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發炎性腸道疾病常導致慢性拉肚子,影響正常生活,國衛院則發現調控腸道屏障及微菌叢平衡的機制,能篩選出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將朝藥物及次世代益生菌雙軌開發,盼能在力3年進人體試驗,搶救苦命拉肚人。
更多新聞:逾7萬人罹帕金森氏症!10症狀中3快就醫 嗅覺異常、便秘是前兆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涵蓋潰瘍性腸炎 (UC)及克隆氏症 (CD)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對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負擔有長期的影響,且在台灣IBD也有顯著增加趨勢,且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與神經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高承源指出,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就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能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研究發現,如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著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Duncaniella屬的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證實這株NHRI-C1-K-H-1-87細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
腸漏和腸道微菌叢失衡與相當多的疾病皆有關聯,藉由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團隊的新發現,不論透過腸道微菌叢,從基因調控上著手,或是利用單一株細菌作用,都可望為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不但能改善腸炎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相關衍生疾病的醫療支出,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同時也降低相關疾病的衍生,在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擁有強大的可塑性與應用前景。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