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烏俄戰爭影響,不少人提倡恢復一年以上的義務役,然而台灣海島防衛以海空戰為主,海空軍又屬於高技術型兵種,即便是一年義務役,其實也很難形成完整戰力,同時台灣少子化嚴重,部隊人力未來將出現嚴重缺口,雙重夾殺之下,整體兵役制度,面臨嚴重考驗。
記者 顧上鈞:「最近受到烏俄戰爭影響,現在恢復一年以上義務役的民調,達到近年來的新高,連府院高層都在慎重考慮,要延長義務役的役期,畢竟現在受到少子化影響,在未來要維持同樣的部隊規模,勢必會出現人力缺口。」
2021年台灣新生兒15萬人,創下史上最低,再以男女各半粗略劃分,大約有7萬多名男嬰,等到2039年他們年滿18歲的服役年齡,扣除身體痼疾或其他因素,能當兵的 大概只剩5萬多人,而國軍員額經過精算,要完成臺澎金馬防衛,至少需要21.5萬人的部隊規模,這樣的役男數量想維持志願役部隊,明顯不可能。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副研究員 揭仲:「國軍要維持現在的員額的話,每年大概要招募志願役的官士兵,大概1萬6到1萬8,換句話說如果國軍的總員額不變,維持現狀的話 到2039年的時候,等於這5萬多名可以服兵役的役男,等於每3個人當中,就要有1個人自願從軍,國軍才不會出現缺額。」
當初台灣邁向全募兵,撇除政治因素,主要原因,就是希望打造規模小,但高度專業的志願役部隊,如今面臨人力不足,各界開始考量恢復徵兵役期,但若部隊文化與訓練不變,不論四個月還是一年,其實差別並不大。
國防院國家安全所所長 沈明室:「我們有沒有讓部隊或軍隊,有更好的訓練設施或環境,或者是排除很多行政或是政治干擾,讓他們專心的訓練,只有四個月的訓練時間是稍微嫌短,但是不是到一年或兩年他就會比較好呢,因為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當初從一年變成全志願役,他的考量是什麼,現在面臨這樣這種情況,當初的政治因素或歷史因素,是不是就不存在了,我覺得要重複思考,而不是說為了改變而改變。」
以海空軍等專業技術型兵種而言,要培養出一名可用之兵,至少需要10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算是一年義務役,剛上手馬上準備退伍,時間仍然不夠,而台灣海島防衛又以海空戰為主,以陸軍為主的義務役部隊,規模其實也不需要這麼大,全面徵兵不僅耗費大量國防預算,對於緩解高素質人力的需求,卻仍然無法滿足,未來科技化建軍,勢必成為重要方針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研究員 李華球:「傳統兵力跟火力的時代,必須要走向高科技化的軍事,那麼當前國際間比較流行的,正在發展的元宇宙的國防觀念,跟區塊鏈的軍事趨勢化,這兩塊也是我大概在最近看到烏克蘭戰爭,我體認到這兩塊是非常重要,高科技的精密偵監系統之下,俄羅斯的部隊一舉一動清清楚楚,在哪裡有多大的兵力,在哪裡有多大的火力都一目了然,那麼我想我們兵力不足,可以用科技跟情報來取代。」
台灣的對手,是全球前三的軍事強權,偏偏少子化問題全球最嚴重,再加上國防預算相對有限,國安處境 加倍艱難。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