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餐飲集團倒閉護理師地震災情不倫開刀房餘震推薦地震異象3天連休MeToo
  • 搜尋:

    菌種 結果共61筆

  • 食安抗中? 吳欣岱:米酵菌酸在陸落地生根

    針對寶林茶室已查出的罕見「米酵菌酸」,有醫師背景的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就指出,大陸廣州食品採樣322件就有3件有此菌種,可見此病原體已在大陸「落地生根」。
    2024/03/31 19:01
  • 追中毒源頭 「唐菖蒲伯克氏菌」已存於台20年

    持續追蹤這次食物中毒案的源頭。在患者身上檢出的「米酵菌酸」,其實是來自唐菖蒲伯克氏菌,而其實這個菌已經存在於台灣長達20多年。但專家說,這次造成中毒的菌種病原型,和存在於台灣的不同。所以到底從哪來,還需要再釐清。目前衛福部公布19樣食材都是陰性,還得等環境採樣培養,是否能驗出唐菖蒲伯克氏菌。
    2024/03/30 14:43
  • 廣州潮濕約1%食物檢出寶林案菌種 專家:保鮮劑也不完全抑制

    台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截至28日晚間5時為止已有18人受到影響,其中兩人搶救不治,另外5人還在加護病房,1人在一般病房治療,還有10人已返家休養。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今(29)天在節目中表示,查閱中國文獻,研究人員在當地氣候潮濕的地區抽樣上百件食物,當中檢出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食物近1%。
    2024/03/29 12:14
  • 米酵菌酸如何存在寶林茶室?「冰箱」是關鍵 廚房環境最易生毒素

    台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目前為止已有18人受到影響,其中兩人搶救不治,確定有在死者體內採樣到「米酵菌酸」。醫師分析,米酵菌酸其實不算是優勢菌種,要生長並不是非常容易,直言「如果食材全程都放冰箱,顧客點餐才取出料理,應該不會有細菌增長的空間」,懷疑可能有其中一盤食材放比較久,增進產毒。
    2024/03/29 11:30
  • 寶林2死!菌種100度也殺不掉 毒物專家:案例十根手指算得出來

    台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截至28日晚間5時為止已有18人受到影響,其中兩人搶救不治,另外5人還在加護病房,1人在一般病房治療,還有10人已返家休養。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今(29)天表示,這個毒素耐熱,毒理學專家招名威則說,一般炒河粉了不起100度,100度沒辦法破壞這種毒素的化學結構。
    2024/03/29 11:13
  • 米酵菌酸經食物鏈進台灣?何美鄉:中國多起群聚事件已「落地生根」

    台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截至28日晚間5時為止已有18人受到影響,其中兩人搶救不治,另外5人還在加護病房,1人在一般病房治療,還有10人已返家休養。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菌產生。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表示,斷定這種菌種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假設是透過食物鏈進到台灣,應該要快速溯源,控制它往外擴散。」直言可以把它想成是一個傳染源。
    2024/03/29 10:25
  • 專門聞臭味!陸螺獅粉聘「聞臭師」 年薪高達210萬

    近年來,廣西柳州的美食螺獅粉受到許多食客的喜愛,其獨特的酸臭口味來自於酸筍,而這臭味其實相當講究,廣西的製造商會特別聘專門的「聞臭師」,他們的年薪高達50萬元人民幣(約210萬元新台幣),他們除了透過傳統的「聞、看、摸、嘗」以及基於經驗來判斷酸筍的品質,也會進行實驗檢驗,檢測酸筍的纖維度、PH值、酸度、菌種、青皮比例等指標。
    2024/03/18 20:38
  • 近期「這款藥物」抗藥性惡化 醫師:致死率高勿輕忽!

    抗生素常見使用時機包括細菌性感冒、拔牙手術 、感染性肺炎、泌尿道發炎、婦科發炎,若濫用抗生素會降低治療成效,副作用發生風險會提升至2.65倍。近年來,醫療院所推展的抗生素管理計畫,由感染科醫師 臨床藥師 微生物實驗室等跨職類人員合作,提升臨床醫療人員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觀念,同時藉由院內的感染管制措施,減少抗藥性菌種傳播,期盼能減緩抗藥性菌種發生,保護現有的抗生素,達到提升病人安全目標。
    2023/12/15 22:59
  • 憂黴漿菌肺炎波及美國 5議員要拜登對陸啟動旅行禁令

    新冠疫情剛剛落幕,中國大陸各地近期卻再次傳出肺炎疫情,一種名為黴漿菌的病原引起,部份菌種甚至存在高抗藥性,大幅增加治療難度,也引起不少民眾擔憂,就連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也有議員對此疫情波及擴散。《路透》報導,由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等5人聯名,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寄發請願信件,呼籲白宮應該仿照川普(Donald Trump)2020年的做法,啟動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旅行禁令,預先防堵這類肺炎疫情擴散入侵美國本土。
    2023/12/02 16:33
  • 智慧手錶沾有害細菌!錶帶3材質「95%淪陷」:戴著運動最慘

    便利性增加使用意願,雖然稱不上「人人都在用」,但智慧型手錶的用戶確實有在增加,而如同鍵盤一樣,越是頻繁接觸的用品,其覆蓋的細菌量越是驚人;刊登於科學期刊《傳染病發展(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篇研究中發現,95%的錶帶都沾有細菌,其中甚至包含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有害菌種,在不同的錶帶材質中又以布料、塑膠、橡膠的細菌含量最為驚人。
    2023/08/18 14:46
  • 品管疑又出包 美式賣場「起司」一開封就發霉

    有民眾日前到新竹的美式賣場購買一款起司,回家一開就發現已經發霉,讓他PO文直呼,美式賣場最近的食安真的很差。還有民眾說,這起司發霉就變成藍紋起司,不過營養師表示,菌種不同,發霉還是建議整包丟掉。不過近期因為A肝莓果風暴,也讓美式賣場的食品被放大檢視。
    2023/06/04 20:11
  • 別摸手扶梯! 醫曝有「3大菌種」:受到各種汙染

    搭捷運、逛百貨公司,最常搭乘「手扶梯」,手扶梯顧名思義是用來扶手的,不過要注意上面其實有非常多細菌。有醫師就指出,3大微生物菌種常出現在手扶梯上,另外還可以受到各種污染,建議大眾場所可每隔2至4小時進行一次消毒。
    2023/06/04 05:30
  • 認了「藍色螢光蝦」壽司 爭鮮:沒害菌、螢光劑

    有民眾買連鎖的外帶壽司,發現蝦肉上透出「藍光」,蝦肉底下的醋飯,也都在黑暗中放光明,讓她傻眼PO上網,對此爭鮮壽司今天(8日)發聲明表示,赤蝦經過檢驗,沒有任何有害菌種以及螢光劑。台北市衛生局將展開稽查。
    2023/05/08 23:25
  • 季節交換就過敏!減緩症狀靠「6營養素」 巧克力竟也有

    季節交替、日夜溫差,又開始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癢了嗎?營養師表示,人體接觸到過敏原刺激,會釋放組織胺,出現過敏反應,日常飲食可補充Omega-3脂肪酸、維生素C、D、檞黃素、花青素和兒茶素,可減緩過敏症狀。至於益生菌,並不是所有菌種都能抗過敏,建議可從優酪乳、優格、泡菜、納豆等來攝取。
    2022/09/12 11:56
  • 拉肚子救星!國衛院發現「新腸道菌種」 可望改善腸炎

    得到發炎性腸道疾病常導致慢性拉肚子,影響正常生活,國衛院則發現調控腸道屏障及微菌叢平衡的機制,能篩選出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將朝藥物及次世代益生菌雙軌開發,盼能在力3年進人體試驗,搶救苦命拉肚人。
    2022/04/15 11:13
  • 壞菌作怪?香港研究:顧好「這器官」 可減少新冠後遺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近期有一項研究發現,高達76%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會出現記憶力變差、掉髮和疲勞等後遺症,也就是世衛組織定義的「長新冠」。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這些罹患長新冠的患者,普遍都呈現腸道菌種多樣性減少、好菌數量降低、壞菌增加的情況,因此研究人員研判,只要能調節腸道內的細菌生態,便能促進患者痊癒,並且減少新冠肺炎後遺症發生機率。
    2022/02/07 23:06
  • 便便建功!血癌女腹瀉、血便險喪命 醫靠「糞便」救回她

    糞便也能救人!39歲的王小姐罹患急性白血病,俗稱血癌,原希望靠骨髓移植後好轉,但卻出現嚴重急性腸胃型反排斥反應,終日腹瀉,甚至血便,生命垂危,經台北榮總團隊評估後,決定使用腸道微菌叢移植術,將正常人腸道細菌種入腸道,成功治癒腸道感染,完全控制急排斥反應,至今1年多病況穩定,血癌也沒有復發,也是國內少見的成功案例。
    2021/11/19 15:11
  • 港爆「乙型鏈球菌群聚感染」 已造成7死

    香港爆發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群聚感染,截至20日統計,已經有88人染病住院,7人死亡。初步調查,一半以上患者都曾處理過「淡水魚」。香港專家表示,這次入侵的菌種致命性強,感染個案還可能增加。
    2021/10/22 12:46
  • 宅經濟發威! 益生菌成為日常必備保健品

    疫情宅在家,三餐不正常加上沒運動,小心不只健康亮紅燈,身材也會跟著走樣!怎麼吃出營養又有好身材,可以適時補充益生菌。 保養專家 Sam老師 :「益生菌不只能幫助腸道健康,有些特別的菌種,還能減低呼吸道或皮膚的過敏,或是幫助維持身材,體重管理,不易發胖,目前疫情狀況下,有一些益生菌的菌株就非常好,像是含有鼠李糖乳桿菌、比菲德氏龍根菌、嗜酸乳桿菌、乳雙崎桿菌、還有植物乳酸菌LM-1004都是對大人和小孩,在整體過敏防禦上很好的菌株。」
    2021/08/24 23:59
  • 喝紅酒菌群多樣性高 英研究:有益腸道健康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 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們發現,平常有喝紅酒習慣的人,消化道的細菌種類比喝其他酒類的人更多樣化。然而,我們需要為了腸道健康而小酌一杯嗎?
    2019/08/29 16:05
  • 派對上吃「生豬肉」 男子雙腿全黑腐爛得「截肢」

    豬肉中含有不少菌種,一般都建議熟食。泰國有名年輕男子在派對中吃下生豬肉末,沒想到回家後身體顫抖、呼吸衰竭,最後竟引發敗血症,緊急治療後,雙腳截肢才保住性命!
    2019/04/08 18:08
  • 乳酸飲料長時間曝曬 易發酵產氣引起膨脹

    開車出遊到達目的地時,不少人會把飲料留在車上,但是這會帶來安全隱憂。因為飲料經過長期曝曬,不但有變質可能,如果是乳酸飲料,會因為菌種發酵,產生氣體,萬一壓力過大,可能會造成飲料瓶爆裂。
    2019/01/31 17:21
  • 恐有抗藥性!益生菌將禁用2菌種 違者最高罰3百萬

    許多民眾為了促進腸胃運作,都會服用益生菌或飲用含乳酸菌飲料。衛福部食藥署今(6日)公告,常用於益生菌產品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因結構和抗生素類似,恐怕會在人體產生抗藥性,因此從明年7月起,上述2菌種將不得作為食品原料,違者可處300萬元以下罰緩。
    2018/11/06 18:19
  • 沖馬桶蓋上馬桶蓋 減少細菌飛濺機會

    每個人沖馬桶的習慣都不一樣,無論直接按下沖水鍵,或是先蓋上馬桶蓋再沖,經過實驗證明,兩種方式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馬桶中的細菌,飛濺出來,科學家認為,民眾不必為此感到焦慮,畢竟生活週遭充滿各式菌種,人類本來就可以和細菌和平相處。
    2018/10/24 15:10
  • 喝優酪乳「解秘」 益生菌活性成關鍵

    根據雜誌調查,85%台灣民眾有排便不順的困擾,其中不少人會透過喝優酪乳改善,不過市面上選擇這麼多該怎麼挑選,專家建議,選擇通過認證的高活性菌種,比較能順利抵達腸胃發揮作用。
    2018/05/28 22:2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