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5月份之後,天天本土疫情破萬例,有網友上網抱怨,認為「臺灣社交距離app」沒效果,因為介面只顯示「接觸幾分鐘」,一天有24小時,完全不曉得正確的時間地點,還有民眾說,晚了12天才收到通知!不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app還是有意義,能夠當作是否要快篩的重要根據。
打開app,上頭顯示「與確診者資料比對無接觸」,但拉到下面,5/15接觸5分鐘,5/16接觸10分鐘,但一天當中,究竟是哪個時間地點遇到確診者,民眾真的霧煞煞。
其他民眾:「系上有同學確診,可是那是已經展完的3天之後了,那我的手機才跳通知出來,有人確診它也不會顯示有接觸啊,我就把它卸載了。」
怎麼就連接觸過確診者,通知照樣是一整排無,有民眾上網抱怨,一天24小時,還要去想是哪裡接觸到,最好再多個GPS定位資料不好嗎。也有民眾說,家人都確診了卻天天無接觸,更有人秀出截圖,是在12天後才收到通知,認為是「花大錢的破東西」。
其他民眾:「沒有下載,沒有,都既然要共存了,就不需要太在意了,剛開始看會怕,現在都不怕,像我的朋友的話,大概10個裡面頂多有3個下載而已。」
社交距離app有沒有參考價值,民眾看法很兩極,主要是因為確診者需要手動上傳資料,一般民眾也要時刻開著藍牙,有人嫌麻煩,有人嫌耗電,只不過5月之後,天天都是破萬例的確診數,社交距離app還有指標性嗎?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我個人到現在覺得是有意義啦,是我決定要不要做快篩的非常重要的根據,對我來講就是在自我健康管理的時候,自我健康監測的時候,我認為是有幫助的。」
簡訊實聯制退場後,社交居離app已經超過800萬次下載,只是當時推出時,本土疫情還不算嚴峻,如今確診者暴增,是否還有實質自我監測功用,讓許多人存疑。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