種滿三劑的疫苗,劉小姐的生活出現差別待遇,還是政府訂下的遊戲規則,但她並非刻意躲疫苗,而是自己的身體,似乎難以承受疫苗的副作用。
因為疫苗,身體出現警訊,更矛盾的是,為了讓身體變好、維持強健的體魄到健身房運動,卻因為不符規定被拒於門外,甚至自認為被強迫做出生死抉擇
劉小姐:「如果不打第三劑,我可能會失去工作,周遭的人可能會覺得是玩笑吧,覺得我們不願意打疫苗,我們是比較奇怪的人,我們也不想要被獵巫阿。」我去做健康檢查時,醫師是不建議我打任何疫苗,甚至連流感疫苗都不能打,直到我等一下要去打的第三劑,我前兩個禮拜回診去看報告的時候,醫師看著我說:「你確定你真的一定要打嗎?」其實我內心真的很掙扎。
今年五月,隨著確診人數倍增,台灣逐漸朝其他歐美國家與病毒共存的方向走,這時間,雖然還說不上是後疫情時代,但第一線的醫師、學者、專家,對於疫苗政策,有不同看法。
醫師周百謙:「在全世界都會開放的情況下,台灣一定會透過三劑疫苗作為權利釋放的依據,到時問題就會建立在,到底打三劑要不要打第四劑,打三劑有沒有足夠抗體,這會讓沒有染疫過的人開始去思考,所以政策導引打疫苗是合理選擇,但對於沒有染病卻面臨新冠肺炎疫苗選擇困難的族群,所以怎麼樣調整現在疫苗策略,是不是要透過政府機構提供更多選擇性的疫苗。」
客人進門噴酒精,成了現在孩子打招呼的方式,2歲半的恒恒,出生在新冠肺炎才剛剛蔓延全世界的2020年,從母親的強褓中,到學會走路,習慣空氣中有著75%的酒精味道、也早學會跟口罩共存。
到公園騎車、玩流滑梯,口罩成了標配,孩子們最純真的笑容,只能藏在口罩下,只能透過哭聲、笑聲、說話的語調去感受同齡孩子們的情緒,但這樣的犧牲,總比擔心來的好。
媽媽:「上次小孩發燒我就很緊張,畢竟他沒有辦法打疫苗,還好他爸爸快篩是陰性。」
媽媽:「恒恒來洗手手,媽媽沒有帶肥皂,先用水洗洗。」
明明還是似懂非懂的年紀,被迫提前就了解病毒威脅,從小小孩到大人們,歷經新冠肺炎一波接著一波的到來,希望不要確診、就算確診了也不要變成重症或死亡,甚至留下後遺症。
隨著確診人數增加,今年二月底,國內啟動的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提供多科別的治療,超過一百家醫院加入,除了近一步提供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研究,更重要的是幫助確診者重新找回生活。
萬芳醫院醫師張哲華:「我們啟動整合門診提供多科別的治療,普遍症狀就是虛弱無力、失眠,生活方面需要家人協助、咳嗽、呼吸急促、喘,那些病人甚至一天可以睡10幾個小時,睡了之後也不會飽,當他要回到職場時,會覺得無精打采,暫時很難恢復體力,也有不少患者在住院期間衝擊大,焦慮不安、無法入睡、淺眠,有些憂鬱症傾向的患者需要服藥。」
身體驗不出新冠病毒,不代表一定能回到過去的健康狀態,這是部分求診的康復者共同的心聲,必須學習跟後遺症相處,透過醫師診斷逐漸擺脫後遺症。只是,就像感冒一樣,不代表確診過,就不會再染疫,與病毒共存的新台灣模式,又是怎樣的生活?
醫師周百謙:「Omicron變種病毒是現階段的優勢株,如維持,國外應該會漸次開放,確實可以預約年底的旅遊,因為沒理由國外開放半年後又突然鎖國,除非又有新的變種株,這是前提,我想大家還是要記得戴口罩、高風險處勤洗手,這是未來幾年都必須要面對的,因為新冠肺炎不會絕跡,它只會捲土重來,這種全球性疾病一定會再次出現,所以做好個人防護,看來是一個不變的法則。」
從Alpha一路變異,再到Delta跟Omicron變種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看似輕症流感化,但每一株病毒,都是在大流行後,才有科學上的數據統計資料,讓人類了解其嚴重性,面對這百年大疫,學會和病毒共存,似乎成了疫後人生必修的一堂課,而這堂課,短期內還不會結束
民眾林大學生:「就算政府說可以不用硬性戴口罩,可能還是沒辦法拿下來,心裡還是會有點怕,期待真的心裡也可以拿下口罩的那一天。」
◤超夯旅遊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