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後疫情防疫生活台灣入境隔離何時解除? 專家:目標年底

記者 劉俐均 / 攝影 王興堂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3/23 22:57
最後更新時間:2022/03/23 23:17

國內本土零星的社區傳播鏈還沒終止,境外移入個案更是連日往上飆升,這也讓外界憂心,入境隔離的天數縮短成10天,會不會有漏洞?影響未來在開放國境的時程,專家分析,國境開放與病毒共存是國際趨勢,重點要看重症和死亡率的數字,做滾動式的開放。

圖/TVBS

 
指揮官陳時中(03.22):「本土的案例有10例,那境外移入的有79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03.23):「95例是境外移入,那境外移入當中,有64例是屬於落地採檢。」

接連幾天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數,直線上升,又再加上本土零星傳播鏈在社區傳開,讓國境走向微解封的時程,是否出現阻礙?

 
記者劉俐均:「從3月7日開始入境隔離,已經縮短為10天。隨著疫苗覆蓋率是越來越高,指揮中心也研擬了。接下來的入境隔離,可能會縮短為7天,慢慢來執行。因為在後疫情時代,國境開放與病毒共存,已經是世界趨勢。」

從歐洲開始,到亞洲其他國家包含日本、新加坡等等,都開始解除封鎖,取消入境限制,我們台灣也逐步分段實施,更有不少海外的台商,期盼能盡快解封,早日回台。

圖/TVBS

安陽台商會長廖振勇:「在兩岸這一部分都會造成我們,一個往返的一個非常大的困擾。姑且先不談這一個所謂的隔離期間,所要支付的這個費用成本,我們光是這個時間上很多工作,我們都沒有辦法事必躬親的話,就會影響非常非常大的,假設有機會在7天以內,最多不超過10天的情形之下,或許我就會去考慮。(不然)工作會受到非常大的這個耽擱。」

因為Omicron病毒株,潛伏期變短,除了調整了隔離天數之外,在自主管理期間,快篩也提前在第2天、第4天各篩檢一次,指揮中心也以歐美、東南亞入境陽性率做參考依據,來規劃未來的檢疫天數,從10天減為7天。要在縮短隔離的同時,也要把危機降到最低。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你會設定一個終點,就是說你大概什麼時候,你可能會恢復成以前的樣子,(開放)後果就是說,會不會每日本土確診個案,突然爆大量,突然你開放到5天或3天的時候,突然變成爆了兩三百個、一天兩三百個,而且同時有好幾個醫院都被感染了,那如果這樣子的話呢,他就可能就會先停在那個地方,會往回再退一步。然後再盤整以後是哪個地方出問題,然後再往下開放。」

國境解封,就得有本土確診數增加的心理準備,另外專家也提出警訊,英國、法國、德國近期又出現疫情反撲的情況,建議採取分階段開放,避免讓穩定的疫情出現變數。

圖/TVBS

 
台大公衛院教授陳秀熙:「要逐步的來看時程是怎麼來設定的,那這個其實有點像目前澳洲的例子,因為台灣是以這個人工免疫,來達到這樣的一個族群免疫。那全世界因為大家在這個,自然感染很高的情況,很多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跟韓國,都將步入所謂自然感染的族群免疫,所以我們在爭取這3到6月的中間的時間裡面,能夠跟全世界的族群免疫接軌之後,那個時候我相信我們就不需要居隔。」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將來觀察的目標就是,不要有重症跟死亡就好了。我猜台灣可能目前的目標是放在年底啦,就到年底能不能就不用管了,恢復成以前的樣子,所以台灣目前就是把,回國隔離的時間慢慢減短,本來14天變成10天,10天變成7天,7天變成5天5天變成3天,那台灣這種做法已經算是,比較保守比較小心了。」

專家預估年底,台灣就可望解除隔離措施,新冠病毒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在有了疫苗、藥物之後,正在一步步恢復當中,每一步決策都得更加謹慎。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解封#邊境開放#居檢隔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30

0.1149

0.2479